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2022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指出,香港回归祖国,开启了香港历史新纪元。25年来,香港经济蓬勃发展,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创新科技产业迅速兴起,自由开放雄冠全球。

习近平主席指出,未来5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各界香港人士表示,香港重启新征程,在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的带领下,700万港人定当牢记主席嘱托,感恩奋进,为香港开新篇,共创“东方之珠”新辉煌。

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是首要的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名誉会长杨耀忠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今天在香港庆祝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演说,肯定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施符合国家和香港的根本利益。习近平主席对香港提出了四点希望: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共同维护和谐稳定。其中,提高治理水平是首要的,因为路线定了之后,干部是关键。香港现在要加快公务员队伍建设。因为香港特区政府的宏图大计都要依靠公务员来贯彻执行,所以公务员必须做到绝对忠诚、爱国爱港。

香港飞达帽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颜宝铃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对香港的优点特点如数家珍: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是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习近平主席对港人的衣食住行牵肠挂肚,“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变得更好。”习近平主席对官员的执政履职寄予厚望:“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是把香港建设好、发展好的迫切需要。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务实有为、不负人民。”习近平主席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坚信,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在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段段入心。我们走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香港重启新征程,在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的带领下,700万港人定当牢记主席嘱托,感恩奋进,为香港开新篇,共创香港新辉煌。

向外开拓经贸合作机遇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2020年度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梁海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在向国际社会进一步开放方面,香港应该进一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过去,多数港人对世界的认知集中于欧美日以及中东地区的少数国家,且对上述国家中能够影响股市、汇市波动的事兴致勃勃,没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未能捕捉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香港应考虑参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为香港向外开拓更多经贸合作机遇,加强和各成员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经贸、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合作,把握住“一带一路”沿线的非洲国家发展前景。

梁海明表示,香港需要考虑未来25年的新定位。有三个中心可以考虑成立:国际科技集资中心、国际债券发行中心、国际教育中心。

近年来,大量新兴领域的科技公司不断涌现,且都在技术攻坚和业务拓展的关键期,资金需求量大。梁海明表示,港交所推行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标准后,短短两三年,香港已发展成为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在债券方面,过去10年,香港已经超过多个亚洲以外的金融中心,成为亚洲国际债券发行主要的安排地点。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2021年经香港安排发行的亚洲国际债券占34%,市场份额多于美英及新加坡。所以,只要增强和扶持香港债券发行的角色,相信香港可以很快发展成为国际债券发行中心。

在教育方面,梁海明表示,近年来,环球高等教育领域的出口贸易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不仅可以为接受国和地区每年带来逾300亿美元直接经济效益,还能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国际教育越来越成为名符其实的新产业、新经济增长点,香港应该发展更多应用型大学,吸引海外学生前来就读,以此来发展国际教育中心,从而抓住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机遇。

释放香港社会巨大创造力和活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充分释放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对于推动香港改革,香港菁英会荣誉主席、慧智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洪为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香港要开新篇,必须要改革,更要开放。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推动香港对外开放,就是向全球寻找新的市场、技术、资本和管理等领域的合作,通过引进新元素,与香港当前既有资源相结合,带来新的驱动力,打破旧有的秩序。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提出,未来施政将以结果为目标,带给市民“会做事、做成事”的政府。

洪为民表示,香港应该向国际社会进一步开放,也向中国内地进一步开放,同时向人才开放,并在香港内部增强开放心态、凝聚开放共识,推动香港再出发。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已经一日千里,不少行业发展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水准。尽管香港的经济与内地企业和市场关联紧密,但与此同时,本地行业对内地也有封闭的心态。粤港澳大湾区完全能借鉴丹麦和瑞典厄勒地区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使得大量研究项目跨越地区界限,以更低廉的成本和更丰富的人力资源来开展。厄勒地区最终也发展成为欧洲北部科研中心,吸引了来自欧洲的大量高科技项目投资。

洪为民表示,香港应积极吸纳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优秀人才,作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力量,不仅有利于民众、物流的往来,更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香港要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作用,与全世界展开更广泛、更紧密的交流合作,一方面,帮助中国内地的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把国际的企业“引进来”,引进粤港澳大湾区。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监 制丨王辉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