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其水资源储存量为世界湖泊之最,达到了惊人的2.3万立方千米。这一数据是什么概念?将中国境内所有淡水资源加在一起,还不足贝加尔湖水资源的八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如此,如果我国投资1000亿元,将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从俄罗斯一路运往我国北京,是否可以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干旱问题呢?我们都知道南水北调,跨国北水南调是否同样可行呢?

一、调水工程技术点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其方案构想最早始于上世纪50年代。只不过,由于整体工程过于复杂,及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该方案自被提出以后,直到半个世纪以后才正式动工。

第一个技术难题,在于修建长达数千公里的水渠。要知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国家,从南方修建一条抵达北方的水渠,必然要开山穿河,甚至还要迁移部分地区的原住民。

从文字中就能够看出来,凿开山峰、截断河流就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更别提将沿线地区的居民安置在其他城市。除此之外,引水渠必然会出现高低落差,如何实现水流由下向上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源地的地形要低于途径地好几十米,想要让水从下往上流,就需要在沿线修建多个梯形水泵。从我国扬州直到黄河南岸,光是梯形水泵就修建了160多个。

除了上述种种以外,整条运输线路还要修建水库、隧道、大坝及其他相关建筑,可以说堪称是世纪性的大型工程。这也是为何,南水北调共分为三条线路,但西线直到今天还未正式动工的原因。

既然如此,这一巨大的调水工程,在中俄之间是否有希望复刻呢?

二、技术限制因素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贝加尔湖的具体位置。从地图上来看,从贝加尔湖到北京的直线长度可以达到近两千公里,光是修建这样一条运输线路,就是一笔非常昂贵的费用支出。

除了线路本身距离过长以外,还有另外一项难题便是工程难度。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南北地形高低差不过几十米,修建多个大型水泵就能够将水从下游抽上来。

然而,将贝加尔湖的水源引向北京,从图中可以看到需要流经蒙古高原。贝加尔湖的平均海拔为400米左右,而蒙古高原的平均海拔达到了上千米,如何跨越这数百米的高低差,同样是北水南调的一大难题。

不仅如此,引水线路通常被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明渠及管道。经由明渠引水,水源流经水渠会改善沿线气候;经由管道引水,水源的输水效率将会得到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如果采用明渠输水,水源流经蒙古等干旱地区时,会导致输水效率大打折扣。如果采用管道运输,虽然输水效率能够提到,但工程造价会更为昂贵,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管道进行维护保养。

由此可见,想要从贝加尔湖引水至我国,需要克服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我国境内的南水北调工程。从这一点来看,想要实现北水南调困难重重。

假设技术层面全部解决,北水南调工程是否就具备可实施性呢?

三、人为限制因素

南水北调是一项大工程,修建水库、大坝及其他水利工程时,必然会占用部分地区的耕地、村庄乃至乡镇。也就是说,某地区的居住地如果被划定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一部分,原住民就不得不举家搬迁。

在我国湖北十堰地区,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建设,共计有40余万居民离开故土前往临近城市。为了国家的大型利民工程,这些原住民自然会愿意离开,可其他国家的居民呢?

从贝加尔湖引水运往我国北京,这一运输线路要经过俄罗斯、蒙古国、中国这三个国家。就算是我国境内居民愿意搬迁,并不代表俄罗斯、蒙古国的居民愿意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家乡。

因此,想要实现从贝加尔湖调水至北京,不光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我国乃至邻国的民生问题同样需要考虑。如果蒙古国、俄罗斯的居民不愿意搬迁,这项工程同样不可能成功。

结语

综上所述,即便是国家能够拿出上千亿的工程资金,也不意味着北水南调工程就一定能够成功。更何况,当前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还未完全修建成功,此时考虑北水南调显然有些多此一举。

你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后,从贝加尔湖引水是否具备可行性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