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号&脉脉「100种职业100种人生:行业故事大赛」参赛文章

今天跟大家聊点轻松好玩的。

很多人问我,你在保险公司干了这么久,有没有一些八卦好玩的事?

是啊,提到保险公司,很多人感觉,这里面的老狐狸带小狐狸,一个个就知道坑我们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坊间传言,保险两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其实,真没必要妖魔化保险公司,公司里面的一个个,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走在大街上,跟你我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该挤地铁的挤地铁,该上班迟到扣工资的一样照扣,都是给公家当差的,没有哪个理赔人员,会故意刁难不赔你钱。

保险公司的理赔岗的绩效考核,也从来没有说,谁给公司少赔钱了有奖励一说。

如果要说保险公司里的好玩的事,我就随便聊几个真事,权当开心。

1

有一天,产品开发部的精算师,在办公职场传来了一阵笑声,起因是,有个人在查看保监会的网站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条公告:

“XX财产保险公司的XX保险产品,因为缺乏定价基础,有炒作嫌疑,不符合保险定价原理,责令其停售下架,对于负责人,你公司要严肃问责。

仔细再翻看处罚原文,原来这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宠物意外怀孕险。

这种逗比的保单,在财险公司很常见,像雾霾险、赏月险、恋爱险、股票跌停险,各种奇葩保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2

又有一天,某家保险公司的工会,发出了一则这样的通知邮件:

“XX财产保险公司的XX保险产品,因为缺乏定价基础,有炒作嫌疑,不符合保险定价原理,责令其停售下架,对于负责人,你公司要严肃问责。

恩,在保险公司当差十几年,没保险意识,也没给自己买保险,真出了事,也是一样的众筹。

之前有读者问我,八哥,你们精算师自己开发的保单产品,自己买吗?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但是我给不了你很好的答案。

很多精算师,的确是不买自己开发的产品,心知肚明的原因只有一个,性价比不划算。

产品彩页制作的再精良,也抵不过实际投保行动,嘴上说的不要不要的,身体才是最实诚的。

如果真的保障透明价格透明,像各类电商一样,把商品放在网上横向测评比较的话,我相信,有95%的保单产品,是没有销路的。

你可以说,很多保单的保障责任、后期服务也很重要,大公司虽然保单贵,但是毕竟人手多。

这话不假,但是人手多,理赔的时候帮你的与查你的,到底是哪方面,还真不一定。

还有的人会说,都买一家公司的,人家的预售规模也有限,不可能所有人都能买得到啊。

说的没错,但是我作为个体投保人,咸吃萝卜淡操心,我买我自己的单子就行了,我考虑这些干嘛呢?

保险公司内部的人,买不买自家公司的单子,真是个很好玩的问题。

3

买保险都需要看健康告知,没有例外,不管你买什么保单,我强烈建议你看健康告知。

医疗险和重疾险就不说了,医生说的小毛病,保险公司都很在意,别想当然,最后理赔吃了亏,去打官司劳心劳力。

寿险和意外险,除了健康状况,收入证明、投保职业、所在城市的累计保额限制,这些统统要看。

现在各家保险公司为了简化投保流程,开设在线智能核保功能,对于疑难杂症,还可以附带病历材料,发邮件给保险公司进行人工核保。

保险公司的核保与核赔,都是一个部门的,简称两核运营部。

应聘两核岗位,要有点医学背景的。

我认识的一位北大医学系毕业的大牛,不去医院当医生,觉得那边工作环境太差,接触的人质量不行,毕业之后来保险公司做核保,收入是医生的3倍。

虽然保险公司内勤的工作环境比医院好点,但是工作量可真不小,公司能给你开这么多钱,自然就要求你多干活了。

现在互联网保险比较火,人的健康意识有提高,每年各家企事业单位都会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发现了各式各样的小毛病,很多人都会去医院复查。

那么买保险的时候,动辄几十页上百页的病历材料、体检报告,就跟雪片一样,塞到了核保人员的邮箱里。

平均来讲,每天核保200-300件是正常的工作量,年初年尾搞开门红促销的时候,加班干到晚上12点是常事。

有的核保员跟我说,下了班,再也不想看手机了,微信里面扔过来的核保件,把手机内存都装满了。

4

最后再来说说理赔和法务。

保单产品开发好了之后,法务部要审核,看看条款写的有没有问题,别有什么重大歧义漏洞,导致日后的理赔纠纷中,保险公司吃亏。

没错,法务的职能,很大程度上是保护保险公司的。

这也是为什么,你翻遍市面上的保险合同条款,清一色的写的又臭又长。

几十年积累的法律案件,想要把话说的滴水不漏,责任撇的一干二净,就真得写的严谨严谨再严谨。

而理赔涉及的几个主要学科,医学,法学,法医学,其中法医学里面可以明确揭示一些诈骗案例,包括所谓装傻,痕迹,伤口及骨折情况。

装,根本是没有用的。

然而为了避免一些情况,我不能详细说一些情形,各位看客就权且当故事听听好了。

如果你问细节,我也是不会解答你的。

你不会知道一线的故事有多恐怖,也是我当时在一线的故事。

某一天,一个同事(女)接了一个报案,说一个人在过马路的时候被车撞伤,足跟骨粉碎性骨折。

前期看着一切正常,直到那位同事去医院拿到了片子。

影像学照片显示,此伤情很可能是高坠伤,说直白点就是,摔伤的,不是事故伤。

然而,你看出来并没有什么用,你需要证据。

是的,一线人员并没有什么办法,除了谈判就是要取证,而理赔如果需要证明是骗保,除了证明事故是假的,有时候还要还原事故本身,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跟侦探一样

很多你们电视上看到的情节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有些还挺凶险。

反正大家都觉得保险公司有的是钱,就该被骗。

然后她去了全国最大的几家鉴定机构之一,然而并没有专家给她出官方意见,只是私下告诉她说,肯定不是撞击伤。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呢?

因为伤者不同意,就不能鉴定。

她跑了很多机构,统一了意见,事故肯定是假的。

事情也基本调查清楚了,伤者和车主是发小,两方合谋骗保。但取证不到,只有笔录,没人肯签字。那个时候,偷录不算证据。

路口没有监控,没有人给书面意见,仍然没有证据。

当时伤者方已经起诉,这种案子,肯定败诉。

她不甘心,她为了这个确定的假案子跑了半年,她被伤者家属半夜来电,敲门堵截恐吓,他们说你为什么这么执着,公司给你多少钱,从一审打到二审,跑了好多地方,她不甘心。

后来,她的事终于感动了法官,二审法官认真看了卷宗,笑着跟她说,你太粗糙了,我来。

然后开庭前,法官当着大家面给未到场的车主方家属打电话,说,我是xxx(伤者)的朋友,他电话不通,最近怎么样了?

车主方家属说:他挺好的,前几天还在我家吃饭呢。

法官挂了电话,一脸微笑:证据差不多齐了,你要不要撤诉?

那个姐姐最后凯旋归来的时候,我们忍不住集体鼓掌。

这个案子当时在圈子里算小有名气,如果你听过,知道是哪家公司哪个分公司的谁,也请不要说出她的名字,我不想给她增添任何烦恼。

你也许问我,那坏人有被处罚么?

我得说没有。

他撤诉了,这事就算完了。

现在一年有无数这种案子,没有人被处罚,不赔,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所以我说,骗保是最没意思的故事。

毕竟,所有人都觉得保险公司有钱,就该被骗。

我还知道过一个诈骗团伙,在30多家保险公司购买医疗险,然后利用保险公司小额报销不需要发票的漏洞(保险公司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以摔倒擦伤为由报案,理赔金额就几百块钱。

很多公司也不查,就直接赔了,直到碰上一家较真的,向警方报案后,才发现,这个团伙的骗保金额,超过百万。

现实生活中,虽然不都是这么极端,但是信息方面,保险公司还真就是弱势群体。

你家里面到底有没有遗传病史,你有没有偷偷在小诊所查出什么毛病,在体检机构检查时有没有实名,你有没有负债累累,这些保险公司真不清楚。

西部偏远山区的贫穷父母,为了养家糊口,把孩子故意溺水,导致理赔报案骗保的,真不是什么稀罕事。

而且真的涉及法院理赔纠纷,我国的司法判决来看,能赔也不能赔的,法院一般都判赔了。

从人情上讲,保险公司除非一点过错都没有,否则你家大业大,赔点钱怎么了。

所以,保险公司理赔和法务的同事中午吃饭,经常会聊,这个月又跑法院几次,败了几起胜了几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法院次数久了,法官都认识保险公司的人了,没准散场打招呼,可能还会寒暄几句:“咋换公司了?原来那家待遇不好吗?”

【本文系作者原创,侵权必究。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