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里,有一支独特的“神秘文化”,一直在民间广泛而隐秘的流传。

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民间从不缺乏“神通广大”之人。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的知识水平愈高,愈是反感和排斥这些“装神弄鬼”的人。

尤其是,很多事情,科学无法解释,更让人难以信服。

但,因为不理解,就直接全盘否定,难道不是另一种愚昧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年这次记录的,是江西赣州一位神秘的老奶奶,靠她的口水给当地人解决烦恼的事情。

这位老奶奶在当地很受追捧,十里八乡的人都有耳闻,人们称她的口水为“金口水”,有些人哪怕早已搬离此地,一旦遇上难题,还是会折返家乡,寻求这位老奶奶的帮忙。

老奶奶家门口,车水马龙,天天有人排队来求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巫”文化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余年坚持的是,“凡是不能证明,又不能证伪的事情,不妨先记录下来”。

对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我们不妨多一些耐心和包容,留给后人,去一探究竟。

毕竟,这一直都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简单的一味否定,势必会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和遗漏。

据《中国巫术史》记载,巫,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初的原型。

而这些“民间高手”又往往是某些“巫术”的传人。

成心而论,如果这些身怀绝技的人,不牟私利,不存私心,不害人,没有必要被一棒子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奶奶的“金口水”

江西赣州这位慈祥的老奶奶,最受当地人追捧的“绝技”,便是她神奇的“金口水”。

很多人家的娃娃,都有被惊吓过的经历,据当地人讲,只要娃娃是“白天不发烧半夜烧”便是被惊吓到了。

而把娃娃抱给这位老奶奶,只要老奶奶“扁一下口水”,对小娃娃念念有词说些什么,小娃娃基本当天就好了。

“扁一下口水”是当地方言,翻译成普通话大意为“蘸一下口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人表示,自己小时候都“扁过这位老奶奶的口水”。

随着老奶奶名声越来越大,人们除了孩子被惊吓要去求“金口水”,有些人做了噩梦也会去找老奶奶讨“金口水”。

尤其一到“赶墟”的日子,老奶奶家里更是门庭若市。

让人不禁开始担心,老奶奶的口水怕要不够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遭人非议

关于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很多人本能地排斥。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有人把这位神秘的老奶奶拍下来发到网上,但很快就让老奶奶遭人非议。

有人说,孩子惊吓本就是免疫力低,蘸点金口水不过是心理安慰作用。

还有人担心,这老奶奶万一有什么毛病,传染给娃娃就得不偿失了。

更有甚者,看到有人给老奶奶留下20元,30元钱,便觉得老奶奶不过是“装神弄鬼,招摇撞骗”。

与个别农村老光棍伪装成道士,专门给一些妇女看“不孕不育”,趁机占人便宜一个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身经历

其实,在民间,应对小儿惊吓的方法五花八门,笔者就亲身经历过一种“小米叫魂儿”。

在余年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天天昏睡,整个人没有精神。母亲找来本村的一位“活菩萨”。

这位“活菩萨”让母亲准备了几斤小米,一条枕巾,一个瓷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菩萨”对着半睡半醒的我念叨了一串话,只见她嘴唇不停动,听不清具体说的什么。

然后她将小米装进瓷碗里,用枕巾兜住,倒扣在我头顶上方不停画圈圈。

接着发生了神奇的一幕,让我至今想不明白,瓷碗里的小米少了一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往瓷碗里不断地添米,“活菩萨”一遍遍重复开始的动作,直到打开枕巾,小米不再减少。

我依稀记得,仪式做到一半小米不够了,母亲跑出去找小卖部买了第二次米。

而第二天,我就生龙活虎了。

而我,至今想不明白,那些消失的小米,究竟去了哪里。

这件让我至今想来仍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被身边朋友解释为我母亲和“活菩萨”一起做的骗局。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活菩萨”至今在世,并且她从来不收人一分钱。

而这段记忆,与前文中神秘老奶奶的“金口水”恰有异曲同工之妙。

让文化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家里有人生病,还是应该第一时间送医院。民间秘术再神奇,也不如现代医学的效果肉眼可见。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我们反对封建迷信的同时,不妨把一些无伤大雅,趋吉避凶的文化习俗继续传承下去。

不然,以后的孩子,会读不懂《山海经》,看不懂故宫里的处处玄机,甚至不知道春节门上贴的是谁,也不明白桃木剑、阴阳镜的含义,甚至不懂婚丧嫁娶的宜忌。

少了这些,神秘的东方文化,总会少了些乐趣。

文化不有趣,如何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