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郭德纲似乎功成名就,鲜有是非。

可是,郭德纲的徒弟却又鱼龙混杂,风波不断。

比起郭德纲的件件往事和德云社弟子的种种突发事件,德云社本身其实正狂奔在一条魔幻的乡间小路上,让人琢磨不透。

从街头无人问津的闲散艺人到红透半边天的曲艺社团,德云社一飞冲天,曲艺界则是正反两立。此中滋味,恐怕只有班主郭德纲说得清。

德云社到底是一家秉持传统礼俗,坚持传承相声本原风貌的民间社团?还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收割粉丝经济的现代型娱乐企业?

恐怕,很多人都看不清。

有人说,有了郭德纲就有德云社,德云社就是郭德纲。

这句话说对也对,说不对也对。

郭德纲的确是德云社的招牌,也是主要创始人。但郭德纲和德云社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从文化理念来说,两者之间甚至有渐行渐远的矛盾迹象。

于郭德纲而言,从他大量的访谈、评书等公众媒介所表述的期望可知,他痴迷于传统礼俗,讲究生活的言行举止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醉心于旧时候师徒如父子,“儿徒”要效忠师父,徒弟应遵循门户的严规戒律。对徒弟赐艺名、送醒木、写家谱、定规矩,无一不在昭示着德云社欲沿着传统相声文化的轨迹,以此建立他所希冀徒子徒孙满天下,相声多出郭氏门的几代相声宏业。

于德云社而言,从早期个体户到后来的公司化,走上一条企业治理和效益诉求的新道路。无论是劳动合同取代并不被现代社会认可的师徒契约,还是用薪酬加业绩取代班主分赏制,都完全是企业应有的管理制度。而企业的逐利本性也在德云社显露无疑,除却正常的相声演出之外,粉丝经济所回报的丰厚收益正被德云社疯狂收割。有些名气的德云艺人几乎都在相声之外,在综艺、影视等别的领域谋求更大影响力,创造更多企业收益和个人价值。

从以上可见,郭德纲和德云社看似一体,却又不同。这,正是德云社魔幻的灵魂——即文化上,标榜民间艺术的传统道德、繁文缛节、行业规矩,乃至陈规陋习回归到社团的方方面面;践行中,却是按照企业的商业属性,迎合粉丝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完全以效益为导向。且不说黄牛炒作的高票价,就是竞相争宠的粉丝送礼环节都能占据演出的不少时间。至于背后的后援团、爱豆群,乃至更多的形式,多以经济利益唱主角。

无论如何,德云社的最大价值体现在舞台上。

但从现在的德云社演出来看,传统的相声元素正在被时尚、耍酷、博位、出圈等新元素所淹没。

郭德纲昔日大力提倡的太平歌词已经少有徒弟精心琢磨,就连小曲小调也被改造为流行歌曲。

显然,这都不是郭德纲所言的纯粹传统,更非相声“说学逗唱”本门功力的扎实体现,也不是传统作品的某些定规之持守。

如果非要找个牵强附会的理由,也许算“推陈出新”,也许是“彰显特色”等等吧。

尽管早期德云社对于传统相声的复苏有功,但从现状来看,德云艺人和各类流行明星已是无缝衔接,无论如何算不得坚守传统文化,弘扬曲艺精髓的典范。

两者本是相悖,结果却是并行。魔幻的德云社在家大业大的不断发展中,到底是守住传统,健康成长?还是战略模糊不清,理念混乱不明,一着不慎,翻船覆底呢?

对于班主郭德纲,对于一众德云社年轻弟子,似乎都应该好好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