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疫情的反复,很多地区的学校经常发布线上教学的通知。

父母们以为孩子在家上网课就安全了,可万万没想到,却遇上了专挑小孩子“下手”的电信诈骗

发生了什么?

近日,河南某地一名11岁的小学生在家上网课时玩手机,因为加了一个陌生好友,听信了对方转账“双倍返利”(充值100返利200)的忽悠,趁家长不注意,拿了家长的手机就给这个陌生好友转账。期间,当地反诈中心民警多次给该小学生打电话,告知他遇到了电信诈骗,但是在陌生好友的威胁利诱下,该小学生直接挂断了反诈民警的电话。直到小学生的家长发现,该小学生竟还在给陌生好友转账,而且已经给骗子转过去7万元。该小学生的家长当即报警。

据办案民警介绍,最近此类诈骗激增。骗子正是瞄准了未成年人防范意识弱,且容易受到言语、钱财的诱导,加上上网课期间未成年学生大量接触手机等电子设备,经常会使用到家长手机的情况,因此给了骗子发“不义之财”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像这样的未成年人被骗并非个案。据报道,湖南某市和福建某地的两名12岁的小学生也因为被骗子以“10倍返利”(充值100返利1000)的噱头所忽悠,拿着父母手机分别给骗子转账2万元和16万余元。

相关法条

为保护未成年群体免受网络风险侵害,健全未成年群体的网络安全保护,2021年6月开始实施的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中,可能遭受的网络违法侵害、不良信息影响、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沉迷成瘾等四个主要侵害类型和风险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其中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启示

以上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电信诈骗不单单只是针对成人,小孩子也是被诈骗的目标群体,特别是在线上教学期间。

家长应该意识到,让孩子上网课绝对不仅仅意味着自己可以不管不问,以为将电脑或者手机等电子设备交给孩子便万事大吉。殊不知,由于孩子涉世未深、辨识能力差,容易被各种返利、发红包、赠送游戏装备等噱头所吸引,极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对象。而且,很多孩子因为畏惧心理,发现被骗后不敢告诉家长,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被骗,最终导致家长后知后觉,给办案民警追回损失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那么,在居家学习期间,为防止孩子遭遇电信诈骗,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家长要培养孩子必要的网络安全意识。

告诉孩子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社交账号,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也不要贪图小便宜跟陌生人进行网上金钱交易往来。

其次,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密码信息。

尽量不要让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孩子知晓自己的支付密码信息,并采取给支付方式加密等方式,防止孩子在未经父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网上支付消费。

最后,家长要做好平时跟孩子的亲子沟通。

告诉孩子,当意识到自己被骗后,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不要因为担心被父母责骂而选择隐瞒,以免延误最佳受理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