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评图书:

书名:《内外有别: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

作者:徐宗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资本下乡”指的是社会资本以涉农龙头企业为依托,进入农产品的加工、流通和商贸环节,以合同和契约为纽带,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订单式的专业化生产。这也是经济学家所称的“公司+农户”模式。

农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致富,为此积极支持资本下乡,为此出台了如支持农户承包地流转等多方面的支持政策。

许多社会学研究人员已经清楚地指出了“资本下乡”的消极后果和潜在风险,资本下乡,其实也无法逆转改变农业经营“靠天吃饭”的本质,而且前期已经付出相对高额的土地租金,又要以获得较高的经营收益、股金回报为目标,这就使得常规的农业经营很难持续,涉农龙头企业不可避免会将注意力放在非农产业,比如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发展花卉苗木,甚至以农业开发的名义将流转的土地用来发展养殖业、度假村,以及所谓的“度假农业”(实际上就是开发房地产),致使良田撂荒。

新出版的《内外有别: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一书中,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宗阳则指出,资本下乡遭遇困境,还需要将这一社会现象置于具有“外来”性质的资本与“本土”性质的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资本下乡本身体现的商业思维,与传统农业生产的社会关系思维产生了相当程度上的对立,这也就产生了书作者所称的资本下乡所激起的“内外有别”的行动逻辑与行动结构。

正如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企业进入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在于,如何真正有效地组织规模经营。许多企业会临时雇佣当地农民进行劳作,采取日结的方式。但农业生产毕竟不同于工业流程,村民劳作的速度和质量难以监控,存在监督和核算困难的特征。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采取分包制来推动村民生产积极性。《内外有别: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书作者通过调研指出,分包制、打分制等“变通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激励手段相对受到局限,所以并不足以激励偷懒的分包者真正向着勤奋者靠拢。

通过调研发现,那些相对意义上成功的农业龙头企业,很好地将原有村庄中的宗族关系、权威关系、熟人朋友关系等复制到了农业生产的分包、合同关系中。也就是说,所有承包人跟农场主之间都是“自己人”,农场成为一个“大家庭”。这种情况下,社会关系本身成为了遴选机制,也就是说本身较为懒惰的人,将无法获得分包机会,家族、亲友社会关系构成了监督。而亲友、邻里社会关系还形成分包农户耕作的日常监督,严重消极怠工的做法必然不为大家接受。

那么,除了因难以准确监督和核算村民劳作速度、质量所造成的经营损失,资本下乡困境还有什么重要原因?《内外有别: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这本书以调研实例指出,许多公司化农业企业维持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前提是,维持现有补贴基础上,地方政府还要给予更多的支持。而农场经营者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来争取本地在干旱时获得人工降雨指标,以及获得地方政府以及基层村社集体组织的治安保护,以避免农产品被大规模盗割以及解决农场与附近村民的纠纷。

在不突破政策边界,不发展为非农企业的前提下,农业龙头企业的成功运营,取决于关系:一方面要与所在村庄的原有宗族关系、熟人关系等进行融合,这样一来,能够让所在村庄的农户无论是否成为分包户,都能视经营者为自己人;另一方面就要精于维护和改善与地方政府、村社集体组织的关系,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补贴,并减少生产经营中所可能产生的各类纠纷。

这也意味着,资本下乡、建立和运营农业龙头企业,要走向成功,就必须摒弃短期思维(套取政府补贴后“跑路”或是大规模兴办非农产业牟利,以及抛开当地农户而建构基本与当地人不产生交集的所谓新式农业),而必须以长期思维,成为农民的“自己人”,推动现代生产方式、商业思维与农村、农业、农民的融合。那种完全照搬现代工业流程、工厂体系的运营思路,因大幅抽离于农村关系网络,很难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