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印尼将向中国、文莱和沙特阿拉伯出口大米,这将是印尼20年来首次大批量外销大米。不过有专家指出,虽然印尼是全球第三大大米生产国,但难成出口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尼大米 图源网络

印尼农业部长夏鲁尔(Syahrul Yasin Limpo)表示,中国、文莱和沙特阿拉伯三个国家对大米的需求非常大,中国希望每年从印尼进口240万吨大米,文莱希望每年进口10万吨,沙特阿拉伯希望每年进口1500吨。但印尼须先保障国内供应充足,所以每年只会外销10万吨大米。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本月中指出,印尼今年计划拨出至少20万吨大米供出口外销。夏鲁尔却表示:“尽管多国提出要求,总统认为每年只能出口10万吨。虽然我们大米存量过剩700万吨,但我们也不想过量出口。”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的数据,印尼是世界第三大产米国,仅排在中国与印度之后,但印尼出产的大米大多供应国内市场,以稳定米价。虽然印尼近年也有出口大米,但数量很少,而且主要为高档米。

此外,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印尼一般上每年还会进口30万吨至40万吨大米,有时甚至更多,例如2018年进口量达220万吨。

据《雅加达邮报》报道,印尼国家食品局局长阿里夫说,印尼今年的情况不同,大米供过于求,估计年底可积累700万吨过剩的大米,所以出口多达20万吨是绝对可行的。

然而印尼种子银行及农民科技协会会长迪维却说,过去三年印尼全国大米产量停滞,难有能力出口大米。“今年我们的大米收成看来不乐观,存量相对低。”他也指出,国内米价连月下跌,米农收入减少,难以承担维持生产所需的成本。米农通报米价已跌至每公斤3833印尼盾(约合人民币1.73元),低于每公斤4200盾的政府指标价。

迪维说,2019年大米的生产成本为每公斤4523盾(约合人民币2.05元),如今随着肥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已大幅攀升。

“现在农民种植大米是亏钱的,如果持续下去,很多米农将改种其他作物。”

印尼政治经济协会农业专家库多礼也认为,印尼可供出口的过剩大米比预期的少。如果政府充分把握下半年的雨季增加产量,或许有能力实现出口20万吨大米的计划,但要外销多于这个数量,目前是不可能的。

来源:联合早报、安塔拉通讯社、雅加达邮报

编辑:黄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