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国内疫情趋缓,企业能够恢复生产并改善物流和销售,面临的压力有所缓解。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5%,低于4月份8.5%的降幅。今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低于1-4月期间3.5%的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83.7亿元,同比增长9.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802.5亿元,增长7.8%;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45.3亿元,下降16.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070.9亿元,下降2.2%。

来源:国家统计局

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有明显下滑。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冯耀祥在中国贸促会6月29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6%,呈现增速高、结构优、项目稳的态势。受多重因素影响,跨国公司人员访华、轮换仍有一定困难,一些地区货运航班难以满足企业需要。近期,国际人员往来便利度逐渐改善,国际物流运力紧张度有所缓解,但国际客货运航班还较少,不能满足需要。当前多重因素使企业成本增加。有的外资企业反映营收利润下滑,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希望得到更大政策扶持。

从区域来看,防疫限制措施解除地区的企业利润复苏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海、江苏、吉林、辽宁5月份利润同比降幅比4月份收窄了20个百分点以上。

从行业来看,1-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亏转盈。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5倍,增速下降最多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64.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统计局的分析师朱虹在一份声明中说:“受生产物流逐步恢复、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推动,工业企业销售状况有所改善”。5月份,能源保供政策深入实施,能源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加之价格高位运行,带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6倍、1.26倍。

由于疫情反复,工厂在此前的疫情期间陷入困境。但许多城市开始放松防疫措施,5月份对疫情的影响没有4月份那么严重。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 0.7%,扭转了前一个月下跌2.9%的跌势——这有助于为利润提供了一些支持。

“但也要看到,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仍继续下降,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生产经营仍面临诸多困难,工业企业效益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朱虹强调,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工业企业效益恢复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不过,随着防疫限制措施逐步放松,中国经济6月份有所改善。彭博汇总6月8个早期指标的一个综合指数展现的情形,整体指数回到了中性水平。在上海企业复工复产,大多数居民可以出门后,6月份经济活动升温。小企业信心再次开始增长体现了这一点。中国已承诺会加强促增长政策措施力度,受到对刺激措施的乐观情绪以及封控解除的推动,中国股市连续第四周上涨,外资流入增多。

据彭博行业分析,出口行业可能对6月份的需求构成了支持,企业加大了被延迟货物的出货量,港口着手清理积压的集装箱。作为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的出口增长强劲,对于中国出口会显著放缓或开始下跌的预测继续落空。今年余下时间的出口前景取决于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是否正确。

房地产行业依然低迷。尽管上海的房地产销售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中国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6月份前三周的销售均告下滑。一项跟踪住宅销售的官方指标已经连续11个月下降,创出1990年代中国建立私人房地产市场以来的最长连降纪录。鉴于中国50大城市单周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均较去年出现萎缩,这一跌势可能持续到6月份。

对于当前的房地产行业,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6月28日股东大会上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短期已经触底。他认为,市场恢复仍然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尽管6月份环比明显上升,但仍然是同比下降,只是下降幅度相对收窄。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口形势、收入状况、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指导原则都已发生变化,不会再回到过去的发展逻辑,也不会再回到过去高峰时期的规模与增长速度。

汽车市场在封控解除后逐步复苏。从6月前两周的销量来看,6月份汽车销量高于2021年同期。由于疫情导致车厂停产,经销商关门,阻碍了全国各地的人出门购物,过去三个月的汽车销售下滑。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出现下降,北京和上海受到的冲击较为严重。

渣打经济学家Hunter Chan和丁爽表示,对500多家小企业的调查显示,“制造业的需求和生产强劲反弹”,出口型小企业表现出色。他们表示,“制造业复苏比服务业更明显。”零售和餐饮等接触密集型行业继续拖累经济增长,房地产、交通和信息技术行业活动加速,建筑业活动大幅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全国CPI同比上升2.1%,与4月持平,环比下滑0.2%,为2022年环比首次下滑。5月PPI同比涨幅从4月的8%放缓至6.4%。中国通胀疲软凸显了疫情对于零售和餐饮等服务业的冲击,消费者可能仍然不愿意或无法像以前那样出门。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0535亿元,下降5.0%;餐饮收入3012亿元,下降21.1%。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7.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支持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的经济实现复苏。央行的工作重点是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彭博经济研究预计,中国央行可能在年底前将关键利率再下调20个基点,央行还将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75个基点。

6月28日,中国宣布将针对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隔离时间减半。彭博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舒畅表示,中国正在放松疫情防控对下半年的经济复苏是一个好的兆头。此举将提振消费和服务业。放松限制措施的举措表明,经济增长有可能比预期的要快得多。

摩根大通全球市场首席分析师Marko Kolanovic等人近日在报告中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大幅加快至7.5%。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6月25日在现场直播的论坛上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可能强劲反弹,“但5.5%的今年预期增长目标实现有难度”, 中国可以考虑增加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发行,跟货币政策更好配合,进一步推动内需扩大。

今年5月份,市场对再度发行特别国债的讨论升温。中国最近一次发行特别国债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发行了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王一鸣指出,市场流动性是充裕的,融资需求下降是问题的关键。“当前货币政策以稳定流动性为主,政策工具更多是结构性工具,向市场传递宽松的信号引导宽松的货币环境,尽可能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褐皮书国际(CBBI)的报告指出,经济复苏缓慢使得基础设施带动的强劲反弹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已经加快了通常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今年迄今中国政府批准的投资项目价值已达去年同期的三倍。该报告称,随着借贷反弹,第三季度经济仍有可能出现“大爆炸”。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6月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进一步改善。综合来看,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合理增长。

尽管如此,经济运行水平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年轻人失业率不断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18.4%。“年轻人的失业率偏高,对此需要高度重视。”付凌晖在6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就业压力。

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了针对企业家、银行家、城镇储户的二季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6.5%,比上季度下降9.2个百分点。在企业家的调查中,47.7%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51.5%认为“正常”,0.8%认为“偏热”。

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17.8%,比上季度下降16.6个百分点。在银行家的调查中,有33.1%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正常”,有65.7%的银行家认为“偏冷”。

针对城镇储户的调查结果中,有10.1%的居民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45.6%的居民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就业预期指数为 44.5%,比上季下降 6.0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总理李克强6月27日在考察民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称,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当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正加快落地见效,经济总体有所恢复, 但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稳就业任务依然繁重。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很重要的是着力以保市场主体来稳就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继续落实各项政策,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尽快把失业率降下来、控制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在6月28日中宣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国内疫情反弹,城镇调查失业率特别是青年失业率上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加大。5月以来,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就业形势已出现积极变化。杨荫凯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加大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细化实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

整理编辑: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