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6月30日消息(记者徐秋韵)6月30日上午,迎着清晨的曙光,在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省长王清宪等的见证下,位于安徽合肥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下塘产业园的比亚迪合肥工厂首台整车下线,标志着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合肥基地首台整车下线(央广网发 徐秋韵摄)

绿色生产线,每50秒下线一台车

记者了解到,比亚迪合肥基地总装生产线于2022年建设投产使用,项目包含总装车间所有生产线线体(包含分装线)设计规划、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现场服务等。主输送线为准时化、柔性化、智能化、精益化的绿色生产线。合肥基地总装生产线各节点自动转接、前后悬及电池自动移栽,前后风挡、轮胎自动安装,提高生产效率。关键转接点按48秒转接节拍控制,确保70JPH生产力,达到每50秒下线一台车,为比亚迪汽车产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生产的车型是目前最畅销的秦PLUSDM-i,除整车外,核心的零部件,如发动机、电机及总成,均在合肥基地生产。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150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过500亿元,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二期总投资150亿元,目前已开展场地平整等开工前准备工作,预计2023年3月底建成投产。一、二、三期全部建成达产后,比亚迪合肥基地可实现年产值近20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不少于3000亿元。

比亚迪合肥基地生产线(央广网发 徐秋韵摄)

用时不到一年,彰显“合肥速度”

2021年7月,比亚迪与合肥“一拍即合”,一期项目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23天,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2天,从签约到整车下线,刷新了“合肥速度”,为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长丰下塘迈向千亿镇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这是比亚迪抢抓机遇,大胆创新所创造的一个奇迹,也是安徽各级政府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的缩影。

今年以来,省市县领导多次到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现场调研,顶格调度项目进展,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市县经济工作专班以大力度、实举措、快节奏抓防疫、稳经济。

比亚迪汽车产业园项目项目签约前就有专人对接,项目签约后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长丰县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抽调有关县直职能部门、属地政府的能人干将和企业员工一同办公。

2021年7月19日,“专班”就已在项目地办公室里进入集中办公,指导项目单位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并为推进项目早日开工。“所有前置工作我们都是并排往前推的,不是等某个手续办下来后再开始下一项工作。”专班成员之一的下塘镇经济发展局局长林开新说。

长丰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刘爽介绍,长丰县坚持“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专班一抓到底”,重点项目周六调度机制在实践中建立完善。每周六上午长丰县重点项目调度会后,下塘镇紧接着召开属地重点项目推进会,落实县级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收集企业最新诉求,快速反应、精准发力,按下重点项目保障的“快捷键”,加快推进项目配套的路网工程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全力做好要素保障。

合肥一路驰骋,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已成发展大势。在新能源汽车这一赛道上,比亚迪无疑是卓越的领跑者,合肥基地项目也是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突出代表。202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要的突破口之一,坚持自主创新、瞄准新能源车汽车发展方向,突出民族品牌,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安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安徽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合肥,近年来在这一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聚集规上企业305家,包括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江淮汽车、合肥长安、安凯汽车6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关键配套企业,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近三年来,合肥累计签约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项目158个,总投资1411亿元。其中,2021年签约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976.43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2021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营收1029.5亿元,产量14.5万辆。

按照合肥市政策规划,到2025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千亿,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