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赵伟宏观探索

作者:赵伟、杨飞、马洁莹(赵伟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告要点

土地市场低迷,对稳增长影响几何?刺激地产,能否“破局”地方稳增长?本文系统梳理,供参考。

一问:土地财政,对地方有多重要?不只是土地出让,土地也可以抵押融资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土地也是城投平台融资扩张的重要“帮手”。广义土地财政由土地出让相关税收、非税收入及土地抵押融资构成。2020年,地方土地出让相关税收近2万亿元,占地方一般财政的20%,而土地出让收入规模近8.4万亿元,对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贡献高达93%。土地资产亦常作为贷款抵押物,帮助地方城投平台贷款融资,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土地市场低迷,或加大地方财政收支压力、约束城投平台杠杆。2021年四季度以来,土地流拍增多、成交土地溢价率明显回落;2022年前5月,土地成交面积比例下滑至74%、为近年最低。土地市场低迷,加大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前5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27%、而支出同比29%,地方广义收支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的5.8万亿元;也可能影响城投平台土地抵押融资。

二问:土地财政低迷,对稳增长的影响?对基建拖累或弱于总体、地区分化

考虑征地成本等因素,土地财政低迷对基建的直接拖累或弱于出让收入下滑。土地出让支出中,征地和拆迁补偿等拿地成本占比在八成左右;2014年土地出让支出明细显示,基建类支出占比仅12%,虽近年有所提升、支持或仍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当前土地财政低迷对基建的直接拖累,或弱于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同时,专项债对基建支持加大、前4个月投向基建比例超六成,或可部分对冲。

土地市场表现和支出结构不同,或使土地财政低迷对不同地区基建影响不同。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一线城市土地出让支出投向基建平均比例达50%;而部分三线城市投向基建比例仅13%。而不同城市土地市场景气分化,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表现相对较好,前5个月土地成交总价占全国比重提升5个百分点;同时,新增专项债额度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或使得基建投资地区表现不同以往。

三问:刺激地产,“破局”地方稳增长?土地财政弱化,地方或需更多支持

地产和土地财政结构差异,或使得刺激地产,带来土地财政收入改善相对有限。去年底以来,三、四线城市陆续出台稳地产政策、但效果不明显,三线城市5月土地成交面积为近年同期最低,截至6月下旬商品房销售亦持续低迷。即使后续土地出让收入出现边际改善,考虑到三线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近九成投向征地和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剩余收入也可能较难明显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

破解地方财政收入的难题,当务之急或是加大转移支付、省统筹基建投资等。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9.8万亿元、直达资金达4万亿元,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与财力下沉或可减轻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同时,省以下财政改革推进,省内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等或亦可缓解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难题。长期来看,土地财政或不可持续,未来财政改革核心或在于完善地方税收体系、财权事权匹配等。

风险提示:土地财政恶化超预期,疫情反复。

报告正文

一问:土地财政,对地方有多重要?

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贡献了地方政府性基金约九成收入。广义土地财政由土地出让相关税收、土地非税收入及土地抵押融资构成;2020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显示,地方土地出让相关税收近2万亿,占地方一般财政收入比例近20%,相较之下,土地出让相关收入规模更大、近8.4万亿元,对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贡献高达93%。近两年,土地市场降温下,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虽有降低,但仍超九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地资产亦常作为贷款抵押物,是城投平台融资扩张的重要“帮手”。国土资源年鉴显示,28个重点城市2015年净增土地抵押贷款1.8万亿元,占全国净增企业贷款的25%,或指向土地抵押贷款是地方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地方城投平台正是借助土地资产得以融资扩张,并助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基建投资资金结构显示,国内贷款是基建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占比达13%。

当前土地市场低迷,或加大地方财政收支压力,约束城投平台杠杆。2021年四季度以来,土地流拍增多、成交土地溢价率回落;2022年前5月,土地成交面积比例下滑至74%、为近年最低。土地市场低迷,加大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压力,前5月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27%、而支出同比29%,地方广义收支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的5.8万亿元;也可能影响城投平台土地抵押融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问:土地财政低迷,对本轮稳增长的影响?

考虑征地成本等因素,土地财政低迷对基建的直接拖累或弱于收入下滑。土地出让支出中,征地和拆迁补偿等拿地成本占比在八成左右;2014年土地出让支出明细显示,基建类支出占比12%,虽近年有所提升、支持或仍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当前土地财政低迷对基建的直接拖累,或弱于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同时,专项债对基建支持加大、前4个月投向基建比例超六成,或可部分对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地区土地财政支出结构明显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出让用于基建比例较高、而欠发达地区较低。不完全统计下,部分一线城市财政决算报告显示,近年来,其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投向基建比例均近两成及以上,2020年平均投向基建比例达50%;相较之下,欠发达的三线城市土地出让投向基建比例则明显较低,2020年部分三线城市土地出让支出投向基建平均比例仅为13%。

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市场景气相对较好,新增专项债额度向其倾斜,或使土地财政低迷对其基建拖累较低。年前5月,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占比虽较去年回落,但土地成交总价占比却提升近5个百分点,或指向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市场相对景气、土地财政拖累程度相对较低。同时,新增专项债额度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专项债助力下,东部地区3-5月基建类项目增多、占比较前两月提升近10个百分点。

三问:刺激地产,“破局”地方稳增长?

土地财政承压下,各地陆续出台稳地产措施,三、四线城市稳地产更加积极。2022年前四月,多省市供地收入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新疆、辽宁、甘肃等11省市供地收入下降幅度超五成。较高的土地依赖度也使各地财政收入承压,陆续推出稳地产相关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下旬,各线城市出台160余条稳地产政策,三、四线城市稳地产更为积极,政策占比近六成。

地产和土地财政结构差异,或使刺激地产带来土地财政收入改善相对有限。去年底以来,三、四线城市陆续出台稳地产政策、但效果不明显,三线城市5月土地成交面积为近年同期最低,截至6月下旬商品房销售亦持续低迷。即使后续土地出让收入边际改善,考虑到三线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近九成投向征地和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剩余收入也可能较难明显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

破解地方财政收入难题,当务之急或是加大转移支付、省统筹基建投资等。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9.8万亿元、直达资金达4万亿元,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与财力下沉或可减轻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同时,省以下财政改革推进,省内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等或可缓解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难题。长期来看,土地财政或不可持续,未来财政改革核心或在完善地方税收体系、财权事权匹配等。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土地财政不仅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资产亦是城投融资的重要“帮手”;土地市场低迷,或加大地方财政收支压力、约束城投平台杠杆。

(2)考虑征地成本等因素,土地财政低迷对基建的直接拖累或弱于收入下滑;而土地市场表现和支出结构不同,或使土地财政低迷对不同地区基建影响不同。

(3)地产和土地财政结构差异,或使欠发达地区刺激地产带来财政改善有限。破解地方财政收入的难题,当务之急或是加大转移支付、省统筹基建投资等。

风险提示:

1、土地财政恶化超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地产销售持续低迷等,使地方土地财政恶化超预期。

2、疫情反复。变异毒株加大防控难度,不排除疫情局部反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