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种能力是不遗余力、必须要给孩子培养起来,那一定是教会孩子“认识自己”。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自己活到30岁才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在这之前,我对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是没有清晰的认知的,以至于娃都四岁了,才逐渐发觉自己非常喜欢儿童教育这件事情,并且愿意钻研和实践,最终成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十几年,我的人生走过了一段挺长的弯路。

和我有同样感受的,是我的闺蜜,拖家带口的,奋斗在考取注册会计师的路上,她说,早知道自己是做会计的料,大学就不选建筑专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认为这些遗憾和后悔,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从小没有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梦想、目标与学习、工作是脱节的。

以至于在本该要开花结果的人生阶段,才找到属于自己的种子。

如今我们已成为父母,自然也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帮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种子。

“认识自我”到底是怎样一种能力

“我是谁”这个问题是孩子一直到青春期都要面对的,在儿童期的大部分时间中,个体都在以某种方式寻找一个答案--------《儿童发展心理学》

说到“认识自我”,我们能够想到的是: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除了这些,我们还需要让孩子具备另外三种建立在自我认知上的能力,那就是:有目标、会选择、能判断。

1、在茫茫人生路上,能够找到清晰的目标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了一个心理疾病,叫做“空心病”,得了这个病的人,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应对“空心病”,就必须要面对这几个终极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徐主任说: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这些学生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

我记得我小时候,老师和家长时常挂到嘴边的话是:你要是考不上大学,你这辈子就完蛋了。

如果考大学是人生的意义,为什么这些考上北大的孩子会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呢?显然,考大学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我们这代父母应该尝试这样一条路: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喜欢的事情,把这个事情当做目标,让学习成为实现目标的手段。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且画得真不错,那我们就需要让孩子明白,要想获得更专业、更优秀、更高层次的绘画资源,就得往上学。

为自己的兴趣开路,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一切学习和奋斗就有了意义。

认识自我,就是让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兴趣点或者发光点,让一切努力都为这些目标服务,避免孩子陷入迷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在重要岔路口上,有能力做出选择

孩子的人生会面临很多重要选择,比如中考、高考、就业、择偶,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人生,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做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最终对“选择”负责的人,只有自己,孩子的人生还得他自己去走。

就拿高考来说,选择哪所大学,哪个专业,一方面受分数制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孩子们在重要选择面前,能否做决断。

内蒙古烈士警察包占全的儿子包家骏,收到了北大等很多名校的邀请,但是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所学校也是他父亲的母校,包家骏选择延续父亲的光辉。

从小是留守儿童的钟芳蓉,在2020年湖南省高考中,取得文科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绩,最后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大家质疑这个专业冷门、就业困难,钟芳蓉却很坚定自己的选择,她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后悔。

认识自我,就是要让孩子逐渐具备会选择的能力,在人生的重要岔路口上,能够独立思考,做出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

3、在人云亦云中,能够保持独立的判断

在广外附设外语学校里,有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被网友戏称为“人间清醒”,这个孩子总是能够语出惊人,说出一些超脱于他这个年龄段的道理来。

面对走红带来的质疑、调侃以及压力,小男孩说: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会把压力变成动力,动力驱动我做好一点。

解答榜样和偶像的区别,他说:偶像只不过是我喜欢他,榜样是我喜欢他,所以我要模仿他这样做,而且榜样一定要是好榜样,起到好的作用。

我觉得这个小男孩是一个有判断力、会思考的人。

现在的孩子所接触到的世界之大,信息之广远远超越于我们80后,你在路上随处都能看到边走路边刷手机的学生。

而你看不到的是,他们从手机里获取的是何种信息,这些信息对他们的价值观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信息有真假之分,人有善恶之别,那些光明的、黑暗的,早晚都得出现在孩子面前。

认识自己,就是需要孩子学会鉴别,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人云亦云中,做出客观、独立的判断。

如何让孩子“有目标、会选择、能判断”

苏格拉底有一句箴言:认识我自己,这句话借鉴到教育上,就是:引导孩子认识他自己。

如何引导?方法很简单,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用起来:

1、不要剥夺小孩子选择、判断的机会

很多父母会抱怨孩子太叛逆,尤其是2岁以后,不听家长的意见,处处都是我自己来,我就要,我偏不。

孩子叛逆的表象之下,是“认识自己”的发展需求,他需要在这些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上,获得以下几个体验:

我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我可以怎么做、我可以掌控哪些事情

所有这些体验是建立在“自我选择、自我判断”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家长的要求和建议,如果我们总是让孩子服从我们的意见,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那孩子永远学不会选择和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就需要把选择权和判断权还给孩子。

你可能会觉得孩子太小,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但是,我们仔细想想,那些让三四岁孩子叛逆的事情其实都是些芝麻绿豆大点的事情,什么自己选衣服、自己选零食、走楼梯不坐电梯、看这本书不看那本书、跟这个小朋友玩不跟那个小朋友玩。

这些事情虽然不起眼,但都是锻炼孩子学会选择、思考判断的好机会。

比选择重要的是选择的能力,从小没有机会自己做选择、做判断的孩子,长大后,又如何能够在重要人生关口,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所以,下次在面对需要选择和判断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对孩子这么说: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你打算怎么做呢?

每一次孩子用“我想、我要、我觉得”这样以“我”开口的话语来回答你的时候,就是对自我意识的一种主动表达

2、引导孩子制定目标,再实现目标

我们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反复体验制定目标,再努力实现目标这一过程。

这么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培养自信心。

从而坚定一个信念:我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可以不断进步的人。

这样的机会很多,比如我们问孩子:你今天睡前打算读几本绘本?

孩子说,我想读3本书。

那我们就陪孩子读完3本,读完以后,说一句:恭喜你啊,完成你的读书目标了。

再比如,孩子想玩拼图,我们问一句:你今天打算拼多少块的拼图?

孩子说,我想拼88块的。

那我们就陪孩子拼88块的拼图,拼完以后,说一句:好厉害,你完成目标了,尽管中途遇到了些困难,但都想办法解决了,为你感到骄傲。

只需要在孩子的任意一个日常游戏前后,多说这么两句话,就能让孩子把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思维习惯。

3、尊重孩子那些不靠谱的想法和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避免孩子走弯路,浪费时间,急于将自己认为成功、有效的经验直接告诉孩子。

孩子的想法和行动在我们看来,既幼稚又麻烦,自己在那探索了半天,都没个结果,看得人心急如焚,就想上手帮他解决。

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本质,那就是:孩子这些“不靠谱”的想法和行动,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结果,而是他在尝试,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会出现哪种结果。

孩子追求的是过程和结果,家长只想看到结果。

洪兰教授说: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我们过去的经验,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教育也是一样的,无论父母多有文化、多聪明,都不能直接把自己脑袋里的智慧转移到孩子的脑袋里。

他需要自己一遍遍去体验,最终获得的经验,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

当一个三岁的孩子说:妈妈,我们走楼梯,让爸爸坐电梯,我们比一比谁先到家。

我们内心尽管很崩溃,因为家住16楼,也要尽量克制自己,把“你是不是有点傻”这句话憋住,如果不赶时间,就陪他验证一下。

然后提问孩子:那你思考一下,住在哪一层,爬楼梯会比坐电梯快一些呢?

孩子说:1楼,2楼?妈妈,我们去验证一下吧。

把“看似荒唐”的行动(有电梯不坐走楼梯)变成验证“快与慢”的科学小实验。

提出假设,实践验证,这样的理性思维,能够让孩子的自我认知系统更加完善。

尊重孩子那些不靠谱、甚至有点荒唐的想法和行为,才能让孩子获得确认脑袋中想法的无限空间。

让认知自我的能力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