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和阿迪达斯联名了两百多件产品,最出圈的竟然是一把伞。
三叶草伞面和Gucci的红绿条喜结连理,标志性的大G伞把暗示了它身价不菲。
果然,卖11000元。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但是——它不防雨,大概是棉麻混纺面料的缘故。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但伞面没说有防紫外线的涂层,真防晒也够呛。
作为大聪明,我猜它可能是遮月光的?
有人问了品牌客服才破了案:这把伞可以收藏用,也能让人在时尚造型中脱颖而出。
Gucci出过的匪夷所思的单品不止这一个。
2018年,Gucci曾经出过一款4000元的泳衣,在商品描述中写着“建议不要穿着去游泳”,因为泳池中的氯化物可能让它变形褪色,只能穿着在沙滩椅上摆pose。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出过没用物件的奢侈品牌,当然也不止它一家。
LV的充气马甲可能吹的是仙气,卖27000元。据说是为配合当季航海主题的秀场创意。
看到巴黎世家12500元的限量“烂球鞋”,不禁让人想起五岁那年一脚踩进新鲜牛粪的那个乡间午后。
品牌解释,烂巴巴是穿了一个世纪的百年老鞋的样子,这是对过度消费时代的反思。
虽然听上去做一双禁蹬又禁踹、禁雨又禁晒的结实好鞋更有说服力,但义乌胶鞋就能办到的事奢侈品牌是不会干的。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想不出蒂芙尼81000元的“银丝球”除了刷锅外还能做啥,13000元的金别针值得夹一份决定地球命运的文件。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还有cos杀马特的香奈儿假发、包不住胸的BurberryT恤、谋财又害命的YSL轮滑高跟鞋、“是兄弟就来拍我”的Supreme砖头,一件比一件更鸡肋,但每件都洒满了金钱的光辉。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你笑得快抽过去了:这些看起来就像诈骗,脑子长在脚底板的人才会买吧!
醒醒,人家根本没打算卖给你。
奢侈品牌“劫富笑贫”?
对,就是你想的那样
“贵而没用”的单品,是奢侈品牌在目标精准地筛选用户。
你跟朋友说,Gucci出的伞下雨不能打还死贵,不如去某多多批发几把。
富婆跟闺蜜说,这把伞挺好看,好喜欢,下个月带去Selena的复古生日趴配我的高定礼服裙正好。
人家买来可不是为了遮风避雨,而是精巧的点缀,锦上添花的道具,自证阶级的有力证物。
不同的财富积累带来了让人们面对同一件事物,有着天差地别的思考维度。
凡尔赛宫殿水晶灯富丽堂皇,你却在想这么多灯泡一个个擦起来真费劲。
皇帝的丝绸镶珠龙袍熠熠生光,你却琢磨皇帝穿它吃炸酱面溅脏了不好洗。
你自己瞧瞧……人家说东你说西,人家说打狗你说撵鸡。
能成为“无用之物”的主人,才是奢侈品牌想要的目标客户。
毕竟,“没用”就是奢侈品最大的价值。
实用性逐渐坍缩,价值感就愈发凸显。
这注定奢侈品只能被少数人拥有。
品牌也必须定期筛选自己的顾客,把“买得起”和“买不起”的人分隔开,为的就是——
维持奢侈品的稀缺形象,以及品牌背后的身价资产,保卫自己的稀有属性。
事实上,奢侈品牌的所有动作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运作。
比如气势逼人的门店、不苟言笑的柜姐。
比如库存宁愿销毁也不降价不打折不搞促销的品牌策略。
甚至近年隔三差五还要涨涨价……2020年来,Gucci包全球提价5%-9%,LV和部分包包涨幅达25%,香奈儿的经典包包更是瞄着爱马仕铂金包凯莉包的定位,价格狂飙N次。
奢侈品“劫富笑贫”也真没啥错。
没有人规定对奢侈品的渴望仅限于富人,也没有人规定月薪3w以上才能走进巴黎世家的门店,但以上的隔阂正是让普通人望而却步的隐形门槛。
当大妈穿着香奈儿同款碎花水钻弹力T恤在广场热舞,当装着大葱和活鱼的LV老花包在菜市场闪现,当微商朋友圈po出爱马仕本人都没见过的大H图案丝巾,当品牌对售假、走私、流入折扣渠道等各种大坑防不胜防……
奢侈品牌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保卫自己的稀有属性。
被艳羡地吐槽“有钱人的世界真变态”,总比烂大街没人正眼看的落魄命要好得多。
天价奇葩奢侈单品
其实让所有人都没亏
何况即使被笑是智商税,但人家根本不愁卖。
据业内人士,部分奇葩奢侈单品被富豪买走,还有不少单品被网红收入囊中,在视频里展示给粉丝看。
吃瓜群众刷着短视频,近距离看到了买不起的奇葩大牌长啥样,心满意足地散了。
网红的粉丝数暴增,接到的广告收入分分钟翻倍,钱落袋了。
如同食物链一般环环相扣,所有人都获得了充分的快乐。
隔山打牛的奢侈品牌也很开心,仅用低成本材料、顶尖的智慧、恰到好处的传播方法就省下一大笔营销广告费。
“贵又没用”的奇葩奢侈品,是收割话题度和曝光量的金镰刀。
每家品牌都出过几样。如同一条高中物理里的串联电路,此灭,彼亮,流量和曝光度在每个品牌之间击鼓传花。
正如历史悠久的王室家族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几个特立独行、放飞自我的孙辈,高贵冷艳的奢侈品扔一枚反差极大的雷,成功引起大家短暂的瞳孔地震。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什么考究材质、传世工艺、悠久历史……大家就想看简单粗暴的“一把伞过万还不防雨”的稀奇大冤种单品。
但讲真,这些奇葩单品深层上,是一种“口嫌体正直”的存在。
过去奢侈品的典型代表是大Logo包、劳力士、大H皮带,耀武扬威地展现大富大贵。
如今的潮流则要另辟蹊径,才能深深地敲打在新一代的天灵盖上。
越怪、越独特、越另类的单品,就越讨喜。
毕业典礼都能隔空赛博朋克了,虚拟的Luna币狗狗币都能让人真金白银地丢钱了,奢侈品牌出了一把不防雨的雨伞也不算啥了。
生活的喜感,正是来自于种种魔幻与荒谬。
奢侈品的经典常规款,重点在它的品牌和质感。
无法日常使用的“奢侈品日用品”,隐含着品牌的态度、审美,甚至搞怪的创意。
正如大厨可以精心熬好鱼翅羹汤,但只有真正的食神才能把一碗简单的蛋炒饭做得黯然销魂。
昂贵而无用,平凡但豪奢,这矛盾吗?
真正的奢侈,就是在日常小物上韬光养晦、暗藏玄机。
我真心实意地理解、尊重,反正它不抢我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