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刚刚结束,中国航空企业就与法国空客集团,下了2400亿元的大单,随后气得直跳脚的美国人和波音公司,到处抱怨对此“感到失望”,称是受到了中美关系恶化的影响。

相比于美国到处拉帮结派,寻求对抗中俄的行为,中国此举就是用真实的利益告诉美国,嘴上说得再多没用,中欧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庞大的共同利益之上的。除非美国能代替中国市场,让欧盟见到切切实实的利益,否则说再多“主义”,也赶不上“面包”的威力。

而很显然,美国是不可能代替中国市场的。恰恰相反,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美国和欧盟,还是竞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前北约峰会刚刚结束,北约诸国在联合声明中,把俄罗斯视为“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威胁”,把中国说成是“系统性威胁”。

看上去,北约是要跟中俄正式搞“新冷战”了。结果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说“北约不是一个针对中国的组织”。

作为欧盟政治上的风向标,法国此举基本上能够代表欧盟在美国力推的“北约全球化”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同时这个表态还把欧盟和美国之间的分歧以及妥协,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了世界面前。由于俄乌战争,现在欧盟需要美国来帮忙,对抗俄罗斯。

然而这种需求不是欧洲单方面需要美国,美国自身也需要通过“帮”欧盟,维持自己在欧盟国家中的影响力,进而维护其全球霸权。

另一方面,美国借助着自己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试图越过法德这些欧盟大国,强行把对付中国,塞入到北约的战略目标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德等西欧大国,不想为了中国跟美国闹矛盾,默许了美国的这种做法,让美国可以把自己的意愿,当成是欧盟整体的意愿来宣传。

但法德等国也不想因此跟中国交恶,所以在北约峰会后第一时间,马克龙说“北约不是一个针对中国的组织”,实际上就是表明现在北约针对中国的一切举动,都是美国和其小弟们推动的,欧盟大国并不认可这一点。

虽然说此种做法,有点“既当又立”的嫌疑,但国际关系中各方利益错综复杂,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最近的比如此前联合国举行会议,商议要不要把俄罗斯踢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事情,结果一向支持俄罗斯的塞尔维亚,投下了赞成票。

随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直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塞尔维亚本来是要投反对票的,因为欧盟威胁要断了塞尔维亚能源进出口通道,所以不得已之下选择了支持。

马克龙在北约峰会之后的举动,实际上就跟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做法差不多,只不过塞尔维亚国家小,所以可以更明确地表明自己是被迫的。

但法国是个大国,不可能说自己在北约组织内没有话语权,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北约的想法,最后只好用间接的方式,表明法国和欧盟并不想利用北约针对中国的初衷。

之所以会这样,当然不是因为法国跟中国的关系,比法国和美国的关系更好,而是中欧之间的贸易,现在对于欧洲经济的贡献,实际上已经要超过欧美之间的贸易,对欧洲的贡献了。

这次中欧一次性签下2400亿近300架飞机合同,就是典型的例子。欧盟经济发达,核心在于法德,而法德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在于以高级轿车,大飞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能够吃下欧盟高端制造业产能的国家,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美国本身也是高端制造业产品的提供者,跟欧盟是竞争关系,自然不可能吃下欧盟订单。其它主要经济体,要么发展程度不够,要么本身市场太小,不足以跟中国比肩。

欧盟是个经济总量与中国不相上下的巨大经济体,这么一个经济体,想要带动它的发展,小打小闹是不太可能的,像之前韩国总统经济秘书表示,韩国要加强跟欧盟的商业联系,以取代中韩贸易。

结果欧洲媒体根本不怎么在乎,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钱,而是因为韩国的经济体量,就算把市场全部给了欧盟,也不足以带动欧盟经济发展。

总而言之一句话,国家之间利益为先,如今俄乌战争叠加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美国GDP都开始不增反降了,欧洲自然不希望自己也面临如此困局。

这种背景下,中国这个世界经济的引擎,就是欧洲唯一的希望了,欧盟只要不傻,就不会在眼下这种背景中,为了美国彻底跟中国交恶。文/孙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