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讨厌蚊子?

盛夏已至,这些蛰伏了数月且令人讨厌的纤小飞虫开始活跃起来。同时,雄蚊聚集成群,吸引着雌蚊前来交配。而雌蚊为了这一生仅有一次对交配行为,急切的飞向成群的雄蚊,并从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它们的交配行为要持续10秒~20秒,且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内,因此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并且与雄蚊不同,雌蚊为了使自己的卵巢发育,就必须选择吸血。

因此每到夏季夜深人静,我们即将熟睡之时,这些“吸血鬼”总会来到你耳边嗡嗡作响。只待你进入梦乡,立马冲上来狠吸一口鲜血。而且蚊子对于吸人血这事,也不是来者不拒的,相反则是喜欢“挑肥拣瘦”,专门寻找合乎“口味”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想必屏幕前的你,也一定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总是这么招蚊子?蚊子怎么不咬别人专咬自己?”是因为更多的二氧化碳释放?还是更旺盛的新陈代谢、导致更多的汗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蚊子的头上和腿上长着触角和刚毛,这让它对湿度、温度、汗液都很敏感。而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对蚊子而言具有强烈的趋食性。并且喜欢流汗的人,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较高,而这种酸度对蚊子同样也具有吸引力。

所以这些“吸血鬼”总是喜欢叮咬爱出汗还不经常洗澡的人。此外,儿童的皮肤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所以也更受蚊子喜爱。更重要的是,蚊子尤其钟爱那些被某些病毒感染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80余种。且每年有超过 100 万人死于蚊媒疾病,包括疟疾、黄热病、登革热、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热。以登革病毒为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约有3.9亿人被登革病毒感染或重复感染,并导致50万~100万人入院治疗。

因此可以说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它们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而蚊子之所以能成为如此高效的病毒传播者也并非是个巧合,完全是因为它们喜欢叮咬被病毒感染的宿主。可这又是因为什么?近日由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团队发表于《细胞》(Cell)杂志的研究表明,他们揭开了这个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研究人员设立了三笼嗅觉测定装置,将感染登革热或寨卡病毒的小鼠、未感染的小鼠和蚊子分别放置。结果发现,感染病毒的小鼠可大量释放一种挥发性小分子——苯乙酮(Acetophenone),可有效激活蚊子的嗅觉神经系统,以影响蚊虫的嗅觉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三笼嗅觉测定装置

随后,研究人员又进一步从登革热患者腋窝收集的气味中发现,其苯乙酮含量要高于健康人。同时,当研究人员将不同浓度的苯乙酮涂抹于健康人的手臂上时,蚊子总是更容易被苯乙酮浓度更高的手臂吸引。因此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登革热患者由于释放大量苯乙酮改变自身气味,大幅提高了对蚊子的吸引力,吸引蚊子叮咬,加速病毒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病毒又是怎样操纵宿主产生更多苯乙酮的呢?

原来人体或动物释放的苯乙酮,主要来源于体表的皮肤共生微生物。而登革热、寨卡病毒的感染,可以改变皮肤微生物组,从而增加芽孢杆菌等细菌的数量,也正是这些细菌产生了吸引蚊子的气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显微镜下的巨型芽孢杆菌长链

随后,研究团队又向登革病毒及寨卡病毒感染小鼠饲喂一种维生素A衍生物——异维甲酸(isotretinoin)。进而有效地抑制了感染小鼠皮肤中芽孢杆菌的增殖,从而限制了吸引蚊子的气味的释放。使得蚊子无法通过宿主的气味选择特定的“受害者”,从而阻断了病毒的传播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你知道该怎么防止蚊虫叮咬了吗?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气味避免被蚊子盯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勤洗澡,保证皮肤清洁,尤其是运动过后。

要不就是制造一些蚊子讨厌的味道,比如月桂叶、柠檬草油、大蒜等气味。所以多吃大蒜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又或者在家中摆放一些对人无害,但蚊子却非常讨厌的植物,如茉莉花、薄荷、薰衣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