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有两个流言,每次只要在网络上传播都有人信:第一个流言是300万医药代表将全部失业,第二个流言就是国家医保“没钱了”

近日,天津市结算中心、医保中心、药采中心联合发布《关于更新本市医保支付范围药品信息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通知》,天津市将333个药品(分品规)退出其医保支付范围,停止医保支付(具体品种见文末附件)。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规定,省级医保部门应确保在2022年6月30日之前完成全部增补药品的消化工作。

截至目前,已经有8省完成了增补品种的消化工作,分别是广东、海南、河北、河南、湖北、内蒙古、宁夏、江西。同时,黑龙江、甘肃、广西、云南、西藏均会消化剩余的医保目录增补品种(具体品种见文末附件)

明日,除了天津市,福建、江苏也已明确,会将最后一部分增补药品消化

除了对药品消化日期的确定,不少省份也对本省具体消化药品名单逐一公布(具体品种见文末附件)。每个省份在消化增补品种的数量上有所差异,例如,云南省要消化的品种数量已经近800个,江苏省要消化的品种数量在345个左右。

地方增补品种消化工作已经持续了3年,依据以往文件,给有待调出目录的地方医保品种设置过渡期,主要是为了把对临床用药的影响降至最小。从各省消化的品种看,重点监控目录品种被率先调出。

今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指出,12月底前完成“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同年6月,国常会定调“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也明确于2022年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虽然目前仍然还有一些省市没有完成地方增补药品的消化工作,例如上海、浙江、贵州、安徽、四川宣布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剩余品种消化工作,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今年全国医保目录将实现统一。

巧合的是,国新办6月中旬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提到,自今年疫情以来,相关部门累计已拨出了20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这让上述传言的可信度又增加了一分,仿佛医保基金都用在了疫情上,已经没钱给大家看病了。

众所周知,对药企而言,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是抢占相关市场的最佳时机。可以预见,今年药企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根据《方案》,药企将开始正式申报,这些药品有望进入(具体见下图),重点支持罕见病、儿童用药。同时,在《方案》的相关附件还提到了会“印发新版目录、公布正式结果”“现场签署确认书”等内容。

根据风云药谈整理,2017年1月1日以后获批符合医保目录相关条件的产品已经有60多个,包括吸入用氯醋甲胆碱、氯芬黄敏片等。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已经持续了4年,大批药品实现了降价。例如,2021年医保谈判,67种目录外产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61.67%,11种原目录药品被调出。

本次《方案》还完善了准入方式、非独家药品准入时同步确定支付标准,改进了续约规则。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已经启动,药企申报马上开始。

每年的国谈竞争都非常激烈,“灵魂砍价”仍在持续。众所周知,只有性价比最高、符合相关要求的产品才能进入国家医保,而临床价值低、可替代性强、临床使用量少的产品将被调出。

药品支付标准统一再次提速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一直在想尽办法用有限的医保资金保证全国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今年6月初,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医保基金累计结存36121.54亿元,累计结存增幅由2019年的18.16%降至14.78%,下滑趋势明显。

不得不说,近三年的疫情防控对医保基金的支付产生很大压力。与此同时,这几年集采、价格谈判等控费政策的力度也比较大。数据显示,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累计已新纳入了250种药品。2021年最新一轮的谈判中,67种为目录外独家产品谈判成功,平均降幅达61.71%。

曾经的“天价药”、特效药一个个纳入医保,老百姓不再需要“卖房吃药”,这是医保控费政策最大的利好体现。进一步压缩“超配”药品,在资源有限的基础上尽量实现医保的广覆盖,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确保患者能以医保价用上有治疗价值的药物,正是各省清理医保增补品种的意义所在。

全国医保目录已经 基本完成了统一,剩余省医保目录增补品种也已经确定了最后的消化时间。距离国家医保目录企业申报工作开始时间已经不到12小时,今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信息来源:药蟹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