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意思是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了解一个人的禀赋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陈霄华风波席卷网络,根本原因不是他多么出名,而是他就职于德云社这家公司,德云社的班主郭德纲恰恰是争议人物。

事情的发展很有意思,本来是陈霄华犯了错误,现在某些弹冠相庆的网友,把矛头对准了德云社,以及郭德纲,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非理性的。

有些职业黑德云社的自媒体作者,更是连发数篇批评文章,从师徒父子关系的破裂,到对徒弟的双标,从郭德纲的欺师灭祖,到对退出徒弟的赶尽杀绝,洋洋洒洒的胡言乱语。

总而言之,这些文章得出的结论就是,因为陈霄华是郭德纲的徒弟,因此问题的责任必须完全由师父来承担。

真是智商堪忧的自媒体人,如果按照“连坐”来看,为什么不批判陈霄华的父亲“教子无方”呢?陈霄华拜师以来,郭德纲有这个“辩才须待七年期”的时间吗?

“云鹤九霄”四科之中,云字科目前还有十三人,郭德纲认识这些徒弟的时候,时间相对富裕,有足够的时间来亲自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鹤字科,从郭德纲作序,曹云金的自传《金生金事》里可以看出,曹云金承担了徒弟的开蒙工作,当年的这位云字科大师哥,还是相当的尽职尽责。

到了九字科和霄字科,随着德云社的业务越来越多,郭德纲不断跨界,教学工作由总教习高峰负责,老郭一年都没有机会给徒弟们上一次课。

想想现在如日中天的张九南,当郭德纲带着陈佩斯和英达,以及摄影组到小剧场时,他激动的连连失误,晚上发微博称,这是师父第一次听他说相声。

九字科尚且如此,何况霄字科?陈霄华进入德云社这么多年,和郭德纲单独交流的机会,基本上等于零。

德云社演员加工作人员上千人,即使郭德纲能耐再加十倍,也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的程度。

本来是陈霄华的问题,最后受到批判的是郭德纲,搞不懂到底逻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