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作为展示我校“双创”工作特色,引导全校师生支持并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真正实现以赛促创、以赛促改,打造“创业型校园”,营造“双创”氛围的黑龙江工业学院第八届创新创业大赛在云端成功举办。副校长兼工会主席李玉杰出席比赛开幕式,校纪委、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全程监督和指导大赛工作,各学院100余名师生线上聆听了大赛的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玉杰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各位专家评委对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希望各位专家多给我校双创工作提宝贵意见,同时希望各位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能够通过比赛充分交流创业思路和实战经验,不断促进能力提升。希望创业大学生要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性,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合作的心态,以及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精神,要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引,认真接受实践的磨练,梦想加坚持等于成功。
本次比赛邀请了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刘玉峰、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人文社科系党总支书记于美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畅、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生创业指导培训中心主任涂德虎、东北农业大学团委副书记兼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吕嘉昌、佳木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竞赛与活动管理科科长郭志超、大庆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办公室主任李浩源等7位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担任项目评审专家。
总决赛分为网络盲审和线上路演两个环节。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晋级校赛团队151个项目的展示PPT、商业计划书及其他佐证材料进行网络评审。评选出25个项目进行线上路演,线上路演采取PPT路演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进行,PPT路演展示时间5分钟,评委提问3分钟。最终《提示驾驶系统》《“秸”尽全“利”—等离子体生物质秸秆液化装置》项目获高教主赛道特等奖,《凤鸣肃慎—非遗研学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职教赛道混合赛道的特等奖。另外大赛授予王越美、李金懋、徐红宇等16名指导教师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本次大赛作为学校举办的第八届创新创业大赛,在形式和成果上凸显了三大特点:一是项目报名数量新高。此次比赛各学院共有1520个项目报名,最终经各学院初赛,共有151个项目入围校级决赛,参赛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二是项目结合区域目标显著。13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是我校在此赛道报名数量最多的一次,红旅赛道的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区域,不断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各学院参赛的项目大多依托专业,结合龙东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发挥智力优势,打造专创融合项目。三是师生参与积极性逐年升高。项目指导教师主动申请开展大赛培训,项目团队学生积极组队,联系指导教师参与。真做项目,做真项目,做真落地项目已经成为大多数创业项目团队的口号。
“鸡西是肃慎文化之乡,如何引导学生立足鸡西、扎根龙江,通过学习专业教育,紧紧依托新文科建设成果,深度挖掘红色乡村的丰富资源,是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初衷。”这是大赛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来自人文与师范学院的徐红宇在指导学生比赛时所说。
大赛评审专家组长、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刘玉峰在评审中指出,一是参赛团队应该尊重大赛评分规则,深入了解大赛方案。二是大赛的目标要服务区域发展,展现双创教育成果,服务成果落地转化。三是项目要不断精进和完善,要能展现出项目自身的逻辑。四是项目在路演表达中要更加标准,要有真实数据能够佐证产品的性能和落地的可能性。五是从项目的创意到实践落地,需要指导教师和选手要建立长期可持续的研究,要结合学校优势,不断强化项目的发展。六是要真正寻找切实的需求,要有敢于实做的信心和勇气,创新创业项目要更多体现家国情怀,要彰显团队的未来愿景。
下一步,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将持续做好双创教育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研究工作,不断为创新创业大赛提供项目产生途径和思路,同时为师生提供各类大赛培训和学习平台,通过高标准的大赛指导服务,切实提升我校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质量,争创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