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整个欧洲正在承受通胀之苦,进入六月份通货膨胀还在继续高涨,丝毫没有减下来的迹象。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欧元区的年通货膨胀率高达8.1%,五月份数据比四月份的7.4%,又高了不少。整个欧盟国家的5月的年通胀率为8.8%,高于4月份的8.1%,而一年前欧盟年通胀率仅仅为 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欧洲国家里面,通货膨胀率最低的是法国和马耳他为5.8%,其次是芬兰的7.1%。但就算是最低通胀率的法国,当地人也已经受不了,纷纷对于政府施加压力,要求降低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率最高的三个国家,就是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20.1%)、立陶宛(18.5%)和拉脱维亚(16.8%)。此外,喝过的通胀率也有8.7%,西班牙8.5%、意大利7.3%。
很明显,高企的通胀将会是欧洲危机爆发的最重要宏观变量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重创了欧洲经济,此后一蹶不振。到了2021年,欧元区GDP总量为13.7万亿美元,还不及2008年的14.098亿美元的历史高位。也就是说,足足13年欧元区经济的年复合增速为负数。并且,这还是在建立在大规模的印钱基础上实现的。

2020年,欧元区政府债务已经达到了11.1万亿欧元,而2008年才6万亿欧元左右。显然,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但GDP长年不增长,前者占后者的比例越来越高。2008年为69.7%,2020年已经飙升至97.2%。另外,2008年欧元区利率高达4%,后为了救市进行大规模降息,叠加2012年开始爆发欧债危机,然后在几年内悍然降息至0以下。
不仅如此,欧央行还大规模扩表:资产负债表从2008年的1.3万亿欧元急速扩张至当前的8.8万亿欧元,膨胀了5.77倍。这还是基础货币,如果叠加货币乘数,那将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在海量的货币放水是欧洲经济能够一直维持下去的基础,但是,高通胀改变了目前的游戏规则。通胀失控,不但冲击经济本身,还会冲击货币信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动荡。
上周,英国、比利时等在首都爆发数以万人计的游行示威,抗议高通胀导致的物价上涨。为了避免崩盘,欧洲央行被迫加息,这改变过去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

6月9日,欧洲央行宣布停止资产购买,将在7月加息25个基点,并预计9月会再度加息。这是欧央行2011年以来的首次加息。近日,欧央行官员Peter Kazimir表示,欧洲央行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将利率提高超过200个基点,使利率从现在开始的一年后达到1.5%-2%。缩表方面,欧央行暂无表态,但显然不太可能继续扩表,否则一边加息,一边放水,如何控制40年以来的高通胀。
在过去很多年,欧洲央行不断的量化宽松,主要就是购买大量欧元区成员国的国债,包括意大利、法国等经济强国。
欧央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要从欧盟的成立说起,提起欧洲,就得提到“欧洲煤钢共同体”,它是1951年4月18日,法国拉上当时的比利时、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跑去找当时的西德,一同建立的,按照书面的说法,这个共同体之所以出现,是欧洲各国有感于一战二战太过惨烈,为了防止再搞出第三次大战,希望通过经济将欧洲各国整合到一起,消除贸易壁垒,变成利益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意掺和到一起,再想打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到了1999年,随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不仅成立了欧盟,加盟国也扩充到27个国,随后更是建立了欧洲央行,统一了货币,一切都应该往好的方向发展,但问题就出在了欧盟只统一了货币,却没有统一各国的财政和经济。
这就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欧盟已经陷入了德法越来越强,他国越来越弱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熟悉贸易史的都知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他们的产业进入更高层次之间,对自己的弱势产业会搭建一定的贸易壁垒,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的产业太过“低端”,如果放任外来资本没有一丝限制的进来,结局一定是一边倒的碾压,所以必须要在自身产业具有竞争力之前给予资源倾斜。当然这里边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企业也不能过度保护,到了一定阶段必须要放开,免得使其成为“巨婴”害怕竞争。
显然,各国在加入欧盟后,贸易壁垒这招已经不能使用,毕竟欧盟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贸易壁垒。在没有外力的干扰下,每个地区的天赋不同,优势的一方会自发的吸收弱势一方的所有资源,进行超高效率的运作,这种方式看起来是最省事省力的,但问题是这种方式明显对优势的一方更有利,弱势的一方,在资源被抽干后,很难再有发展的机会,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最终导致这些国家,只能借债度日。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解释,要深究起来,背后因素错综复杂,比如经济下滑、货币高估、消费不旺与体制结构、循环错位运行。尤其是欧洲的高福利,掩盖甚至限制货币政策调整,各个成员国依然依赖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赤字不断累积。无论怎么说,经济逻辑与货币合作不对标是欧元最大缺陷与短板。
如今,这些国家只能靠不断发债度日,而欧央行不断印钱购买他们的国债,也是为了维持欧洲内部的稳定,让欧元不至于出问题。现在欧央行停止放水,没有了最后的兜底人,欧元区内的财政赤字将面临大幅缩水的境地。
那么,这容易导致债务高企的国家首先陷入债务危机的漩涡之中。比如意大利,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50%以上,10年期国债利率一度飙升至4%以上,违约风险大幅上升。
这不禁令人想起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的情景。2009年12月,债务问题最早在希腊凸显,三大评级机构相继下调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标志着欧债危机拉开序幕。此后债务问题在欧洲内部不断蔓延,一开始债务风险基本局限在希腊、西班牙等个别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经济体量相对较小,一度让欧盟内部对于是否应该出手救助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可随后欧债危机问题开始蔓延至德国法国,两国的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其影响一度溢出至全球其他地区。2011年12月,欧盟峰会提出总额达7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并就改革财政政策达成一致,这也表示欧债危机暂时告一段落。
但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如今欧洲债务压力国的政府杠杆率大部分高于2011年欧债危机时的水平。上轮危机的“欧猪五国”中,仅爱尔兰的负债率有所下降,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的负债率分别提升了28.7%、35.6%、40.1%、2%。很明显,自上轮欧债危机暂时缓解以来,这些国家并未经历实质性的风险去化,在全球货币共振紧缩的背景下,他们的主权债务仍然是最容易爆发风险的薄弱环节。
显然,欧洲债务压力国依赖于央行扩表,但是欧央行却难为无米之炊。过去一有问题就印钱的套路,很难再玩下去,因为头顶上有一把通胀之剑不停晃动。没有海量的财政赤字,货币还要快速紧缩,且在高通胀肆虐的大背景下,一旦对风险问题处理不当,欧元区大概率会以较快的速度陷入衰退,乃至爆发经济危机。
6月8日,桥水基金表示正在做空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债。该基金认为:全球经济将继续悲观,今年公司债券将出现抛售行情。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通胀远超预期,可能迫使美联储和欧央行将利率上调到超过预期的高位水平,这将对众多企业产生打击。还有汇率市场,动荡同样不小。从去年初至今,欧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了15%。接下来,欧元还将面临继续被抛售的巨大风险。美元在接下来还有望继续走强,主要逻辑是美联储的加息动作比欧央行要激进得多。
当前,欧元兑美元为1.0561,如果跌到与美元利率持平(1:1),将会是一个不安的里程碑。一旦跌破整数关口,将可能迎来更多的空头部队加入到做空的序列之中,这将进一步推高通胀率,并严重冲击经济基本面。
目前,欧洲的通胀危机和能源危机已经出现,还有接下来可能诱发的债务危机、金融危机。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关注德法两国的动态。首先,德国和法国的经济体量之和就占了欧盟一半;第二,从2011年欧债危机的历史来看,只要债务问题还没有波及德法这两个主要国家,那么风险还能够控制在局部地区。但当债务问题扩散到德国和法国时,也就意味着风险已经开始失控,那么金融市场,包括股债汇三市也将迎来更为严重的抛售潮,乃至发生无法预料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