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俄乌冲突后巨大的能源压力下,德国绿党已经放出风来,说正在考虑让德国重回煤炭发电时代。如果德国真的这样干了,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德国的能源政策将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对于气候变化、欧洲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走向都将带来深刻影响。

这个德国绿党,可不是一个为了出名而标新立异的小党,而是德国执政联盟里的第二大党,是现在德国的执政党之一,绿党的现任主席哈贝克,同时担任着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行动部长。从绿党这个名字就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以生态优先为宗旨的政党,事实也的确如此,绿党一直把让德国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做为自己的政治理念,在政策上追求放弃核电,放弃煤炭等化石燃料,在节能减排目标上有着非常激进的立场。但是,这一次哈贝克已经公开表示,德国将要通过允许增加煤炭发电应对俄罗斯减少的天然气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党的这番表态一出来,就让德国甚至欧洲舆论哗然。要知道,在绿党是在野党的时候,整天都在批判德国执政党在环保问题上的政策,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把德国的核电、火电都给关了,恨不得马上就实现零碳排放。现在却做出要重回煤炭发电时代的表态,简直是直接扇自己的耳光。当然,这并不奇怪,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己在野的时候可以随便指责政府,支持者爱听啥就说啥,反正也不需要承担后果,呼吁的目标实现了是自己的功劳,产生不良后果了是执政党无能。可现在不一样了,绿党自己是主要执政党了,需要亲自当家了,当德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家,光考虑环保肯定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绿党政府必须要考虑的就是德国正在面对的能源危机。

俄乌冲突的爆发,完全打乱了德国的能源规划。按照德国的计划,要不断加大天然气在国内能源使用中的比例,关停核电和煤炭火力发电,通过增加低污染能源和新能源的比例,调整能源结构,这样来实现自己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话实说,德国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上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国家,德国人还是比较实在的,并不是像美国那样的摇摆不定,利字当头,甚至想把气候变化当作遏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工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德国已经在紧密依靠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正是在德国的大力推动下,顶住了美国的强大政治压力和来自欧盟内部东欧国家的内部反对,才建成了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这条管道一旦建成,将可以在多条输气管道的基础上,每年再多向德国和其它欧盟国家提供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可以说,在德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计划当中,俄罗斯和北溪2号都至关重要。所以,德国默克尔政府才不顾美国一再警告的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风险,甚至不惜在美国的制裁威胁下翻脸,也要执意建成北溪2号管道。然而,就在谁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当然包括德国政府也没有想到,俄乌冲突就在北溪2号即将投入运营的这个节骨眼儿爆发了。

德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一直告诉美国和东欧国家,加强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并不危险,对俄罗斯的依赖不可怕,买俄罗斯的天然气不会影响到欧盟的安全和独立。不凑巧的是,这些话音还未落,美国一再警告的事情就真的发生了。怎么办呢?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早在冷战期间就开始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咱们之前的节目讲过,石油和煤炭贸易自不用说,早就是苏联获得外汇的最重要的途径,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天然气刚刚走上国际能源舞台的时候,西欧国家就已经开始购买苏联天然气了。经过半个世纪的培养,在欧洲国家的能源结构中,无论是石油、煤炭还是天然气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从俄罗斯进口。如果断绝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对欧洲国家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的事实已经在证明这一点了。

然而,咱们讲过,在国际社会,经济利益永远要让位于安全利益。现在美国和它的北约就是在用安全利益这一点绑架了欧洲国家的社会民意,驱使精英政府不得不去在经济和政治这两者之间做出抉择。现在德国的绿党政府能讲出回归煤炭发电,也要摆脱俄罗斯天然气的话,让绿党这样一个环保激进政党放弃自己的原则,可见德国的这个决心有多大。

绿党主席在做这次的表态的时候也说了,允许增加煤炭发电应对俄气的供应减少,是个苦涩的决定,但是他也说这对于降低天然气使用量是必要的,在冬季储气罐必须装满,这才是重中之重。显然,在绿党眼里,宁可污染多一些,恢复用煤炭发电,也不能放弃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其实,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德国,在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多个欧盟国家,都在重启或者准备重启煤炭发电,而且这些本来已经计划放弃核电或者减少核电建设的国家,也都在重启新的核电机组建设或者推迟核电机组的关停。

按照欧盟最新的制裁方案,到今年年底将会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中的90%,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中的70%,到八月底就要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现在欧洲国家已经是满世界到处找气找油,当然还要找煤,据报道,德国已经跟远在亚洲的印尼签署了高达1.5亿吨的煤炭采购合同,不远万里从印尼向德国运输煤炭。

现在在安全利益面前,这些欧洲国家不仅要承担能源结构调整的经济损失,也要搁置碳减排这个道德目标,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小插曲,还记得那位被西方舆论极力追捧的瑞典环保少女吗?这位环保少女被瑞典的反俄人士扣上了“通俄”的大帽子,指责她一直得到俄罗斯政府的资助,目的是为了给欧洲国家施加压力减少石油和煤炭的使用,方便扩大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总之就是无论什么都要靠边儿站,西方各国要一心一意对抗俄罗斯。

国内很多人都在嘲笑德国绿党这次被打脸,更讥笑欧洲国家这次遭受的经济损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实的确是如此,但关键是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西方人有西方人的价值观体系,在它的价值观里的对与错,轻与重,在很多时候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在很多我们认为不重要的事情上,却可以不惜代价。

其实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的很多做法或者选择,在西方人看来也不可思议,这就是文化差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如果对这种差异没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而是一味地想当然,按照我们的思维模式去做预测,很可能做出误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总喜欢从经济利益出发来判断一切,经济利益上的得失似乎是一切选择的出发点,我们动不动就认为只要经济利益足够大,西方就不会伤害我们之间的合作,因为经济利益上损失太大,所以欧洲人就不敢能源制裁俄罗斯。事实恐怕并非如此,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在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的背景下,安全因素、政治因素这些冷战结束后已经被经济全球化盖住风头的家伙,似乎又活跃了起来,对此我们一定不要被固有的思维模式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