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近期猪价走势备受关注。而近日国家发改委也召开会议深入分析生猪市场的供需形势,并表示高度关注猪肉市场价格变化,防范猪价过快上涨。

我们都知道农业是政策性行业,养殖业也不例外。防范猪价过快上涨,又该如何理解呢?

1、猪价是否上涨过快?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从4月底开始猪价成功反弹,一直持续到当前,猪价仍在上涨趋势中,并且从涨幅来看,6月份的涨幅较大。

6月初时全国猪价成功“破8”,到6月底时再次成功“破10”,这意味着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猪价的涨幅就达到了27%,而相比于3月份时的低点更是大涨了73%。

另一方面,当前正值炎热的夏季,是猪肉消费的淡季,而且随着猪价上涨,肉价也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对消费进一步抑制,部分地区白条烂市情况一直持续。

也就是说,消费没有出现大幅上涨,而猪价却如此飙升,6月份猪价的涨势确实有点猛。

而根据有关方面分析认为,近期猪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以及部分媒体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参会代表还提出建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市场理性交易,并适时投放储备猪肉给猪市“降温”。

这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要知道猪价全面上涨与持续开启的收储有较大关系,而收储也刚停不久,是否会马上进行放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储备肉会投放吗?

收储与储备肉投放是国家对生猪市场的双向调节。当猪价过度下跌时,国家会进行中央收储为猪市“托底”,相反当猪价过度上涨时也会向市场投放储备肉以增加市场的猪肉供给,从而抑制猪价。

截至目前,今年已开启了13轮中央收储工作,随着猪价的迅速上涨,收储也才暂停不久。而接下来是否又会开启储备肉的投放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投放的条件。

根据《猪肉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预案》,对于猪价过度下跌或者过度上涨均有监测预警。

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猪市进入三级预警区间;
而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至6:1之间,或者能繁母猪的存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了5%,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在5%~10%时,进入二级预警区间;
而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或能繁母猪单月同比降幅达到了10%或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进入一级预警。

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时,暂不启动收储;二级预警时,视情况而定;而一级预警时则启动中央收储工作。

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进入猪价过度上涨的三级预警;
猪粮比价连续2周处于10:1~12:1,或36个大中城市的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在30~40%之间时,发布二级预警;
当猪粮比价高于12:1,或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超过40%,发布一级预警。

而当猪市进入过度上涨二级预警时,国家会进行储备肉投放;一级预警时则加大投放力度。

当前虽然猪价上涨较快,但是养殖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当前猪粮比价约为7.5:1,距离10:1的二级预警还有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虽然随着猪价上涨,市场肉价也在上涨,但是与去年肉价相比,精瘦肉的涨幅也远未达到30~40%这么多。

再加上猪市刚稳定不久,但仍存在波动因素,所以短期来看,不太具备启动储备肉投放的条件。

3、如何理解“防范猪价过快上涨”?

那么又该如何来理解“防范猪价过快上涨”呢?

新农观认为,不必过分解读,因为任何市场尤其是农业市场离不开供求关系的基本面。

从供给方面来看,生猪产能从去年7月份开始回落,一直到今年4月份产能回到正常保有量区间,这也意味着生猪出栏陆续下降。再加上收储的提振,使得市场情绪上涨。

而从需求方面来看,需求端处于消费淡季,并没有出现较明显的上涨,甚至随着肉价回升对消费有一定抑制。

因此新农观认为,防范猪价过快上涨有2层意思:

一是要防范猪市的炒作风险。因为很明显,相对需求层面来说,并不缺猪,而且收储是“托底”,是防止猪价过度下跌,而并不是让猪价大涨。所以最终的市场价格波动还是要回到供需的基本面上,超出供需基本面的波动大概率存在泡沫。

二是生猪养殖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将进入微利时代。猪价在上涨,但同样成本也在不断上升。生猪养殖已回归理性养殖时代,利润率大幅回落。

把握好这2个基本原则,基本就能对猪市有一个相对理性而清晰的判断了。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