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部署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拓展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等增收。

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稳住经济大盘、稳就业保民生提供有效助力。

会议确定要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更大作用,促使完善当前、利好长远的重大项目落地,杜绝过剩产能扰动经济发展基本运行,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的核心要意。”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政策性金融工具都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利率低于传统商业项目工具,且类似金融工具带来的资金多用于投资交通基础设施。

“较长的投资收益期也需要相应采用更低的利率贷款。比如交通、水利、港口,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共服务提供,纯商业化的投资并不适用。

此次会议通过政策性、开放性政策工具撬动3000亿元项目资金,绝不仅限于更低的贷款利率,财政贴息工具也一并跟进。根据会议,财政和货币政策要联动,中央财政按实际股权投资额予以适当贴息,贴息期限2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配套融资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抓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此前6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及政策性金融支持,提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

此次会议重申,要更好发挥引导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银行存贷款在规模和结构上更好匹配,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对本报记者分析,投资、就业和消费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对稳助经济大盘非常重要。要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实现稳就业和促消费的目的还须找到有力抓手。用好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正是可为手段。

王晋斌举例,比如通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带动有效投资稳增长,再比如财政支持各地发放消费券有力带动消费增长。此外,匹配好银行存贷款规模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释放投资活力。

让以工代赈发挥“一石多鸟”之用

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要能用尽用以工代赈。会议指出,以工代赈受益面大、带动效应强,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支持他们通过劳动增加收入。

在机制层面,根据会议,一是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要在确保质量安全等前提下,能用尽用以工代赈。二是在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中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三是在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各环节明确以工代赈任务要求,督促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

对此,贾若祥分析认为,以工代赈强调发挥“赈”的作用,目的是要通过发放劳动报酬,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重要支撑,比如,通过提升劳动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就是希望让参加以工代赈的农民工群体和脱贫人口由此拓展收入渠道。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贾若祥说,通过以工代赈让劳动报酬直接惠及农民工和脱贫人口也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贯彻。尤其有助于在稳经济大盘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农民工和脱贫人口收入渠道,稳步走向致富道路。机制层面的保障有助于遏制拖欠劳动报酬的行为,确保以工代赈效政策真落实、见实效。

在他看来,相较于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其他形式而言,以工代赈实施重点工程,更加精准和有效,即可利用重点工程实施直接带动脱贫人口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收入。

据了解,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已下达2022年以工代赈中央投资66亿元,撬动地方各类资金约12亿元,支持各地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800余个,将带动13余万名农村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预计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当地群众人均获取劳务报酬额将超过1万元。

国家发改委表示,2022年以工代赈投资计划由各省分解到项目后,预计发放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比例将超过20%,部分项目劳务报酬占比将达到30%以上。各地依托以工代赈项目,全面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和资产收益分红等赈济新模式,瞄准务工群众中低技能、弱劳力等特殊群体,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生产技能培训等,让以工代赈中央投资更直接、更广泛、更长久地惠及脱贫群众。

在项目方面,“铁公基”再担重任。此次会议强调,我国交通发展成就显著,但交通网络人均密度仍然较低,要加大补短板投资,带动就业和消费增加,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年内再开工一批国家高速公路联通、省际公路瓶颈路段畅通、内河水运通道建设、港口功能提升等工程。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利率贷款。

贾若祥分析,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发展目标,其中,通达度的均衡意味着交通网的密度要持续完善。

“从目前看,交通网人居密度低的地区基本上属于中西部地区,也与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部分重叠。”贾若祥说,在这些地区通过以工代赈,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对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助力解决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也会提供巨大动力,并与为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和增收相结合,发挥“一石多鸟”的作用。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张丽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