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晓丽张丽娜

6月28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检验检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白云国,信用监督管理科科长邹连堂,标准化科科长张莹,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科科长赵倩,质量发展科三级主任科员吕颖,解读《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保市场主体发展十五条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云国介绍,2021年,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6万户,新登记市场主体10.8万户,全市新登记和实有市场主体分居全省第八位和第九位。截至2022年5月底,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68.8万户,同比增长9.09%。但是,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主体面临着成本、产业链、市场等诸多压力,为了保住市场主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22年6月份以来,在深入研究国家、省、市近期出台的稳增长政策举措的基础上,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助企纾困政策的研究谋划工作,形成了《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保市场主体发展十五条措施》,于6月23日正式印发实施。

该措施分为4个部分,包含15条具体措施,从外资登记注册、金融支持等方面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

提升外资企业登记便利度,保市场主体“生得快”。《措施》第一条、第二条是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相关政策要求,聚焦外资企业准入便利化、推动歇业备案制度,为市场主体降低运营成本而出台。一是建立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八市跨域通办机制,便利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就近办、异地办;二是推行歇业备案制度,为受疫情影响等导致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提供“缓冲带”,助力市场主体强势复苏。

强化支持帮扶,保市场主体“长得大”。《措施》第三条至第八条从支持市场主体融资、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助推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提质”“增速”“变强”。加强政银协作,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金融支持力度。构建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财政、人行、银保监等部门合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格局,力争2022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比2021年增长50%。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扎实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对获质量品牌荣誉企业和纳入“好品山东”品牌体系的企业按照《聊城市质量发展和专利奖励办法》给予奖励。优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牵头组建冀鲁豫三省交界区域质量基础服务联盟,发挥毗邻地区质量基础设施整体效能,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开展企业联合标准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和试点建设。

加强竞争环境改善,保市场主体“活得好”。《措施》第九条至第十二条是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开展乳制品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升行动,持续促进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提升,开展清洁厨房评定工作。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及抽查、举报受理和回应等工作机制,优化审查方式,提高审查质量。建立完善涉企收费监管机制,健全规范收费公示制度,加大违规涉企收费治理力度,聚焦水电气暖、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打通降费减负“最后一公里”。

推行柔性监管,保市场主体“存得久”。《措施》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体现了监管执法不仅有“力度”,还有“温度”。推进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工作,鼓励企业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重塑良好信用。推广“标签式监管”,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完善并落实市场监管领域轻罚、免罚清单,对首次违法、危害较轻、非主观故意、积极整改的企业,在坚持合法性原则的基础上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做到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采取责令改正、提醒告诫等柔性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