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易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轻松一刻的黄博士,别让等待成为遗憾,今天我迫不及待想跟大家聊聊香港动作电影黄金年代那些事。紫荆盛放,风采依然。转眼间,香港回归25周年,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飘扬在碧海蓝天之间,见证着香港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一步步走来,犹如一幕幕电影画面,将我们的回忆,又拉回到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香港电影,曾经是一个东方神话,亚洲最为成功的一个电影体系,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即便放眼整个世界,也只有香港电影可以跟好莱坞分庭抗礼。

在这其中,香港的功夫武打片更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成为了华人对世界电影一个非常巨大的贡献。

旧功夫时代是黄飞鸿把功夫一下一下打出来,打得很慢的那种,四个人在打架,后面两个人在等;

到了王羽的时代,一转身四五十个人都全都死掉;再到李小龙的时代,真正感觉到功夫片的那种震撼力,影响到很多人再回到功夫馆去学功夫;

然后是成龙的时代,成龙称之为:“把功夫片音乐化,让人看功夫片以后不会感到很残暴,而看得很开心的一种功夫片,后来发觉一部片子的成功,可以打入世界。

日本著名影评人宇田川幸洋曾经说到,史泰龙受到李小龙的影响非常大,美国动作片借鉴了中国的武打也吸收了日本的柔道。

日本有很多的喜剧演员,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崇拜成龙,深受他武打片的影响。而1999年《黑客帝国》还能从李小龙身上学到很多拳法,把李小龙特有的拳法应用到电影里。

而黄飞鸿系列片,再一次被法国电影《三剑客》所再现,这一切都充分说明香港功夫武打片在世界上的影响非常大。

成龙曾经讲过他和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一个故事。

在第一次见到斯皮尔伯格时,成龙激动地问道:《侏罗纪公园》中的人物、摄像机、恐龙三者是怎么放在一起的?

斯皮尔伯格回答:很简单,在电脑上敲两下就可以了。

然后斯皮尔伯格反问:《红番区》中,你是怎样从这栋楼跳到那栋楼的?

成龙回答:这更简单,开拍、起跳、送医院。

无论是武侠大片、江湖警匪动作片还是无厘头喜剧,香港电影之能够撑起一整个黄金时代,并扬名海外,都与那个时代香港影人的“搏命奉献精神”息息相关。

电影《东方不败》中有句台词“你有科学,我有神功”,但在现实中,香港影人的“神功”一点儿也不神奇,他们是靠着血肉之躯的“低科技”对抗拍出了《星球大战》等工业大片的“高科技”好莱坞。

在这其中,“七小福”是香港功夫圈传承最不可被忽视的一股力量,尤其在武打片当中,他们的地位更是无与伦比。

“七小福”的由来,源于于占元在一次京剧表演中,选了元龙(洪金宝当时的艺名)、元楼(成龙当时的艺名)、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元泰七人担任《七小福》的主角。

后来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于是借此组成“七小福”戏班,既让徒弟增加演出经验。

上个世纪70年代,作为元家班的大师兄洪金宝(元龙)凭借着自己的名气和影响力创立了自己的洪家班,早期由成龙、元彪、元奎、元华作为固定底子,成为香港动作电影的中坚力量。

再后来,以成龙为首的成家班(国际特技队)勇猛果敢无所不能,从1980年到1990年期间不断发展壮大。

而就是这个以成龙搏命为典范,并创造了香港武打神话的班底,在香港功夫电影的进程中,一直以最为瞩目的方式完成着传统武行和现代特技的转变。

作为“七小福”之首的洪金宝发挥身材优势,快准狠的同时又兼具喜剧效果;从功夫片转型为动作片的成龙,将跳楼、追车等各类惊险动作注入追逐、打戏中,形成了独特的成龙特色;再到后来,甄子丹、吴京则更讲究凶狠、真实,强调拳拳到肉、重节奏的打斗方式。

而放眼整个香港演艺圈,成龙大哥绝对是“最拼命”的男演员,没有之一。用他的话说:那个年代,要是你不玩命,就会被淘汰!

从艺生涯几十年,他为了拍好打戏究竟受了多少伤呢?看看下面这张图,也许会刷新你的认知。

在拍摄《少林门》时,一场打戏下来,他已经被对手揍得完全失去知觉,吓坏了剧组所有人。

拍摄《龙兄虎弟》时因树枝折断跌落,成龙后脑裂开4英寸,颅内大量出血,所幸与死神擦肩而过。

拍摄《师弟出马》时鼻骨撞裂;拍摄《蛇形刀手》时,被踢掉一颗牙齿;拍摄《醉拳》时眉骨受伤,眼角被踢爆;拍摄《警察故事》时脊椎骨第6-8节及骨盆撞到移位……

作为一名武行,成龙的人生或许早已注定要“玩命”。但如果他不“玩命”的话,大概也无法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巨星。

被称为女版成龙的功夫女王杨紫琼,拍起电影来也是同样不要命。在电影中经常无替身出演惊险镜头,无论多难的动作她都要亲历亲为,用身体、用生命去体现对“演员”二字的尊敬。

在拍摄《阿金的故事》时,有个从天桥一跃而下的镜头,虽然当时地面已经做足了保护,但最后杨紫琼还是被摔成了重伤动弹不得。

而这个镜头也让她的脖子和腰椎严重受损,就连肋骨也断了三根,杨紫琼为此险些瘫痪。

与杨紫琼同为武打女星的惠英红,一切动作片段几乎全都靠真打真摔。有一次她在一场戏中摔断了腿,为了能尽快拍完这组镜头,惠英红去到医院后连石膏都没来得及打,很快又回到了片场继续拍摄。

当时工作人员只能抱着她拍上半身的戏,而她那条断腿只有皮和筋连着,最后忍痛拍到天亮才去医院打的石膏。

与这些大家熟知的武打演员一起经历香港动作电影全盛时期的,还有一批不为人知的幕后武行师傅。

香港电影研究者魏君子,从2017年开始,耗时3年,走访拍摄了近百位武行,把香港武打电影60年来的风云变幻,都呈现在纪录片《龙虎武师》中,借此向香港无数为动作片搏命奉献的龙虎武师们致敬。

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成为了著名的武术指导和大明星,但大多数人从少年时甚至孩提时就开始习武,经过几十年严格训练,只在银幕上留下一个小小的背影抑或片尾一闪而过的名字,一辈子默默无闻。

但正是这群默默无闻的幕后武师十年磨一剑艰苦练武、满腔热血付出,兢兢业业当武行、当替身,没有特技,没有任何保险,用“命”博来一个个天马行空、精彩绝伦的动作,在经历岁月的沉淀后,成就了香港武打片的辉煌和香港电影的精神,扛起了香港“东方好莱坞”的大旗。

甄子丹形容龙虎武师是“玩命到不讲道理的人”,各大班底良性竞争,为了表明自己是功夫界最牛的,不断挑战高难动作,甚至做出很多“傻事”……总结起来,这种风气就是很要面子,也很爷们儿。

洪金宝也说:“我们是在真正的本事上见功夫。”袁和平则表示他们那一代是真的很苦,都是硬碰硬。

换个角度来说,当年香港的功夫片和动作片就是因为这种“不服输”的风气,所以才能成为无法替代的经典,打进好莱坞,打给全世界看,让华人电影在那个时代的全球电影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在外人看来,为什么要为了一部电影去搏命?这真的值得吗?

而这,也是魏君子想要传递龙虎武师的精神所在——那是一个逝去的江湖,实际上就是一种相信的力量。

随着本土功夫片的式微,香港武师开始了分化和发展。甄子丹说,“不能悲观地说香港功夫类型片已被埋没甚至消失,我只能说它演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

这所谓“另外一种东西”其一是香港功夫的风格,反向输出到世界各地,成为了香港的一种“特产”。其二是当年的武师以动作指导的身份,活跃在了国内外电影工业体系中。

而随着特效技术的快速发展,真功夫肉搏上阵也不再是打戏中的金科玉律。

“现在让人从13楼摔到水泥地上,观众都当你是假的。用真的东西,但别人却当你是假的,那干嘛还要这样拍?”周星驰御用武术指导谷轩昭说,拍同样的戏,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对动作进行包装。

再加上大众的审美变化、社会投资环境的变化以及技术的快速更迭,武侠、动作类型影片的大势退去,一代打星们也注定会被逐渐遗忘在时代的洪流中。

但充满情怀的人始终坚信,武行虽颓,尚不至死。只要传承的意志尚在,龙虎武师这股为作品搏命的精神就不会消亡。

虽然世界已变,但还有人坚持,便是一件幸事。

听我说了这么多,各位朋友不妨进来聊聊属于你记忆中的那些香港味儿吧~点击进入话题#任港风吹拂过那少年事#

【作者简介】

各位觉得黄博士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请给我打个分吧!

PK台

各位觉得黄博士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请给我打个分吧!

2022-06-28  PK已结束  34人
  1. 1. 写的不错,继续加油!
    68%
  2. 2. 写的一般,要批评几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