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欢迎光临》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从小优秀到大的陈精典大学毕业后,没有回老家,对父母谎称正在考研,因为思念儿子,陈精典父母千里迢迢来北京寻儿,却意外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竟然在酒店做门童,并且找了服务员豆子做女朋友。

陈父在饭桌上恨铁不成钢的责骂陈精典:

  • “一群没出息的人!
  • 你是个大学毕业生,找服务员当女朋友,你也不嫌拿不出手!
  • 你的工作,你的朋友,你的女朋友,全都拿不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陈精典的父亲看来,儿子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他怎么也想不通,成绩从小好到大,甚至物理大赛拿了大奖的“神童”,大学毕业后不去正经找个工作,竟然沦落到做一个“门童”!

本来还准备4战考研的他,在经过父亲的一番刺激后,准备破罐子破摔,不顾豆子省吃俭用给自己交的1万多块钱的考研补习费,彻底放弃,安于现状。

相较于其他几个门童,他大学毕业,起点高,有女朋友,本应该更加上进、积极备考,从当下的环境中脱离,走向新的人生道路。可是他竟然选择放弃,真的成为父母眼中“拿不出手”的孩子。

对于那些长大后“拿不出手”的孩子,可曾想过,他们小时候也都是天资聪颖,被父母寄予厚望?可是渐渐地,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却最终辜负了父母的期待,变得“拿不出手”。我想,大概有这2个原因。

拿不出手的孩子,背后都有充满控制欲的家长

美剧《恶行》里,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蒂蒂在外人看来,是一位不幸但坚强的单身母亲,她独自一人抚养重病女儿吉普茜。

吉普茜身高不足150,剃着光头,面色苍白,看起来瘦弱不堪,常年坐在轮椅上。根据母亲蒂蒂讲述,吉普茜患有多种重病:癌症,癫痫、瘫痪、贫血、吞咽困难、乳糖不耐……从小到大,吉普茜不知道进过多少次医院,她甚至做了切除唾液腺的手术。

每天吉普茜要吃很多药,靠导流管进食,甚至每天晚上要戴着呼吸机睡觉。

直到有一天,吉普茜无意中听到了医生和母亲的谈话,医生说自己的脊椎没有问题,而且可以吃糖。这时,吉普茜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是骗局,自己本是个健康又聪慧的小孩,是母亲的控制欲,让自己活成了一个“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电影用近乎夸张的情节告诉观众,蒂蒂的控制欲,对吉普茜造成了严重的身心摧残。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是隐蔽的,让人不易察觉。很多孩子在控制中,被剥夺了能力培养的机会。孩子本该在广阔的未来,尽情施展自己,但是却被父母强行剪去了羽翼,成为了拿不出手的孩子。

孩子喜欢文科,家长偏偏让孩子选择不擅长的理科,孩子明明喜欢足球,却被迫学习不喜欢的钢琴,很多家长希望养育一个听话的“乖孩子”。殊不知,违背孩子的兴趣爱好,强行让孩子发展不喜欢、不擅长的领域,孩子又怎能成为佼佼者,成为一个拿得出手的孩子呢?

要知道,孩子只有在感兴趣,有天赋的领域,才能投身于热爱,回报以成就。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掌控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决定自己内在的状态和外在的行为,能够影响周围环境,以及实现预期结果的信念。掌控感是内驱力的重要来源,为什么有些父母会把孩子养废,让孩子“拿不出手”,就是因为剥夺了孩子的掌控感。

有这样一则新闻,记者跟踪采访一个家庭:一个高中生和父母关系很僵,选择辍学在外流浪,是别人眼中典型的拿不出手的孩子,父亲很失望,决定把孩子送进强制学校。经过学校老师的调解和劝导,他才发现孩子问题的根源,竟然在自己身上。

原来父亲是私企高管,他很早就做好了孩子未来的规划,甚至铺设好孩子所有的路,只需要孩子按部就班完成就可以。他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儿子,在成长过程中,儿子不论干什么,都被他粗暴地拒绝,孩子开始对现实失去信心,沉溺于网络游戏。

在自我和现实的割裂中,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父母越是想要孩子拿得出手,但孩子偏偏“拿不出手”。

李玫瑾说:父母的控制欲,是孩子最大的灾难。过度的控制欲,要么让孩子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要么让孩子成为叛逆的对抗者。而这两者,一辈子都奔波在寻找自我的路上,何来拿得出手的人生?所以,想要孩子拿得出手,父母说先控制好自己的控制欲。

二.

越爱攀比的父母,孩子越拿不出手

有位网友回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最怕过年,因为只要父母带着自己到亲戚家拜年,就会拿自己和别的孩子比,数学多少分,语文多少分,有没有拿三好学生,钢琴有没有考8级。

有一次,他期末考试没考好,在饭桌上,父母一个劲地夸堂哥堂姐成绩好,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教育自己要多跟他们学习。那顿饭,他吃得非常尴尬。

回家的路上,父母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什么时候也能让我们扬眉吐气一回呢?”网友说,他一辈子不会忘记父母说话时的样子,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的

十根手指有长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是,有些父母却偏偏要用别人的长处,去比自家孩子的短处,不被看见优点和成长的孩子,永远活在别人的光芒下,常常充斥着挫败感的人生,如何能发扬自己的优势,过上“拿得出手”的人生呢?

在《中国少年说》里,一个孩子登台吐槽母亲,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可是,听到了孩子的倾诉,母亲却这样说:

“我拿你和别人比,只是希望你能进步得更快一点,当你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不要骄傲,能够谦虚的前进。”

看母亲这样的答复,女孩最终失望地走下台。不禁在想,这个女孩以后还会不会和母亲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呢?还是在对比中,慢慢消耗掉耐心和自信,成为一个平庸的不快乐的小孩?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内驱力”,简单来说,就是激起行为的源动力。与之相反,如果依靠外界的奖励或者惩罚采取行为,就叫做“外驱力”。研究表明,内驱力强的人,更渴望成功,也更加坚韧。

爱攀比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误解,只有超过别人的人生,才是值得赞赏和称赞的。久而久之,就会抹杀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失去内心对成功和前进的渴望。如果比较中,孩子总是不如别人,则会严重打击自信心和自尊心,自己也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父母攀比,比赢了,让孩子失去内心对成功的渴望;比输了,让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和期待,不管输赢,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输了,输了“拿得出手”的格局和人生。

三.

要想孩子“拿得出手”,父母可以这样做

其实“拿得出手“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商榷,因为孩子不需要按照任何人的想法和期待而活,幸福成功的孩子,最终都是活成了理想中的自己。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培养内在的精神胚胎,发现自我,并且在关键节点帮孩子一把,最后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能自我实现的孩子,必定也成了现实中能拿得出手的孩子。

1.好好说话,让孩子坚信自己拿得出手

据调查,百分之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受到过父母极度的否定或者忽视。他们接受的是:

  • “猪脑子!”
  • “你怎么这么笨!”
  • “你注定没出息!”

这些话如同刀子一般,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他们把这些话,变成了现实中伤人伤己的利器,让人不胜遗憾。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暗示效应,也就是说,孩子会成长为父母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如果父母总是通过言语否定孩子,指责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像父母描述的那样,拿不出手。

作家刘燕敏分享过一个亲子故事,她的儿子上幼儿园时,老师给她打电话,说孩子有多动症。回家的路上,孩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刘燕敏很想告诉儿子,全班30多个孩子,就他表现最差。可是他还是告诉儿子:“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孩子多吃了两碗饭。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对刘燕敏说孩子可能智力有问题。但是她仍然振奋精神对孩子说:“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孩子第二天上学,去得更早些了。

上中学时,初中老师对刘燕敏说,孩子可能考不上重点高中,但是她对儿子说:“老师说你再努力一把,就能考上重点高中”。儿子暗淡的眼神变得明亮和坚定起来。

最后,这个并不聪慧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

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但是母亲没有指责孩子笨,不争气,也没有不切实际的夸孩子聪明,而是用温暖的语言,肯定了孩子当下的努力,放大了孩子微小的进步。这不仅化解了孩子的尴尬,消除了孩子的恐惧,还给了孩子进步的信念。

不得不说,会说话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育儿时,我们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说话方式:

不指责孩子的错误,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分夸大孩子的聪慧,着眼孩子当下的努力,少说:“你真棒!”“你真聪明!”多说“你某件事的哪方面做得很好,继续加油!”

奥维德说:有信念的人能经得起任何风暴。父母通过语言传达给孩子的爱与理解,让孩子相信自己拿得出手,当孩子走入社会,也必然是敢拼敢闯,努力创造人生,实现自我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拿得出手的特长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小豆豆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她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喜欢到处玩耍,钻篱笆门,不遵守班级的秩序,老师忍受不了,让她的父母给豆豆转学。

于是豆豆转学到巴学园,没想到这所学校,让豆豆从淘气的怪孩子,变成了遵守秩序,让人能接受的好孩子。原来新学校对学生很包容,孩子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学校会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

小豆豆的同学阿泰,特别喜欢物理,在巴学园,老师允许他每天从喜欢的学科学习,他的身边总是有酒精灯,试管等实验器材,要么就是很难的物理书。在巴学园,阿泰的天分得到充分的发展,最后他从东京教育大学毕业,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

巴学园老师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师让学生把每天想要学习的学科写在黑板上,慢慢地,老师就知道了孩子的兴趣,之后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孩子主动去探索,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帮助孩子渡过瓶颈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首先要做到,在亲子陪伴中,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帮助筛选最想要做的事。其次,当孩子有了小小的进步时,以事实为基础,看着孩子的眼睛,真诚地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进步。最后,无论是学习资源,还是专业教练,给予孩子关键期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孩子突破困境,进入新的学习阶段。

这样,父母就能帮孩子放大优势,让这份优势成就拿得出手的人生。

3. 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选择拿得出手的人生

梁启超是著名的思想家,他的9个孩子都成就非凡,人们称之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梁思达则是经济学者,梁思礼则是火箭专家,人生方向虽大相径庭,但是都成绩斐然。

梁启超是如何做到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在《人要生活在趣味之中》,他提到育儿心得:“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在对社会有用的基础上,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兴趣非常重要。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梁启超曾建议梁思庄学习生物学,可是梁思庄并不喜欢生物学,于是向哥哥诉苦。梁启超知道后,赶紧给梁思庄写信,告诉她,自己的选择最重要,不一定要听自己的建议。后来梁思庄选择了冷门的图书馆学,并成了该领域的专家。

可见,梁启超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让孩子在各自的领域熠熠生辉,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常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父母一定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并且帮孩子分析和筛选,最终让孩子选择心之所向。有的时候,孩子的选择在我们看来很幼稚,但是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选择自己热爱的领域,才有可能让孩子投入全部的精力,有成为领域顶尖人物的可能。

4.培养成长型思维,做拿得出手的父母

有这样一个新闻,一位母亲不小心把冰箱里的东西撒了,这个时候,女儿赶紧过来帮忙,和母亲一起把东西捡起来放进冰箱,母亲却在这件小事中,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因为整个过程里,女儿没有说过一句抱怨和指责的话。母亲反思自己,如果是女儿把东西弄撒了,自己一定会先指责孩子不小心,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捡东西。

从这件事里,可以看到:孩子对父母的宽容,远远比父母对孩子宽容的多。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孩子本身具备的成长型思维,父母应该好好保护,并且不断加强。

成长型思维就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以便于下次做事做的更好。而与成长型思维相对的,叫固定型思维,形成了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往往不愿意面对错误,而且为了保持当下的成绩,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挑战,也就少了完成挑战获得成长的机会。

也就是说,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孩子,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去解决问题,也更愿意突破当下的自我不断进步,成为父母眼中“拿得出手”的孩子。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对孩子的容错率要高一点,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办”,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说教,多一点方法指导。

这样孩子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错误,并且学会从错误中成长。作为家长,要用动态,整体,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四.总结

散文诗《牵着蜗牛去散步》提到,“我”嫌弃蜗牛爬得慢,于是用脚踢它,蜗牛“受了伤,喘着气,往前爬”,其实蜗牛就是孩子们呀。有些父母因为自己比孩子经验多,就认为孩子像蜗牛一样爬得慢,拿不出手。

但是孩子的精神内核是需要时间去孵化和成长的。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是否拿得出手。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有智慧的父母,不会乎孩子是否拿得出手,只在乎孩子有没有活出完整快乐的自我,而嫌弃孩子“拿不出手”的父母,往往会把孩子养成自己嫌弃的样子。

最后总结一下,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拿不出手,大多是父母的镜子发生了扭曲。只有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心态,自己的孩子,也会活出别人眼中想要的“拿得出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