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天到了,在室外的核酸采样点最难熬的应该就是碰到高温天,防护面罩、防护服一穿戴,太阳底下站上5分钟,汗就从上到下开始淌下来了,好在镇上为我们配备了帐篷、风扇、盐汽水和矿泉水,我们互相之间也做好了调配,确保不发生中暑的情况。”马建明是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罗星门诊部便民采样点的一名点位志愿者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持续高温,虽然吹着电扇,志愿者们依旧汗流浃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罗星门诊部一天开放早中晚三个场次,马建明作为点位志愿者负责人,主动要求参与白天两个场次,共计6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日常除了维持秩序,处理突发状况,她还负责替补,“因为我们这个点位周边小区、商铺多,日均采样人数达3000人左右,所以我们每场都安排2名扫码志愿者,2名秩序维护志愿者。天热,如有志愿者身体吃不消,我就马上顶岗,让他们去休息室暂时休息。”

天气燥热,排队的居民心情也容易烦躁,队伍一长,马建明还要跑前跑后,做好安抚工作,“现在的天气说不准,上一秒还顶着大日头,下一秒就下起雨,不是里面湿透,就是外面带着里面一起湿。”说起入夏后的采样点工作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马建明这样说。

“这些志愿者真辛苦,我们只是排一会儿队,但他们要在这里站几个小时。”刚完成采样的居民王阿姨说,每次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天天满头大汗为大家服务,真是不容易。

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能挤出水来,通常,志愿者换班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洗澡换衣服。马建明说:“无论早上还是中午,医护和我们都是提前半小时到岗准备,晚上定好的关闭时间,也常常要‘拖堂’一会儿,大热天的,能多做一个就多做一个。”

当记者问及中午时间够不够休整,马建明指着不远处的一栋居民楼说,她现在的家就在那里,离这里不过200米,来回很便捷。

为什么是现在的家?据马建明介绍,几年前,为了就近与孩子有个照应,全家已搬到了其它镇,但马建明日日坚持乘车来回朱泾,不久前,为了方便志愿服务,她干脆在采样点附近租了一间房子。马建明直言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志愿岗位。退休前,她是朱泾镇东林居委会的一名居委干部,退休后,她加入了新启航惠民服务社,成为了一名长期志愿者。无论对朱泾这块土地,还是对朱泾居民,她都有着很深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发生以来,每一位防疫一线志愿者都是带着一份责任与坚持奋战至今。如今疫情常态化了,年轻人都要去上班了,这是好事,我们这些退休工人,能出力的就再出份力,我和家里人说了,等干不动了,我就自愿回去。”用服务群众来实现人生价值,马建明身上,有着一股“老社区人”的“执拗”。

撰稿人 | 殷洁如

编辑 | 程佳域

责编 | 俞萝寅 刘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