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魔都“重启”堂食之际,行家留意到,头部券商华泰证券旗下的两家重头机构,居然同时遇到了“吃不上饭”的问题。

预付餐费没有着落

就在今天(2022年6月29日),工信部官宣“摘星”,上海也放开了久违的“堂食”。

然而,行家注意到两份来自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简称:北京一中院)的文书,披露了一系列涉及“吃饭”的案件。原告方分别是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泰资管)和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简称:华泰北分)。

话说,2019年至2020年初,华泰资管和华泰北分(下通称“两家机构”),曾以预付款的方式向北京长风泉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风公司)旗下的第一餐饮分公司支付餐费,用于员工就餐。

据支付记录,华泰北分在2019年全年支付餐费合计59.77万元;华泰资管自2019年二季度起,当年支付餐费合计6.39万元。从金额来看,行家猜测这家公司的餐饮价位颇为实惠。

2020年1月,两家机构按照约定支付2020年一季度的两笔餐费,分别为18.82万元和2.90万元。

没想到的是,付款仅过了半个月,长风公司的餐厅却关门歇业了。

据企查查信息,华泰北分在2019年末的参保人员为201名;而总部位于上海的华泰资管,彼时的参保人数高达226名,其中base北京的人员不详。

都说民以食为天,数百号员工,花了钱却没有饭吃。如果饿着肚子上班,恐怕做不到“闪闪发光”。

这事,搁谁也不能忍啊。为了讨要预付的餐费,任是头部券商,也陷入了“扯皮”。

增资注销操作太溜

首先,继续履约,已经不可能了。

这不仅是因为餐厅毫无预兆的关闭,并且没有可供对照的消费记录。更重要的是,收了钱的主体长风公司,也在2020年9月注销。

从工商变更记录来看,长风公司彼时唯一一位股东是生于1972年的佟大泉。2017年5月18日,时年45岁的他,已经持有长风公司100%股权,注册资本变更为1,272万元。

在经营两年后,2019年6月5日,长风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至5,000万元。以券商研报的眼光来看,这显然意味着业绩大好,前途无限,值得推荐买入。

然而,这次股东增资仅过了半年。2019年12月25日,长风公司以经营困难为由,通过北京晚报刊登了减资公告。

2020年5月21日,长风公司工商登记的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减至50万元。时任法定代表人佟大泉,在工商档案中留下一份《长风公司债务清偿或担保情况的说明》,称长风公司“债务已清偿完毕,对外也无任何担保行为。如有遗留问题,由各股东按照原来的注册资本数额承担责任”。

同一天,长风公司的股东变更为金秀荣女士。生于1937年的她,彼时已经是83岁高龄。

2020年6月24日,长风公司在北京晚报刊登注销公告。经过后续清算,2020年9月23日,长风公司经工商核准注销。

饶是行家对吃颇有心得,这家公司的操作实在看不懂。

当然,看不懂的还有华泰证券。

从时间节点来看,长风公司先是增资到5000万元,再通过公告减资到50万元;唯一股东、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八旬老妪,立即开展清算注销工作。

一系列组合拳下来,作为合作方的华泰北分和华泰资管,居然都被蒙在鼓里。

先后两度对簿公堂

在讨要款项无果后,华泰资管、华泰北分相继向法院起诉金秀荣、佟大泉,要求赔偿损失。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简称:海淀区法院)经过一审,认为被告方存在多项不当行为:

首先,华泰资管、华泰北分与长风公司的下设分支机构之间存在长期持续的服务合同关系,并且相应方式亦为预付款方式。佟大泉理应知晓减资行为将严重降低长风公司的履约能力及偿债能力,却未通知其长期提供服务的合同相对方华泰资管、华泰北分,导致两家机构在2020年1月预付餐饮费时,未能知晓长风公司注册资本的变化。

其次,作为长风公司当时的唯一股东,佟大泉理应知悉长风公司当时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及偿债能力。其在明知长风公司第一餐饮分公司在收到预付款后即于当月关闭了餐厅且未再开业经营的情况下,仍向工商管理部门提交的文件中称已清偿债务,并承诺如有遗留问题将按原注册资本数额承担责任。

第三,金秀荣作为长风公司的清算组成员,在明知前述事实合同关系尚未履行完毕的情况下,未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面通知华泰资管、华泰北分,导致两家机构因未能及时申报前述债权而未获清偿。

海淀区法院进一步指出,从整个减资、股权转让、注销的环节来看,佟大泉以经营困难为由办理减资,同日将全部股权转让给当时已近83岁且明显缺乏偿债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的金秀荣。金秀荣受让股权后,在未开展经营的情况下,办理公司注销手续。这一系列减资的目的、减资的时间、转让股权的时间及对象、公司注销的时间等,均可看出佟大泉存在恶意逃避债务之嫌。

为此,海淀区法院一审判决:由被告赔偿华泰资管、华泰北分当期预付款及相应的利息损失。

两位被告不服判决,分别上诉至北京一中院。2022年3月,北京一中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风险识别已有罚单

无论是华泰资管还是华泰北分,创收和创利都相当可观。

据华泰证券2021年报分部和分地区数据,其投资管理业务条线营业收入为43.86亿元,同比下滑30.76%;营业利润为34.19亿元,同比减少31.41%;毛利率为77.96%,同比略降0.73个百分点。北京地区营业收入14.50亿元,同比增长75.62%;营业利润为10.44亿元,同比增幅达113.42%;毛利率增加12.75个百分点,达71.98%。

颇为巧合的是,华泰证券在2021年报中唯一披露的监管信息,正好涉及到华泰资管的“风险”。

上海证监局于2021年7月点名华泰资管在开展固收业务过程中存在内控体系不足、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未对信用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和全程管理,部分产品出现流动性风险,并采取了责令整改的措施。

华泰证券表示,华泰资管及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改,通过债券信用研究、产品流动性管理、风险控制、投研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整改措施,编制和实施了《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业务风控体系方案》目前华泰资管已整改完毕,于2021年8月9日向上海证监局提交了书面整改报告,并取得了验收通过。

这难免让人猜测,华泰证券两家分支机构卷入预付款纠纷案,究其原因,是不是也因为其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BUG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