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认为:夏朝文明遗址应该分布在河南、山西、山东一带。然而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并没有找到夏朝在中原的遗址,目前发现的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都难以符合一个王朝的规模。由于夏朝遗址的迟迟未能发现,中国文明是否有5000年的历史也遭到了严重的挑战。如今,江浙一带发现的良渚遗址却又偏偏能够证明中国在5000年前就开始出现了国家的萌芽,开始进入文明时代。那么良渚遗址和夏朝会有关系吗?夏朝会不会在东南地区呢?

1,良渚遗址:舜的古都?

夏朝脱胎于有虞氏。有虞氏著名的首领为舜,妫姓,名字为重华,舜是其谥号,因为其政绩突出,被列为“五帝”之一。而舜又是东夷族的首领(最早的东夷族指的淮河一带的民族),又被称为帝俊。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可见有虞氏生活的区域并非在中原地区,而是在东夷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良渚遗址出土玉器

有虞氏的活动范围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呼声最高的为浙江上虞说。许多学者认为良渚遗址便是有虞氏之都。江浙一带的许多地名都和有虞氏或者舜有关,如余姚之名,《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料记载,在舜和大禹时期,发生了严重的洪水。而在良渚遗址中,普遍发现了水灾的痕迹——淤泥、泥炭,沼泽层。这也是为什么良渚文化突然在4000年前衰落的原因。许多人认为,由于洪水泛滥,良渚人就放弃了这里,选择了北迁,渡过长江进入了淮河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越族北迁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在大洪水时期,有虞氏部落联盟发生了权力斗争。《史记》记载帝舜死于苍梧。“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于是大禹乘机和舜的儿子商均争夺王位,最终诸侯皆支持大禹。实际上,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威望不断提高,势力不断增强,得到了各部族的支持。大禹在继位为王之后,分封商均到虞,虞国的地点大约位于淮北地区,今河南商丘有虞城县,可能和虞国有关。此虞国可能后来在商灭夏时也灭亡了,周朝建立后,又将舜的后代分封为陈国。从商均的分封来看,有虞氏已经从长江流域迁徙到淮河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国位置

2,大禹和古越族的巧妙关系

仔细阅读《史记·夏本纪》、《国语》等,我们发现,夏朝出现了一些和北方不相干的地名。首先一个重要的地名就是涂山。大禹是鲧的儿子,鲧治水被杀后,大禹成为了夏后氏的首领,他通过娶涂山氏之女,获得强有力的支持。之后大禹在涂山举办大会,宣布自己成为了“天下共主”。清朝的《清一统志》指出今安徽省怀远县之涂山,就是涂山氏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禹活动区域

第二个重要的地名就是会稽山。大禹在涂山大会后,又在会稽举办大会。会稽是古越族的圣山,古越族在最初也被称为东夷。在会稽之会上,东夷族防风氏(汪芒氏)迟到,被大禹所杀。大禹去世后,葬于会稽山。少康中兴后,分封其庶子到会稽,也就形成了越国。到了春秋时期,越国勾践依然宣称自己是大禹的后代。

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有人生而言语……众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时致贡,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吴越春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国

从越族和夏朝的渊源来看,两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大禹就是越族人。《山海经》记载:“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鲧就是禹的父亲。《尔雅》解释道:“骆,白马黑鬃”。可见夏后氏以将白马封为祖先,也就是图腾。而越族和夏后氏渊源深厚,同样将白马视为图腾。按照《太平寰宇记》记述,唐宋时期布依族地区的集市称为“马会”。元明清时期壮族的神巫称为“马”,贵州布依族长官称为“马乃”,在贵阳一带,布依族生活地区被称为“马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东南地区古文明遗址相当辉煌

良渚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东南地区有着十分古老的文明。良渚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许多都带有一个具有图腾样子的刻画符号,看起来十分像一只老虎,如果看作文字,则十分像“虞”或者“吴”,上古时期“虞”通“吴”。有一种说法为虞本是古吴人,后来北上到达淮北,中原人看见其身披虎皮,图腾为虎,因此称为“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良渚遗址之外,东南地区发现的古文明遗址十分的客观。如安徽省的凌家滩遗址,浙江的河姆渡遗址等。而有些遗址还发现了大型的青铜器。在江南干越人活动的江西发现了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墓,存在时间大约和商朝同步。从发掘迹象看,墓穴内原放一椁一棺。椁长8.22米,棺长2.34米。它们的宽度分别为3.6米和0.85米。墓主人仅剩下一些沾满铜绿的牙齿,但墓内随葬品异常丰富。据统计,墓内仅青铜器就达480余件,鼎、钺等礼乐重器,戈、矛、刀、剑寻常兵器以及农用工具铲、锸、耒、耜种类繁多。另外,墓内还有300多件陶器用品及100余件玉器、玛瑙、水晶和绿松石饰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西新干出土青铜器

在墓中出土一件大型的青铜钺,由此看来,墓主应该是一位国王级别的人物。因此这座墓极有可能是古越国的一位国王的墓葬,也有可能是夏王的墓葬。那么可能是谁呢?有可能是桀的墓。史料记载,汤在鸣条之战中击败了桀,桀逃到了南巢氏,夏朝灭亡。根据上博简《容成氏》的记载,夏桀逃到南巢后,汤又继续讨伐,夏桀又逃到了苍梧,这里也是舜去世的地方。

“桀乃逃之南巢氏,汤又从而攻之。遂逃去,之苍梧之野。”——《容成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干出土的斧钺

新大洲位于江西新干,是古代的“彭蠡之泽”地带。极有可能,上古时代的苍梧之野就是彭蠡一带,而现在的鄱阳湖只是彭蠡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良渚遗址是古代越人地区的文明遗址,而夏朝却恰恰和古越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大禹的活动区域、越国的分封、以及东南地区的考古发现来看,夏朝的确很多可能位于东南地区。而良渚遗址极有可能是夏朝文化的前身——有虞氏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