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发挥引导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

本次会议有八大重点表述,其中最受关注的是:

1,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贴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要能用尽用以工代赈。

3、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

4、在项目各环节明确以工代赈任务要求,督促及时足额发放报酬。

5、要加大交通补短板投资,年内再开工一批国家高速公路联通、内河水运通道建设等工程。

6、选择部分高水平医院开展提升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在科研自主权、薪酬激励、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5方面,采取与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的同等政策。

7、要保障群众看病就医基本需求,对急危重症等患者医疗机构不得推诿拒绝。

8、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对滥用赋码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若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无疑将进一步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就在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持续加强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通知提出,要积极向股权投资机构、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推荐尚有资本金缺口的重点项目,引导加强权益性融资,鼓励以投贷联动等方式支持项目建设。

若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搭桥,也将进一步提高专项债资金杠杆,扩大地方财政乘数效应。早在2019年6月,中办、国办就曾发文鼓励依法依规通过市场化融资解决项目资金来源,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目前,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上限为25%。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一季度各地安排超1100亿元专项债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比例远未到红线。

以工代赈创造就业岗位

会议指出,以工代赈受益面大、带动效应强,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支持他们劳动增收,进而拉动消费,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

以工代赈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能够直接解决大批的就业问题。以工代赈能用尽用以及劳务报酬占比的提高能够进一步扩大稳就业、保民生的辐射范围,特别是对于农民就业、增加农民工收入有着很大的意义,也可以补齐农村收入短板,防止返贫,让更多低收入人群凭借劳动获得更好的收入,短期能够促进经济加速恢复,长期有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更能够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有利于国内经济内循环发展。

稳经济政策仍将不断落地

今年上半年,由于受到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问题与国内疫情反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生产生活情况受到较大的影响。但随着外部局势的变化,以及高效统筹防控下疫情高点已过,复产复工正在加快推进,经济也随之逐步修复。

根据刚刚公布的6月官方PMI指数来看,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50.2%,较上月上行0.6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区间,为2021年6月以来最高。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较上月上行6.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较上月上行5.7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

富国大通认为,这表明经济复苏的势头日益明确,景气水平显著回升。但稳定市场预期与需求增长都需要更加坚实的政策基础,正如30日国常会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更积极的稳增长政策今后仍会不断出台,可以期待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