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老山前线战火未熄,上级决定调国内部队前往前线,用实战训练部队。

在接到调令的队伍中,便有秦基伟将军之子秦天所在的一个团,

临行前,秦天想到前线局势凶险,万一自己不幸牺牲,秦基伟将军肯定要伤心,他想在上战场之前,与父亲道个别。

当他来到父亲面前,秦基伟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小仗算什么!”

秦天沉默不语,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战将!别人说这话他或许不服气,如果是父亲来说,那可就不一样了。

秦基伟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才只有十三岁,没有人比他更懂得战争的残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娃娃兵

1927年秋,在黄麻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他便是秦基伟。

此前不久,家乡闹了一场瘟疫,秦基伟的父母、哥哥都死在那场天灾中,当时,他的一位亲戚参加了革命队伍,他却还在家里干活,过着衣食无着的生活,眼见外面兵荒马乱,秦基伟把心一横,拿着梭镖来到了起义队伍之中。

当时,秦基伟最大的愿望,就是搞到一把枪,在同志们面前威风一下。

很快,机会便来了。

敌人派出大部队前来,与我军激烈交火,战斗中,这个十三岁的娃娃拿着冷兵器,向敌人发起冲锋,敌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个士兵竟然把枪扔在了地上,转身逃命去了。

秦基伟如愿以偿,缴获了属于他的第一支手枪。

此战过后,他成为了副班长,秦基伟没有骄傲,而是越战越勇,逐渐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干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在一次战斗中,秦基伟又和以前一样,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方,敌人的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右臂,经过简单的治疗,秦基伟回到了前线。

此时,由于局势的变化,红四方面军需要进行转移,秦基伟一直跟着部队随军转战,当时医疗条件匮乏,他的伤势越发严重。

上级看到这种情况,建议他在当地养伤,秦基伟果断拒绝,他说:“什么叫革命到底,就是死了算!“坚决不肯离队,上级只好同意他的请求,让他继续留在队伍里。

按照当时的规矩,部队上对于伤员是有照顾的,行军途中,伤员可以坐担架,也可以骑马,秦基伟却不愿意,他向上级表态:不坐担架,不骑牲口,不给部队添负担!

这“三不“成为秦基伟的座右铭,此后跟随部队转战四方,他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1935年,由于敌人的打压,加上指挥的失误,红军先后开始长征,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尤为艰苦——因为张国焘固执己见,红四方面军先是北上,又是南下,然后再折返回到北方。

在此过程中,秦基伟带着手下的将士们,两次走过茫茫草地,三次翻越雪山,他的长征路,比别人更加艰辛。

雪山上,寒风凛冽如刀,秦基伟和战友们小心翼翼的攀登,他们要到山顶宿营。

以当时的条件,根本没有办法为每一个战士准备御寒的被褥,部队上只好发给这些战士们每人一捆草——我军不仅要靠着它御寒,就连白天的时候,也要把它盖在身上,因为许多战士的衣服早就破了,只能用它遮挡身体。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秦基伟和他的战友们走完了长征路,1936年,红军主力会师,然而,此时的秦基伟没有想到,他即将面临另外一场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征北战立奇功

长征结束之后,秦基伟参加西路军。

西路军主要的对手是当时盘踞西北的马家军,马家军靠着一支彪悍的骑兵,横行于西北荒漠,成为红军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1936年12月30日,秦基伟和他的战友一道进入临泽县城,马家骑兵蜂拥而至,包围了县城。

当时城里的最高指挥者名叫郑义斋,在此之前他一直担任文职工作,深知自己应付不了凶狠的敌人,于是,他把秦基伟找来,将临泽城的防守任务交给了他。

大敌当前,秦基伟没有推辞,他立即命令,男同志负责守城,女同志负责后勤运输。大家闻令而动,敌人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秦基伟居然敢守城。

为了给手下鼓劲,他们的军官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城里都是女红军,攻进去一人一个老婆“。

敌人的挑衅被秦基伟听到,他立即命令红军战士对敌人进行射击,在那名战士中弹牺牲之后,他便亲自拿枪还击敌人。

敌人从1月22日开始进攻,战斗一直打了三天,这三天,对于秦基伟来说,是他终生难忘的时刻。

男战士用手榴弹打击攀登城墙的敌人,女同志则拿起石头追击敌人,秦将军在晚年撰写回忆录时,曾称赞他们“英勇至极“。

其实,这样的英勇在整个中国革命进程中比比皆是,这些英雄在红军时期如此,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他们的表现同样无愧中华。

1937年7月,日寇长驱直入,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在经过几次战役之后,陆续退到了西南大后方,敌后的广大地域,便由我党发挥抗日作用。

秦基伟根据上级的指示,与政委赖际发一起,在敌后搞起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就是赫赫有名的“秦赖支队“

他们配合八路军主力,进行反扫荡,秦基伟更是参与了彭总亲自指挥的“百团大战“给敌后的民众带来了希望。

当时,百姓送给他一个绰号“秦大胆“,其实,将军固然胆大,但是,如果一个将领指挥作战光靠蛮力,终究不能算是名将,秦将军的可贵之处便在于,他不仅胆大,而且心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面对日军的进犯,有许多人当起了汉奸,秦基伟在和赖政委商量之后,决定给这些汉奸一点颜色看看。

1938年4月,秦将军指挥部队,在一夜之间,杀死了一百多名卖国求荣之人,当人们发现这些汉奸的尸体时,还从他们的身上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给日军带路者,同此下场!”

一般做这种事,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秦基伟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仅公开告诉日军,做出这一举动的就是八路军,甚至还把“秦赖支队“的名号写到了纸条上,而日军竟然拿他没有一点办法——他们根本找不到我军!

日军内部有一句话,道出了他们面对游击战的苦恼:“皇军大大的去,八路小小的有。皇军小小的去,八路大大的有“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就这样被我军折腾的筋疲力尽,而我军则越发强大起来。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不久之后,蒋介石便发起了内战,秦将军又率领部队投入解放战争的征程之中。

新中国诞生后,就在全国上下想要休养生息的时候,1950年,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军兵临鸭绿江畔,对中国虎视眈眈。

毛主席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他亲自点将,让彭老总带兵出征。秦基伟将军率领志愿军第十五军,跟随彭总入朝。

从秦将军入朝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便和一个地名在冥冥之中产生了联系,而那个地名,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上甘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的奇迹。

上甘岭

1986年,秦将军访问朝鲜,朝鲜方面询问他,想要去看什么地方的时候,他提出想要看看当年的上甘岭战场。

1952年10月14日,敌人陆空联动,对我军阵地实行狂轰滥炸。

当时, 由于判断有误, 我军错估了敌人的进攻方向,导致上甘岭地区防守空虚秦将军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调整了部署,他命令指挥所向前移动,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他要和战士们在一起。

同时,各部队紧急行动起来,将手榴弹等物资送往上甘岭。

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但他们却找不到我军的身影——原来,我军进了坑道。

秦基伟在视察前线后,便指示我军要挖坑道,准备与敌人长期周旋。

此后,每当敌人对上甘岭表面阵地进行轰炸时,我军就钻入坑道之中,等敌人派出部队占领阵地时,他们就会听到我军的冲锋号。

在战局最危险的时候,秦基伟的战友王近山将军曾问他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两个方案,打、撤,你选哪个?

秦基伟的回答斩钉截铁:“我的意见,坚决打下去!”

鏖战一直进行了四十多天,上甘岭始终掌握在我军手中。

1953年,美国人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对于秦将军来说,上甘岭战役是他的荣耀,也是他心中的痛楚,多年以后,他回忆此事时仍然感慨道:“上甘岭战役是我经历的最残酷的战役”

英雄后人,续写荣光

秦天生长于和平年代,没有父亲这样九死一生的经历,因此秦基伟非常注意对他的培养。

年幼的秦天出于对父亲的仰慕,曾经提出当兵的要求,父亲怕他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便对他说:“等你长大之后,如果还是这个愿望,我就答应你”。

时光荏苒,秦天一天天长大,他的梦想始终没有改变,父亲终于同意了。

在他入伍的第一天,秦基伟就提出了他的要求:“当兵就到连队去,坐机关干嘛?”

于是,秦天来到基层部队,当了一名普通的士兵。

此时,我国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

七十年代末期,越南在苏联的挑唆下,频频向我国进行挑衅,杀害了许多边疆民众,我军忍无可忍,决定实行反击。

1979年,我军干净利落地教训了越南,随后撤兵回国。进入八十年代后,越南继续在边境生事。

1986年,上级决定发起老山战役。秦天作为部队的团长,在临行前回到家中,探望自己的父亲。结果,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秦天当时不理解,但很快他就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带兵打仗的人,如果有负面情绪,将会影响手下士兵的士气!

秦天收拾心情,上了战场。

他始终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的局势,这样的情绪,也鼓舞了部队。

秦天来到战场之后,与政委商讨战局,当他们确定好了作战计划,交给战士们去完成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士兵走过来,给秦天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团长同志,您放心吧!”

有这样的战士,无论是祖国,还是秦天本人,确实都可以放心了。

但是秦天的心中也有遗憾——有战争就有牺牲,他没能把手下的将士全部安然无恙地带回祖国。

秦天弥补遗憾的方式,便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可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6年,秦天晋升为武警中将,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近几年更是当起了编剧,通过他手中的剧本,向人们讲述着历史以及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如今的秦天,依然在不停地创作,作为一个有过战功的将军,他始终不曾居功自傲,从这一点上来看,当年秦基伟对他的教导,无疑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