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29日报道,印度最大的水泥生厂商在购买一批俄罗斯煤炭时,使用了人民币付款。据消息人士声称,还有其他公司也使用人民币支付了俄罗斯的订单,这在之前极为罕见,但是之后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公司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订单,美元地位遭威胁

据路透社审查的一份文件显示,印度水泥生产商从俄罗斯进口了15万7千吨的煤炭,货物是通过俄罗斯位于迪拜的子公司安排销售的,最终使用了人民币付款。除此之外,其他公司也通过人民币来支付了俄罗斯的订单。一名新加坡外汇交易员表示:“在我25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未听说过印度公司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这明显是在避开美元。”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西方国家纷纷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暂停购买俄罗斯天然气能源等,还禁止使用美元、欧元来结算俄罗斯商品。印度在这种背景下,依然与俄罗斯保持着亲密的贸易关系,并且印方表示,已经建立了卢比支付机制来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往来,但是这一机制目前还未实现,到底如何结算对于印度来说成了一大难题。

印度政府官员也表示,政府也知晓此事。印度财务部前部长加格表示,如果最终能够证明卢比—人民币—卢布这样进行支付的路径是有利的话,那么企业就有了充足的理由,这种情况也会逐渐增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币结算降低了风险,是大势所趋

在联合国对俄乌战争的草案表决中,印度并未选择和西方国家站在一起,而是多次选择弃权,。首先是因为俄罗斯是印度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俄罗斯为其提供了近85%的军事装备,其中包括一些尖端装备如核潜艇、S-400防空导弹等。其次,印度和俄罗斯在进出口贸易上保持亲密关系,并有效地缓解了印度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加之俄罗斯作为其安全伙伴,印度不会放弃本国“不结盟”政策而倒向西方国家。

但是在双方的贸易当中,由于规模限制,两国货币并不能直接进入双方的银行与企业中进行流通,这样阻塞风险较大。但是,使用人民币结算并不存在这一问题。数据显示,今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不断攀升,同比去年增加了44%。并且在去年,印度央行就已经将人民币与卢比进行挂钩,此前只有美元。按当前的汇率来算,1元人民币可兑换11.782卢比。

中俄两国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就已经开始了货币互换和结算。俄乌冲突爆发后,中俄人民币与卢布的交易量还猛增1067%。两国交易量上升不仅表明中国商品逐渐取代西方进口商品,更多地占据了俄罗斯市场,同时还给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带来了更多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元不再是必要选项

在过去的贸易中,美元大量充当中间角色。但由于制裁的缘故,许多国家无法做到完全不进口俄罗斯商品,作为反制裁措施,俄罗斯实行了去美元化战略,这也给美元地位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同时,美元当前面临价值缩水问题,使得西方货币出现动荡,相比之下,人民币自启动国际化进程以来,汇率长期保持平稳状态,这也让使用者更加安心。

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领域内,主张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方针,并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方针,近日,中国还与印尼、智利等六国建立了一个“人民币水库”,各方分别出资150亿元,总计900亿元,这一机制使得人民币的公共服务职能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