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市场,华为、小米、OV是赫赫有名的头部品牌,从屏幕、影像、续航到自研芯片,它们的内卷全面而激烈。但若将时间线推到2015年,珠海小厂魅族实力可谓十分强劲,2000万台年销量、小而美产品理念、实用的Flyme系统都让其收获不少拥趸,甚至一度和小米打得有来有回。

只是时过境迁,2022年反复横跳的魅族还是没逃过“被收购”命运,从开始的传闻到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示,财大气粗的吉利最终拿下了魅族科技的控制权。对手机行业来说,魅族被收购意味着什么?吉利入局后能带来哪些行业变动信号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布局已久的的吉利美愿成真 拿到魅族控制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魅族手机被收购这件事,坊间早有传闻。今年1月份36氪爆料称: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正在和魅族手机洽谈收购事宜,魅族方面回应称“多谢关心”吉利则表示不予置评。模棱两可的态度让行业内外猜测不断,前魅族高管李楠更是直言“对魅族是好事,希望卖个好价钱”。

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执法二司官网的“魅族股权交易公示表”为收购传闻画上句号。公示信息显示,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魅族科技有限公司、黄秀章先生签署收购协议,星纪时代拟收购珠海魅族79.09%股权。

在此之前,黄秀章先生和淘宝中国分别持有珠海魅族49.08%、27.23%股权,交易完成后黄秀章先生持股份额降低至9.79%,淘宝中国彻底退出对珠海魅族的持股和控制,星纪时代取得魅族科技单独控制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吉利此举有些突兀,但事实上吉利关于手机业务的布局由来已久。比如早在去年,吉利集团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便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要投入100亿元人民币进军高端手机市场。不仅注册了UPUPHONE、随身大屏商标,还分别在武汉、上海创设自建工厂、研发中心,甚至放出了手机外观专利授权图。

图源IT之家

如图所示,吉利手机产品设计主要在于形状,产品用途主要为移动通讯或人机互联。机身正面为常规的居中挖孔屏设计,机身背部镜头模组则按不规则形状排列,三颗镜头大致呈三角形阵列,中间图的三角造型颇像汽车链条。不止如此,吉利还以2-3倍高薪挖角头部手机厂商的技术人才来组建技术团队,加上收购魅族吸纳的Flyme系统软件开发人才,吉利造手机所需的人才储备、研发资金、商标专利基本都已得到满足。

那么,一心入局手机赛道的吉利为何偏偏选中魅族呢?我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魅族市场并不乐观,在别家品牌围绕骁龙8 Gen1大量铺货之际,魅族19迟迟未见踪影,近期推出的新品多为配件,魅族需要外界资本介入来提供研发根基;二是魅族有着深厚的车机联动系统基础,比如很早之前魅族科技就表示Flyme for Car车载系统已经在路上;前不久领克智能电混技术Lynk E-Motive宣发微博中,魅族科技就表示要和领克一起重新定义混动。

显然,吉利斥巨资收购背后看重的是魅族基于安卓系统的深度优化能力,通过研发手机业务能更直接了解消费者使用需求,再将其反哺到车机系统上,进而推动智能座舱水平、电动汽车竞争力的升级。

反复横跳的魅族或迎来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格意义来讲,魅族手机称得上国产手机品牌的“领路人”。比如曾经魅族M8、MX2等机型以15:9的屏幕比例一举刷新了消费者的视觉、手感认知,引得其它厂商模拟跟进;主打性价比的青年良品魅蓝,用硬件堆料、完整Flyme生态系统、移动互联网服务等方式,在千元机价位实现了品质的突破和跨越。但智能机时代魅族因为企业策略脱节导致市场现状节节败退。

首先,魅族在芯片层面战略失误,让手机性能与市场脱节。智能机时代初期,当别家手机品牌转投高通阵营,提升手机性能水准来刺激消费者购机欲望时,魅族弃用三星选择押宝联发科处理器。虽然搭载联发科芯片的魅蓝系列凭借超高性价比、机海战术迅速崛起,但“一核有难多核围观”的性能表现,让网友并不买账,使得魅族手机产品口碑一落千丈,直接导致销量下跌。虽然黄章紧急出山重新迎回高通骁龙处理器,来弥补手机性能短板,但魅族15系列又错过了全面屏造型的行业风口,使得其与市场主流格格不入。

其次,智能机时代魅族企业战略一错再错。我们知道近几年各家品牌都在追逐高端市场,试图与其他品牌拉开身位,但前提是要保住市场基本盘,同时拿得出品质过硬的硬件产品并改善消费者的品牌观感。

而魅族在冲击高端市场的操作堪称“失误连连”。先是黄章砍掉了魅族赖以生存的魅蓝产品线,一心冲高导致市场基本盘崩坏;接着魅族15系列错过全面屏风口,魅族16系列受限于产能没把握住市场机会,只能空赚口碑净亏市场销量;后来的魅族18系列虽然用三零系统赢得消费者品牌口碑,但受限于市场出货量级魅族在供应链层面已然丧失话语权。

虽然出血本将18 Pro硬件配置拉到行业第一梯队,但5999的高昂售价让消费者很难接受,加上后来魅族出于市场压力取消三零系统,恢复魅蓝产品线却产品力严重脱轨的骚操作,让魅族手机市场前景一落千丈。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曾经魅族和小米打得有来有回,魅蓝产品线能赢得如此多消费者青睐,靠的是过硬产品力和充足的市场诚意,但盲目冲击高端市场的魅族有些急于求成,丧失了服务消费者的品牌初心。与其说魅族卖身吉利,是头部厂商全面内卷压力下丧失生存空间的无奈之举,还不如说昏招频出的魅族在发展策略层面害了自己。

5G时代智能手机行业风口变幻相当迅速,影像、自研芯片、屏幕材质、智能终端交互等赛道都需要研发力量投入,加上产品硬件迭代周期放缓引发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厂商要想打动消费者购机欲望就得建立差异化优势(产品硬件、显性功能、破圈创新都得有),还不能在手机基本层面存在短板。否则,很容易被消费者拿来对比,直接损伤品牌形象和信任值。

从旁观者角度来看,选择卖身吉利,对魅族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2022年别家品牌已然围绕三星E5屏、IMX800系列主摄、骁龙8 Gen1/天玑9000系列大量铺货抢占市场,魅族19系列迟迟未见踪影,一方面是受限于自身量级很难得到供应链支持,另一方面与缺乏资金有很大关系。吉利资本的入局,不仅能放大魅族在安卓系统层面的研发优势,还能为魅族手机提供更大力度的研发支持,让其继续在手机行业发光发热。

只是对万千魅友来说,改名换姓的魅族终究是少了那种味儿,类似“吉你太魅”“买魅族得吉利”调侃也好无奈也罢,更多还是要认清现实,往后说不定吉利牌魅族手机会做的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