2018年夏天,有网友在成都火车站无意中拍到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席地而坐的中年男人,一眼看去,简直就是个乞丐。

男人挎着军绿色的帆布包,穿着军绿色的短袖T恤和黑色裤子,光着脚坐在地上,凉鞋胡乱丢在脚边,旁边摆着两瓶水。

此时,男人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手机,丝毫不知道自己被偷拍了。

照片被传到网上,有网友认出这个“像乞丐”的男人,名叫樊建川,人称“樊哈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樊建川曾是四川宜宾市的副市长、建川实业的老总,还上过“胡润中国富豪榜”。

然而,樊建川一直痴迷于修建博物馆,收藏抗战文物,有网友揣测,樊建川是因为收藏,把自己搞破产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1957年,樊建川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军人世家。从小,樊建川就喜欢听父亲讲抗战故事,对于抗战时期的那段历史,樊建川异常感兴趣。

而樊建川喜欢“收藏”抗战文物的爱好,也要从他的父亲说起。

樊建川的父亲樊忠义出身贫苦,14岁就被父母赶出门“找饭吃”。为了生活,樊忠义四处流浪,要过饭,睡过大街,还被阎锡山的部队拉去当了娃娃兵。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樊忠义加入了八路军,还一路做到了炮兵连长。

退伍后,樊忠义将部队的报纸、书信、奖章等全都收藏在家中,小小的樊建川没事就会去翻看。

父亲的藏品给了樊建川无限的乐趣,也给樊建川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樊建川看来,文物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历史,还能给人警醒,一个民族只有记住历史,才能吸取教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樊建川渐渐长大,他当过知青、参过军,1977年高考恢复后,喜欢读书的樊建川报名参加高考,进了西安政治学院学习,毕业后,樊建川又做过重庆三医大的老师。

做老师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业,但樊建川在教了一段时间的书后,便不消停了,他喜欢收藏,想做收藏,不管做什么,樊建川都想让自己更接近历史真相。

1987年,30岁的樊建川报考了宜宾地委研究室的公务员。

由于樊建川工作踏实,行动力强,几年时间,樊建川就从一名普通的办事员,一路成长为四川宜宾市的常务副市长。

1993年,上级找樊建川谈话,要提拔他为市长。

这种事对其他人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的,然而,樊建川听后却转身跑回家,和老婆商量:“要不我辞职算了。”

结果,樊建川就真的辞职了。

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樊建川说:“公务员的工资太低了,不能支撑我的收藏梦想,万一我把持不住,贪污了怎么办?”

收藏是樊建川的爱好,也是他的“软肋”。

樊建川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他毅然辞去了市长的职务,为了挣钱搞收藏,他“下海”了。为此,人们还戏称樊建川为“樊哈儿”。

从市长职位上辞职后,樊建川和几个朋友在成都开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樊建川修房子有一条原则,能挣1元的只挣8毛,绝不偷工减料。

命运总是会眷顾勤奋踏实的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别的房屋在地震中纷纷垮塌时,只有樊建川修的房子一栋没倒,一寸没塌,被人们称为“房坚强”。

樊建川出名了,他修的房子人人都抢着买,后来,樊建川又将自己的事业扩展到加油站和商用办公楼。

2010年,樊建川以15亿资产,荣登“胡润百富榜”,在四川位列第27位。

樊建川凭着自己的本事,挣到钱了,然而樊建川却将挣到的钱,全部花在了收藏上。

樊建川的收藏和别人不同,别人收藏金银珠宝,古董玉器,而樊建川收藏的是近现代“历史”。

只要是能反映近现代历史的东西,大到坦克飞机,小到一张纸条、一双鞋,樊建川都视若珍宝。

樊建川说:“靖国神社是我最大的对手,我的抗战博物馆要见招拆招。我收集各种史料,就是要将侵华日军的罪证一一凿实。只要这些证物放在这里,全体中国人民都可以审判他们。”

樊建川的梦想,就像一颗铁钉子,掷地有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实现这个“收藏历史”的梦想,樊建川不顾一切。

很多时候,人们会看到樊建川在街边路旁无所事事地“晃荡”,时不时捡起一张废弃的报纸。他轻轻地弹掉上面的灰尘,认真地阅读,然后如获至宝似的小心将报纸折叠起来,轻轻地放入自己的口袋中。

有时樊建川上个厕所出来,手里也会小心地捏着一张报纸,也不管上面是不是沾满了屎尿。

除了四处搜集免费的文物,看见有主人的文物,樊建川还会想方设法买过来。

因为收藏,樊建川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换来的是家里大大小小地堆放“文物”的箱子。

樊建川的收藏之路,充满了艰辛和奇遇。

比如有一次,樊建川听说有人要拍卖一批抗战时期的史料,里面包含着日本投降时的相关文件。

消息一出,很多买家蜂拥而至,甚至有买家放出话来“势在必得”。

樊建川一听,急了,万一自己给不上价,史料被别人买走了怎么办?

于是,樊建川另辟蹊径,他发动周围的朋友和线人,千方百计打探到了那位“势在必得”的买家,在拍卖会开始之前,亲自登门去向他表达自己的诚意。

买家被樊建川的真诚打动,决定退出竞价,最终樊建川如愿得到了那批珍贵的史料。

还有一次,樊建川听说有藏家手中有大量援助抗战的支票,而且那位藏家有意将支票出手。

樊建川立即联系到那位藏家,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和对方讨价还价,最终在2005年3月,樊建川如愿得到了这批支票。

但是,支票的数量有十万件之多,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支票。

樊建川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这堆支票整理鉴别,最后,居然在里面找到一张宋子文亲笔签名的357万美元的支票,以及一张宋美龄亲自签名的999美元的支票。

樊建川激动地说,仅这两张支票的价值,就能抵得上其他那十多万张支票的价值。

对于抗战文物的收藏,樊建川可以说是如痴如醉。

随着时间的推移,樊建川手里的藏品也越来越多,樊建川开始思考,怎样给他的藏品找一个“家”,而文物最好的家,无疑是博物馆。

樊建川想自己建博物馆的想法,源自于一次参展。

2001年,北京举办了一个抗战文物展览,樊建川听说后,便带着自己的部分藏品跑了过去。

展览现场有许多文物专家,樊建川在专家们休息的时候,拿出了自己的藏品,请专家品鉴。

专家们看了樊建川的藏品后大吃一惊,有专家激动地说:“你的很多文物,比现场展出的那些价值还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专家的评价,樊建川高兴之余,却有些失落:“虽然我的藏品价值很高,但长期以来,它们只能待在家里的箱子里,难见天日。”

怎么办?樊建川想让他的藏品“走出深闺”,于是便有了建博物馆的想法,“既然别人的藏品都能在博物馆展出,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可是,一个房产商要建博物馆,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因为博物馆并不挣钱,那可是血本无归的事。

可樊建川管不了这些,樊建川身上有一股倔劲,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做到。

樊建川本来想找几位好友一起来修建博物馆,可朋友们一听说,就纷纷摇头:“这明摆着是赔本的买卖,要干你自己干,我们不参与。”

被好友们拒绝后,樊建川失落过。可是,看着满满一屋子小山似的文物,樊建川似乎看见了那个战火硝烟的时代。

老弱妇孺的呼喊声;战士的呐喊声;飞机呼啸而过,炮弹从城市的上空掉落,无数的建筑倒下,无数的生命逝去……

樊建川不能假装充耳不闻,此生一定要建成抗战博物馆,让人们记住历史,记住那个时代。

没有人愿意参与,那就自己干。

一个人一条命,樊建川发誓此生一定要为他的那些“宝贝”,找到一个属于她们的“家”。

要建博物馆,首先要有修建博物馆的土地。

可当樊建川找到相关机构的负责人时,他们一听说樊建川要地,是用来修建博物馆,纷纷摇头,表示不相信:“这人一定是打着修博物馆的晃着,圈地骗钱的。”

在多地碰壁后,樊建川并没有气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四川大邑县安仁镇政府被樊建川的真诚感动,将安仁的一大片500亩的荒滩划给了樊建川。樊建川终于有了一块能让他大展拳脚的土地。

有了地方,接下来就是博物馆的设计和修建了。

为了让博物馆更具有国际气息和现代气息,樊建川找到了美国建筑协议主席怀特。在樊建川多次拜访后,怀特被樊建川的诚意所感动,愿意免费为樊建川的博物馆做设计。

拿到设计图纸,樊建川开始在工地上“撸起袖子”大干起来。

从博物馆动工开始,樊建川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9个月,5个馆。

之所以有这样的目标,是因为樊建川要在8月15日前,将第一批博物馆建好。

2005年8月15日,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60周年时,而此时离8月15日仅仅9个月的时间。

为了赶工期保质量,樊建川每天都吃住都在工地上,饿了就和工人一起吃大锅饭,困了就睡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里,这边博物馆还在浇顶,那边樊建川就在组织人装修和摆设文物了。

樊建川疯狂的举动,让周围人都觉得他是“走火入魔”了。

为了建博物馆,樊建川不仅让自己变成了又黑又瘦的工头,还掏光了所有的积蓄,之后樊建川开始变卖自己的资产、房产、加油站、酒店……

不管怎样,樊建川始终觉得自己会成功的,因为他背后有无数的英灵在守护他。

终于在2005年8月15日,樊建川的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开馆了。

首批开馆的五个博物馆分别是反映共产党抗战的“中流砥柱馆”、反映国民党抗战的“正面战场馆”、反映美军援华的“不屈战场馆”、“飞虎奇兵馆”和“侵华日军罪行馆”,后来,樊建川又修建了“川军抗战馆”、“知青生活馆”、“国防兵器馆”等一系列藏馆。

安仁小镇也成了我国有名的“博物馆小镇”。

在建川博物馆的墙上,是樊建川亲手写下的话: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

开馆后,关于博物馆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一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人用轮椅推进了博物馆,在“飞虎奇兵馆”里,老人声泪俱下:“我以为没有人会记得我们,但这里的文物会永远证明我们的存在。”

从博物馆出来,老人将自己收藏了60多年的证书、奖章、飞行服还有镶嵌着女友照片的相框等20多件文物,赠送给了博物馆。

老人说,这些年,这些东西,他视如生命,但是将他们捐给建川博物馆,他放心。

在建川博物馆,这样的故事时时会上演。

上了年纪的人们来建川博物馆寻找过去的记忆,没有人不是哭着出来的。

建川博物馆的文物不仅全面还很直观生动,也成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2013年,樊建川出版了自己的书《大馆奴》,当被问及为什么取这样的书名,樊建川说:“现在有房奴、车奴、孩奴”,都是一种义务、责任,“馆奴也是表明一种义务”。

后来,樊建川还开通了个人微博,在微博上,樊建川会及时将博物馆的现状和博物馆里的故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如今,樊建川的微博已经有417.1万粉丝,樊建川俨然成了微博大V。

樊建川说:“博物馆是人生教育的第二课堂。”

现在,樊建川已经不需要变卖自己的资产了,博物馆在樊建川的精心经营下,不仅能够准时发放员工的工资,有结余的钱,樊建川还能用来建设新的场馆。

在四川安仁修建了建川博物馆之后,樊建川又修建了汶川地震博物馆,以及由防空洞打造的重庆建川博物馆群落。

后来曾有评估机构,评估樊建川这些年建成的博物馆部落的价值,差不多有80亿元。

然而就在2018年夏天,网友却在成都火车站拍到了樊建川“像乞丐”的照片。

不知樊建川当时是在出发寻找文物的路上,还是在前往重庆,为博物馆奔波的路上?

从樊建川身边路过的旅客绝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像乞丐”的男人,竟然是散尽80亿家财,只为收藏民族记忆的人。

樊建川甚至留下遗言,他死后,要将倾注毕生心血所建的博物馆,全部捐给国家。

樊建川还写下遗书,希望死后,家人能用他的皮,绷一面鼓,放在博物馆门前。

如果有人敲一下这个鼓,就要为博物馆捐1000元。

很多朋友都不理解,花了几十年功夫,倾家荡产建了这么多博物馆,末了却要无偿捐献?这人是不是有病啊?

樊建川听了这话,面无表情地吐出几个字:“你们懂个屁。”

为了博物馆的永续存在,樊建川费尽苦心。

2021年11月5日,已经64岁的樊建川和张桂梅等同志一起,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在领奖的时候,樊建川“捡”到了张伯礼院士的座签,为了向这位抗疫英雄致敬,樊建川找到机会,特意将座签拿给张院士签名。

张院士不仅在座签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还写下了“博物事业伟大”的字样,樊建川看后如获至宝,他郑重其事地将座签“收藏”了。

今年有记者问樊建川,以后有什么打算,樊建川中气十足地说,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将博物馆的综合指标做到世界第一”。

樊建川现在65岁,已经建了70多个馆,他希望“再干十年”,“建100个馆”,看来,在收藏和建馆的路上,樊建川是永远不会停步了。

樊建川放弃市长职位,散尽80亿家财,耗费毕生精力,只为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唤醒人们的记忆。

有人说樊建川“傻”,是的,如果没有这份“傻气”,樊建川当初就不可能放弃高官厚禄和亿万家财,也不可能在收藏抗战文物和修建博物馆的路上,坚持这么久。

但是,我们却无比佩服樊建川的这份“傻气”。

樊建川说:“一个人要成长,记忆一定要健全,一个民族要成长,记忆也一定要健全,我就想做这样的一个敲钟人。”

一个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记忆不朽,民族不腐。

参考资料:

《樊建川:两地建馆,构建成渝文化走廊》 红星新闻

《樊建川:带人一起嗨的本事》青瞳视角

-END-

作者:雪青柠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