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众所周知,当肠道系统吸收了食物残渣中的营养、水分之后,剩余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就会形成大便。

随着各种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吃喝拉撒,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值得鼓励,但有些人总是过度关注,就容易适得其反。
那么,便秘就成为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
原本便秘都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病症,但是近些年来,更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出现便秘问题,甚至是婴幼儿也会有便秘发生,逐渐趋于低龄化,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高发病症。
一说起便秘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尴尬且困扰,由于病症的常见,很多人在出现便秘后,不以为然,并没有采取措施来解决,导致习惯性便秘发生,肠道功能出现絮乱,引发诸多并发症,危害身体健康。
其实,部分人也会出现大便前硬后软的情况,这种原因可能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关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不妨来了解一下!

上厕所时,大便前头干硬,后头软粘,说明了什么?看完涨知识了
正常情况下大便都是条形的软便,如果大便出现前面偏硬而后面相对软,可能跟便秘有一定的关系。
在形成粪便过程当中,过多的水分吸收回肠腔后就会使大便前面比较硬,如果头端特别硬就会可能影响到排便,会觉得难以排出。
如果大便先硬后软有持续一段时间了,还要警惕有没有炎症或者占位性病变,导致大便性状的改变,不妨了解!
第一:器质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指的就是胃肠道有病变的情况下导致的便秘,比较常见的器质性便秘就是大肠癌。
大肠是暂时存储粪便的器官,如果大肠出现病变,没有及时治疗,随着瘤体增大,癌肿可能会堵塞肠腔,使得肠道变窄,大便通过肠道的难度增加,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大便“前硬后软”的这种情况。

同时,大多数器质性便秘可能还会伴随有腹胀、腹痛、腹泻、嗳气、排便疼痛、排便困难、大便变细甚至是便血等情况。
若发生此类状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避免病情加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二:湿气太重
体内的湿气太重会导致肠胃中津液减少,所以前面的大便就会变得很干燥、很硬,而体内的湿气太重会导致体内形成水湿。
水湿如果没有被及时代谢出去,后面的大便中就有很多水分,所以就变得很软不成形,因此就会出现大便前硬后软的情况。
另外,大便前硬后软很可能是身体内体液不足以及营养不良所致,身体内积聚大量的水分无法正常代谢,容易转化为湿寒之气,这是导致脾虚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大便前硬后软很可能是因脾虚寒凉所致,这个时候一定要注重为身体去除湿寒之气,才能帮助大便恢复到正常形态。
第三:肠道水分代谢不足
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人体70%以上都是水分,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才可以加快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所以水分对于人体健康来说也起着润滑剂的作用。
保证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软化大便,更能够促进排泄,防止大便干燥,加重肠道的负担。
但如果体内水分不足,大便就会在通过小肠和大肠的时候,变得又硬又软,缺少水分就会导致移动速度减慢,从而出现便秘的问题。

正常大便应该是怎样的?
通常胃肠消化时间需8~12个小时,每天排便约1~2次,5分钟左右就能结束排便。若排便次数多或太少,都说明肠道发生病变。
健康情况下,粪便呈现圆柱形或香蕉形,颜色是金黄色或棕褐色,不过所吃的食物也会影响大便颜色,如吃火龙果或胡萝卜会使得大便发黄发红。
然而便秘的人粪便先软后硬,使得排便堵塞和不连贯,粪便呈现深棕色或黑色。
如何改善便秘?
像慢跑、游泳、大步走这些体育运动,坚持练习也能起到预防和减缓便秘症状的作用。
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步、打太极拳、仰卧起坐、腹式深呼吸及提肛锻炼等,可增强体质,使腹肌、提肛肌、肛门外括约肌等收缩能力增强,刺激结肠蠕动,加强排便功能,保持大便通畅,从而发挥良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便秘的作用,并能对便秘起到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环境和身体状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方式,同时,便秘患者还要注意调节饮食,尽量多吃些“渣性食品”。
也就是粗纤维食品,并且要多摄入水果、蔬菜等,总之,主动而有意识地改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是治疗和预防便秘的根本方法。
结语: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