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丑”又“火”!呲牙歪嘴大鹏展翅的绿马,踏着撇嘴干瞪眼的小鸟,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了以东汉铜奔马为原型的“马踏飞燕”玩偶,一经推出它就凭借“丑萌”的造型火出了圈,玩偶上架不到半个月,库存就已经售罄,甚至有人调侃“缝纫机都踩冒烟了”。

“冰墩墩”和“可达鸭”还没有凉透,“马踏飞燕”又接踵而至,这些“萌主”接连“破圈”,戳中了公众心目中的“萌点”。以“马踏飞燕”走红为例,其中既是因为其原型东汉铜奔马知名度极高,也与奔马俏皮、喜感的一面被淋漓尽致展现出来有关。原本昂首嘶鸣、腾空跃进的铜奔马,变成了调皮可爱中透露着蠢萌的玩偶马,本来是郭沫若口中“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现在却成了网友口中的“毛驴踩小鸡”,反差背后透露出的“萌点”,让人看过之后“很治愈”。

这些萌品的接连走红,让人捧腹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专注而精心的产品设计和打磨固然重要,但创造性参考当下潮流玩具和经典IP,融入卡通元素,合理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文创产品争取市场、公众的认可也不可或缺。“马踏飞燕”就是在尊重文物原型基础上,大胆设计了站姿绿马,才让观众生出了诸如“绿马踏肺炎”“心疼飞燕”等网络热梗,在社交互动中加大了“马踏飞燕”玩偶的热度。

我们不必担忧这些萌品的走红会消解正品的严肃性,商业的成功和文化的艺术性并不截然对立,有时候还能相得益彰。对东汉铜奔马这类文物来讲也是如此,玩偶走红有利于更多年轻人深入了解铜奔马、甘肃博物馆,甚至走进甘肃旅游,有人在相关话题下对网民观点分析发现,期待去甘肃省博物馆打卡的网友占比20%。互联网时代,文创产品和网红IP的作用不容小觑,日本熊本县就因为熊本熊这个超高人气的IP获得了游客和消费者的青睐,仅2020年熊本熊产品销售额就高达上千亿日元,今天的熊本熊依然活跃在日本街头巷尾和中国年轻人的表情包里。

近年来,各地文博单位兴起了文物集体破圈的潮流,河南博物院推出过考古盲盒,把“微缩文物”藏进土中,让玩家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三星堆博物馆推出“三星堆金面具巧克力”,让人入口即可体验“青铜”与“出土”交织的美味;故宫口红、古风折扇、满汉全席菜谱等让故宫IP更是广为人知。这些改造之后的文物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了大众视线,也让人日渐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在守正中创新,不断拉近馆藏文物与当代人的距离,才能真正“让国宝变得更潮更有趣”,让公众接受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