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标题为“新生儿臂丛神经被医生拉断”的新闻被送上了热搜......

近日,来自河南的郭女士发帖称,自己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二人民医院生产时,宝宝的臂丛神经被妇产科医生拉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0月21日晚,郭女士因“羊水破裂”到太康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24日22点多,郭女士腹痛剧烈,医生告知胎儿无异常,已符合分娩条件,25日凌晨郭女士被推入产房。

在分娩过程中,发生难产,助产护士叫旁边的主治医生过来帮忙,期间未建议顺转剖,未进行沟通签字,未进行阴道侧切,操作不当强行把胎儿拉出导致左上肢活动受限。

郭女士还说,因“左上肢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窒息、肺炎、心肌损害、颅内出血”,25日凌晨3时50分左右,被转至太康县人民医院,给予营养神经、抗感染等治疗一周左右,效果差,左侧肢体仍无活动迹象,11月5日又辗转至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治疗几个疗程,效果仍欠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2月16日,郭女士带着宝宝到上海华山医院就诊,术中诊断为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左侧。

2022年3月14日,郭女士表示已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宝宝做了手术,目前还在康复治疗中。“医生说需要长期的功能康复治疗,建议最短10-12年,每半年随访一次。”现在宝宝的左手已处于瘫痪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康县第二人民医院陈院长就表示:“医院也不想发生这起事件,但不拉断这个新生儿就出不来,肯定是在生产中无法规避的情况下,医生才会选择特意拉断。”

而院方也提出了一次性支付30万元的赔偿款来解决此事,但郭女士一直没同意,因此这件事一直都没有被妥善解决。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健康成长,如果宝宝变得不健康,父母一定会感到非常悲痛。

郭女士不愿意接受院方的解决方法,毕竟现在宝宝的左手处于瘫痪状态,还要做10多年的康复训练,要花费不少钱,且这些给一位母亲带来的伤痛,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但是,很多专业性的医生都表示,这种分娩损伤不少见,多数也谈不上是医生的主观错误。即便再怎么注意,有时候因为胎位问题,不得不“权衡利弊”用臂丛损伤的代价换顺利分娩,毕竟这是能慢慢恢复的。

而单从这则新闻报道来看,仿佛又是一件恶劣的医患纠纷事件......

如果这个热搜改成“生产时胎儿臂丛神经受损伤”,应该也会没什么人看。

而“臂丛神经被医生拉断”,老百姓们一看:神经都拉断了?脑海里自动浮现出手臂被巨力扯掉,神经像晾衣绳一样崩断的场景......

只能说,不到万不得已,医生也不会这样扯吧?危情之下的举动,只能说是个意外,虽然对孩子来说确实很遗憾。

当然,具体是不是不得已才做了这样的选择,有没有做好预测,有没有做好规避手段,事后是不是给予及时康复指引,这些都是可以鉴定的。并不是说因为不少发生,就说发生是应该的,在专业机构做完鉴定之前,随意指摘任意一方都不是不必要的。

现今,很大部分医患问题都是通过媒体“误导”,让大家心里埋下了一颗不好的种子,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以后没人敢从医就真的要从根源解决医患问题了。

医院,是每个人都可能会去的地方,同时也是联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地方。所以报道医院的事情,是引起大家关注的“极好”的新闻素材。

有人会说,媒体也是需要吃饭的,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想要吸引眼球,那不是必须得搞点重料的报道吗?

但就近这几年来说,很多医疗“虚假新闻”的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社会上久久不能散去,甚至出现了一些很可怕的后果,以至于延误病情、耽误手术,有些病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还记得“医院要动十几万元的手术,最终8毛钱治愈”,也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1 年 9 月,一名患儿家长向深圳某媒体爆料:被深圳市儿童医院疑为“先天性巨结肠”要求进行手术的幼子,在广州市儿童医院只开了八毛钱的药“孩子就治好了”。该媒体随后以“医院要动十几万元的手术,最终 8 毛钱治愈”为题大肆报道。

十万元和八毛钱之间的巨大悬殊把深圳市儿童医院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深圳市儿童医院被千夫所指,他们成了高收费盘剥患者的典型,来自社会各界的谴责给医院带来巨大压力。

十万元的说法并非院方提供,作为一家公立儿童医院,所有的收费均受到国家物价部门监管,从 2009 年初到 2011 年 7 月共有 60 多名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孩子在医院进行过根除手术,手术的平均费用在 15000 元左右。“十万元”的治疗费用来自于家长猜测。

八毛钱的药物是否治好了孩子的疾病?并没有。在院方为此事召开座谈会,事情悬而未决之际,家长带患儿在武汉市同济医院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并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患儿术后恢复良好。

孩子出院当天,家长委托武汉同济医院向媒体公开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表达了自己对武汉市同济医院的感谢,其次向深圳市儿童医院表达了深深的歉意。随着这封信的公开,这起引发全社会声讨的医疗纠纷,最终演变成了一出让人深思的“悲喜剧”。喜剧的原因是这件事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患儿康复,医院沉冤得雪。

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一些医疗机构的反应过于缓慢和滞后,甚至沟通困难,以至于在舆论上被媒体和公众步步紧逼。

你说?这样的无良媒体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博大众的眼球赚取流量就要把自己的道德和良知丢了吗?

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件事对医疗界和媒体界来说都是一件“悲剧”。

还有一件由新闻媒体一手策划的“茶水验尿事件”也是值得一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水验尿事件”缘起于某媒体的“3.15”新闻策划,炒作思路清晰,一家媒体为“考察”医德医风,导演了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记者以茶水冒充尿液,到10家医院化验,竟然有6家查出阳性。茶水居然也“发炎”,这样的“黑色幽默”,让白衣天使的形象再一次蒙上阴影。

在这件事的发酵下,全国92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以实验证明:茶水当成尿验,九成化验单呈假阳性。看来,问题并非出自医院,而是出自少数媒体的“大胆创意”。

医学专家指出,尿液分析仪器和试剂是针对尿液设计的,不具备辨别茶水等其他液体的功能。而茶水中含有大量的未知干扰物质,如果“以茶代尿”,很容易产生假阳性反应。因此,个别媒体记者的这种做法,既缺乏有关医学常识,也缺乏严谨科学的态度。

在“茶水验尿”事件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记者故意设“圈套”,向医生提供了虚假病史,谎称自己“尿痛”。医生根据记者的“病史”,并结合尿常规白细胞增高的检验结果,做出尿路感染的诊断,这是无可辩驳的。

作为一名医生,是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患者“恶作剧”,媒体记者假扮患者、伪造病史的“游戏”,不仅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也干扰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严肃性。

但这件事一出,茶水居然也会“发炎”?这让普通老百姓和患者听了,无一不认为医德在滑坡,医院在堕落,属实令人发指!

在当时,也因为这件事,让医患间的信任形成了“滑铁卢”......

为何现在的民众对医生的误会如此之深?因为指责医生已经成为了某些媒体的惯用伎俩!

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每当有医疗纠纷发生,媒体总是反应迅速、及时到位,潦草的采访过后登出醒目的标题,就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

但这样的标题不仅仅博人眼球和赚取了流量,给“吃瓜”群众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最重要的是为大众对医疗的不满找到了替罪羊。

回到标题为“新生儿臂丛神经被医生拉断”的事件,不少人在还未完全了解完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开始把帽子往医生头上扣,这又算不算媒体的责任?

遇到医疗事件,媒体往往选择站在患者的角度,很少有人选择从医生的角度来分析事件。

但一个虚假和夸大其实的报道,就可以在无数群众心中种下对医院和医生的恶意,从而造成以后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稍有不满,就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报复医院和医生。

一些“无良”媒体给大众塑造这样的医生形象,实在是太可怕了,他们真的不需要反思吗?

在遇到这些放眼望去就很“醒目”的新闻,我们还是要擦亮双眼,别被不明真相就报道的消息蒙蔽了双眼!

来源:医学之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