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通讯员 惠仲宣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仲恺高新区(以下简称“仲恺”)在惠州成立。自成立以来,仲恺就存在着农民自建房多、城市基础设施老旧,厂开设到哪路修到哪、市政道路路网不完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较差等诸多问题,也就此被贴上了“城乡接合部”“城镇化高新区”等标签。

近几年来,仲恺高举工业立区和项目为王的大旗,统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城市发展提质。2019年下半年,仲恺启动了以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为龙头的城市提质项目,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基本完成”的目标,逐步改善城市形象,提升人居环境、拓展产业空间。

今年是仲恺建区30周年,也是该区城市更新项目开展的第三年,按照项目设定的目标,今年将是检验该项目答卷的一年。

构建“一环八射、四横四纵”路网

实现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连通

驱车在仲恺大道奔驰,道路宽阔畅通,沿线的绿化与高耸的轻轨、拔起的高楼交相辉映,全长12.77公里的后退绿化带基本建成,市民对仲恺“扬尘四起”“早上九点前不来仲恺,下午四点前‘逃离’仲恺,不然必堵”的刻板印象已悄然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仲恺大道沿线

为彻底改变高新区城市风貌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近几年来,仲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构建“一环八射、四横四纵”路网,先后完成站前大道、惠桥快线、和畅一路、惠环大道等重点干道建设任务,将高新区路网大格局基本搭建起来。其中,由惠桥快线与智慧大道组成的一条双向10车道、时速8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打通了仲恺乃至全市的交通动脉,沿线产业正提速发展。

仲恺高新区公用事业办党组书记、主任何东伟介绍,仲恺将持续抓好“一环八射、四横四纵”项目推进,让仲恺全区主次干道不受京九铁路分割的影响,加快融合全区“四横四纵”交通性主干道骨干路网体系,实现对内交通的大循环;通过赣深高铁仲恺站及8条对外联通交通线路,加强高新区与惠城区、博罗县、惠阳区及东莞市等地的路网衔接,实现对外交通的大连通。

实行市政园林一体化改革

城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走进星空乐园,各项星际设施整齐排列着,宛如遨游于星空。住在公园附近的市民朱先生说:“我每天都要在这里待上好几个小时,早上晨练,晚上与家人一起散步消食。在仲恺住了十几年,明显感觉仲恺的配套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以星空为主题的公园

星空乐园位于惠环街道平南片区,以“沉浸式”体验感、“复合型”空间感、“绿色型”人文感为设计理念,营造了多维度城市空间体验,塑造丰富邻里配套及浓厚生活气氛,自投入使用开始,就成为周边居民茶余饭后散心的好去处。

不仅在平南片区,按规划布局,仲恺大道沿线将投入约1.79亿元,开发主体配建14个公园。除了已经建成开放的星空乐园等3个公园外,还有3个正进行收尾工作,8个在建,预计不久后将陆续向大众开放。

“公园建成并移交接管后,我们也将加强公园的管理力度,为市民创造舒适优美安全的游园环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不仅会加大绿化养护力度,做到“管护一棵、成活一棵”,同时维持好园林的干净整洁度,还将安排专人巡查,修复公园的路缘石及路面破损处,定时排查、整治公园内各项设施。

同时,仲恺既有道路的品质面貌提升工程效果显著,2019年,全区实行市政园林一体化改革,将市政道路、绿化和路灯全部统一移交公用事业办管理,彻底改变了以往各镇街标准不一、权责不明的状况。通过一体化改革,人员力量得到了加强,管养经费得到了保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先后实施完成区内主要干道提标升级、体育路、曙光路、和畅六路、惠风七路等主要干道的升级改造,大大提升了区内市政园林品质,高新区城市形象得到了根本性扭转。

俯瞰仲恺,绿化带与高楼错落相间,如今生活在仲恺的市民彻底告别“灰头土脸”的园区生活,“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日常。

政府主导与引领

打造城市新门户、新客厅

若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9年,生活在仲恺的市民恐怕不会相信,短短3年时间,仲恺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仲恺是在传统工业聚集区基础上建设而成,受历史影响,前些年区内工业遍地开花,租用居民住宅楼开设的小作坊与居住用地相互混杂,长期存在“城中有村,村中有城,城村厂混杂”的混乱空间组织形态,导致中心区交通拥挤、公共交通接驳不畅、断头路多、积水内涝、住房紧张、居住环境差、秩序混乱、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2019年城市更新项目开展前,仲恺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约1.6平方公里,约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0%,尚未达到国家5%—8%的标准下限,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占整个城市建设用地的3.4%,与10%-25%的国家标准相差甚远。职住不平衡问题突出。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24.8平方公里,约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0.1%,远高于标准30.0%的上限;居住用地面积约9.9平方公里,约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3.9%,低于标准25.0%的下限;人均居住用地21.9平方米,低于标准23.0平方米/人的下限。

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后,仲恺坚持政府主导和规划引领,通过政策组合集成、优化政务服务、狠抓项目落地,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改变仲恺城市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助力国家一流高新区建设,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不为。立足仲恺实际,只有政府全链条主导推进,才能保证高效平稳推进。”仲恺城市更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在城市更新单元范围内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政府储备地、征地留用地和国有资产用地等各类用地,都统一纳入城市更新单元,由政府通过统一公开挂牌选取改造主体,改造主体严格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风貌设计和政府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城市设计方案,重点完善公共配套,确保城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供给。

在这个过程中,仲恺对土地效用低的地块拆除重建,拆除了积弊已久、严重影响形象的多栋烂尾楼,一批居住条件极差的旧村庄,以及当年仲恺大道改扩建工程想拆除也没能拆掉的破旧建筑。对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具有保留价值的老旧小区开展微改造,进行局部拆建、功能置换、整治修缮、保护活化等,取得“小投入、大改观”的成效。

据了解,改造后,可腾挪公共设施用地2.44平方公里,占拆除重建面积近六成,腾挪出来的公共空间将用于新(扩)建学校14所,新增学位1.7万多个;配建幼儿园15所,老人日间照料中心15所、养老服务中心3所;新建道路47条、停车场10个、公交站场及接驳站6个,市政公园20个、游泳馆1所、图书馆1所等,核心区公共服务水平将显著提升。通过整体管控设计城市风貌,将拉出“一核心、两次核、双门户、多节点、错落有致、形态优美”的城市天际线,突出现代科技形象,打造仲恺城市新门户、新客厅。

国家一流高新区顶层设计布局

树立宜居宜业宜游的高新区形象

城市更新项目是仲恺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顶层设计布局的大项目,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大文章,将建成沿仲恺大道主干道的中央商务区,奠定未来仲恺几十年的发展格局。

据介绍,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预计总投资达645亿元,随着建设加快投入释放,将持续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并将继续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超100亿元的补偿款把真金白银回馈给沿线千家万户,让群众得到了大实惠,有力拉动了居民消费。高质量建成的绿化带、公园、学校、医院、游泳馆、图文馆等公共配套设施,和一大批高品质的花园住宅,将极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让惠民工程成色更足。”仲恺城市更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高新区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紧邻深圳和香港,对于吸收香港和深圳的外溢资源有‘近水楼台’的得天独厚优势。”何东伟介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格局是一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系统化招商的基础,是投资方选择投资地点的重要条件。随着武深高速、河惠莞高速、赣深高铁等一系列外围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通车以及区内站前大道、惠桥快线、和畅一路、惠环大道的主要干道的建成通车,高新区与大湾区中心城市的衔接愈加紧密,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城市基础设施‘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我们也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何东伟表示,通过城市面貌综合治理,人文景观的塑造,营造高品质的商住行环境,为企业入驻、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吸引力,保障高规格企业引得进、高端高层次人才留得住,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真正展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新区形象。

【文脉特写】

打造乡村振兴“仲恺样板”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走进仲恺高新区潼湖镇广和老街,入口处的广和历史文化广场上“潼湖印象 广和老街”几个大字特别显眼。放眼望去,柏油马路平整干净,三两行人漫步在店铺招牌风格统一的老街里;广和历史文化广场红花环绕,脚踩仿古青砖地板,仿佛置身于广和老街成立之时的清代初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修后的广和老街

“以前这里全部都是乱搭乱建的棚房,看起来杂乱无章,清拆改造后整洁多了,看起来也很舒服。”广和老街商户黄志豪开心地说。

仲恺区委农办副主任陈尖伟介绍,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打造乡村振兴“仲恺样板”,仲恺印发《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乡村振兴规划(2021—2035年)》,提出构建“2212”乡村振兴总体空间格局(即打造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2条绿道+12个乡村振兴节点),串联全区乡村重点发展区域、项目节点、示范镇村等,连点成线、串线成面,形成格局整体、体系明晰、目标明确的乡村发展新局面。

作为其中重要力量,潼湖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以广和社区为起点,以建设美丽圩镇、村庄“四小园”、道路硬底化铺设沥青、建设绿化带、整治和改造沿线田间窝棚及农房、打造移民精品村等为主要建设内容,逐步提升乡村风貌。

“这里是由原来闲置的篮球场改造而成的休闲活动广场,设计了网红打卡点,是一个很不错的休闲、游玩地。”广和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李恒兴告诉记者,广和社区内有潼湖镇现存的唯一圩市——广和老圩,每月有六天,为“赶圩日”,生态停车场建设和老街全部改造完成后,车辆将不能进入。届时,广和老街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步行街,休闲氛围将更浓厚,乡村特色将更突出。

从面貌焕然一新的广和老街、项目进度80%的广和开发区停车场、初显雏形的桃花源,再到已完成建设的小江潼公路、等待社会资本进入的珠江村民小组,潼湖镇乡村振兴示范带这条美丽廊道正悄然成型。

“我们将通过生态休闲带、产业服务带、文化体验带等多元功能植入方式,综合赋能打造潼湖镇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一核心三轴带四节点’的空间结构,以轴带引领,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潼湖镇党委书记叶永宁向记者介绍,该镇将立足实际,全力抓好五态融合推动乡村振兴,走出一条符合潼湖镇发展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脉一周】

6月28日9时至21时,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融媒体报道《直播大湾区·惠州篇》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面向全球播出,通过“1小时电视+12小时新媒体”直播报道,全方位立体式展示岭东名郡惠州如何融深融湾、抢抓机遇跨越发展。

6月25日,2022赛季“海伦堡杯”惠州市网球联赛举办,比赛吸引了来自惠州市各县区协会、俱乐部及网球爱好者等17支队伍、160余名运动员参加。

6月25日,由惠州慈云图书馆主办,惠州少儿图书馆承办的“点点·阅读时光”伴留守儿童书香成长阅读品牌活动走进水口姚村基层服务站,教导孩子们在乐中读、在读中乐,让书香滋润童年。

近日,2022惠州戏曲进农村文化惠民演出来到惠城区小金口柏岗村老虎岭村民小组,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林海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