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都会听到不少人说,“按照逻辑来讲”“这个事情的逻辑是这样的”“你说话怎么一点逻辑都没有?”等等。用”逻辑“这个词语,来表达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有道理,肯定或否定别人的观点。但同时呢通过”逻辑“这个名词,也产生了一些偏见,比如有少数人宣扬”男人天生就是更有逻辑的,女人通常就是没逻辑的“这种无差别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里很多人常常把”逻辑“挂在嘴边,那么到底什么是逻辑呢?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逻辑的来源和概念

在东西方都有逻辑的发源,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名学“和”辩学“的逻辑学说,而古希腊就是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独立的逻辑理论体系,并发展为单独的学科研究运用广泛,逻辑这一名词也来源于此。

而逻辑的概念是为论证服务的,进行正当推理的科学过程,以来证明某种观点思想的断言或陈述,并能够冷静平和地表达出来,总的来说是对好的论证的运用与研究。主要分为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绎与归纳的区别

演绎论证就是来自于亚里士多德,最有名的就是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演绎通常是由大到小,是一种对普遍性的论证方式。符合形式即为有效,但不能直接说有效地演绎就是好的演绎,其最本质的点在于前提为真以及论证形式有效。

比如”人都是会老的,我姐姐是人,所以我姐姐会老”。这符合演绎形式,同时它的前提也是符合我们现在的共同常识的,前提为真,则说这是好的演绎论证,如果有一天我们全人类的共识变成人不会老,那么这个结论就是假的了。

可以发现,演绎论证大推小的形式,最重要的大前提往往是公理,才能是好的演绎,这和我们做数学题时使用公理解题是一样的。

归纳论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纳论证是从若干个别事例出发再进行概括,也就是针对要证明的结论,收集各方线索形成前提,最后概括为结论。而归纳和演绎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归纳论证里,即使前提为真结论也不一定是真的。

因为归纳论证是由小到大,从各种相关的小事情,试图概括为可能性最大的普遍性结论,这样的论证对于样本容量的要求就很高,需要个别事例都尽量不同来让概括更加合理,并且归纳只是通过线索概括出一种可能性最大的合理结论。

第二点归纳很重要一点就是假说,首先我们需要提出一个抽象的假设,再观察收集线索进而概括,而得到归纳后的结论就可以做演绎,当然不是每个归纳的结论都能演绎有效的。这样的形式让归纳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广泛运用在科学研究,刑侦推理和辩护当中。

”逻辑“是一个中性的论证方式,使用逻辑或自觉”很有逻辑“都不能确保论证一定是可靠的,也是可能会产生悖论和一些形式谬误的,但逻辑论证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不过也不能盲目过分推崇理性的逻辑论证,陷入”唯科学主义“的陷阱,有很多东西虽然并不符合逻辑论证,比如文学和艺术等,也不影响它们带给我们的美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