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脱贫攻坚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

--水利学院助乡村振兴 担青年责任 服务团

人民生活实现全方位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城乡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这都是脱贫攻坚带来的显著成果。2022年6月2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助乡村振兴 担青年责任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团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本次实践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脱贫攻坚战带来的成果并分析其能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实践地点为服务团团员家乡。

服务团提前召开线上会议,对前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对安全及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对今天的社会实践任务进行分配。实践队共有10名队员,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社会实践。

首先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通过结对帮扶,建立扶贫产业,解决贫困户工及贫困户子女教育等方式,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但国家仍在积极部署,坚决杜绝复贫返贫现象。目前扶贫产业仍在积极运转,仍然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也了解到,人民生活已取得长足进步。道路硬化,文艺场所建设等已在积极开展。人们对国家脱贫攻坚政策认可度较高,对脱贫攻坚政策能良好促进乡村振兴呈积极态度。通过随机走访,我们也发现,曾经的贫困户在国家的帮助下已经住上窗明几净的房屋。由于有了稳定收入,家中电冰箱,电视机大型家电也可以见到。冰箱里,有牛奶,鸡蛋及肉类食物。部分发展良好家庭已经拥有自己的小汽车,生活一片欣欣向荣。在政府里建设的扶贫企业处也可以了解到,由于国家政策扶持,企业收益逐年增加,员工待遇逐步提高,村集体收入增加,人们分红也越来越多。通过一天的实践,我们也发现脱贫攻坚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长足动力。脱贫攻坚,让很多已经快吃不上饭的人学会了技能、取得了工作。贫困户们通过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社会效益。

在曾经的困户家中,我们看到的是洋溢的笑脸、欣欣向荣的场景及未来发展的良好信心。在对一户贫困户进行走访时,其表示“因为自己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导致不能外出务工和干农活,这导致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断绝,家庭处于贫困状态,但经过国家扶持,其学会了技能,找到了工作,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脱贫攻坚不只是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同时时解决了人们的思想、教育、卫生、医疗等问题。这些也正是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虽然看起来脱贫攻坚没有为乡村振兴提供太多实质性的帮助,但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飞跃的可能。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农村一定会飞速发展, 直至实现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队员在查询相关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队员在进行随机走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队员在进行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