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宗教我一直有个疑问,想当初灭掉犹太国流放犹太人,之后又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的是罗马人,但后来将基督教奉为国教并对耶稣雕像顶礼膜拜的也是罗马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罗马人前后行为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呢?(下图为耶稣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科上的说法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出征打仗时发现军队中有很多基督徒,于是他便让士兵在盾牌上刻上十字架,用信仰的力量进增强军队战斗力,从此君士坦丁一世便开始对基督教网开一面。

但这种说法明显经不起推敲,也很难让人信服,这种小事还不足以让一个国家对待一个宗教的态度从残酷镇压到鼓励纵容,这背后一定还隐藏着其他更为重要的原因。

多神教与一神教

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之前,罗马人信仰的是罗马古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罗马众神。有学者将二者分别看做是一神教和多神教的代表,认为基督教取代罗马古教便是典型的一神教取代多神教。(下图为雅典娜雕像)

但我们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便会发现所谓的多神教和一神教并非简单对立的两种事物,而是存在相互融合和相互转化关系的,因为归根结底,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宗教模式都是以世俗权力为根基,影射出来的信仰逻辑。

在原始社会,人类以部落的形式分散在世界各地,不同的部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图腾文化,图腾便是这个部落的信仰,同时也是权力象征。之后伴随人口的增加以及资源的争夺,小部落之间不断融合逐渐形成大部落,不同部落之间的图腾信仰开始共存,这便是最早的多神教信仰的起源,所以多神教本身就源于原始社会以图腾为代表的一神教。(下图为圣约翰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看似属于一神教的基督教在成为罗马国教后,伴随世俗王朝的分裂也逐渐开始演化出一些原本属于多神教的特质,最典型的现象便是欧洲中世纪平民百姓的信仰生活,他们真正顶礼膜拜的已经不是简单的上帝了,而是林林总总、千奇百怪的主保圣人们:圣母(圣母玛利亚)、圣约翰、圣雅各……渔夫、农民、皮革匠、水手甚至盗贼都有自己专属的主保圣人。

对于当时的基督教而言,我们已经不能单纯地将其看是一个纯粹的一神教了。

多神教对应的往往是以部落联盟和城邦联盟为基础的世俗权力,这种权力体系相对松散,且存在取而代之和相互制衡的特点,最典型的便是北欧维京民族和希腊城邦,对应的多神教则分别是北欧神话和希腊神话。(下图为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又称为朱庇特神庙)

罗马取代希腊后延续的依旧是这种松散的权力体系,不同势力间相互制衡又可以随时取而,实力均衡时便坐下来谈判,一方获得绝对优势时便直接刀剑相向,这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世俗权力体系常见于落后的部落文化,当然,我们也可以按照西方部分学者美化后的名字称呼其为“共和”或“民主”。

君士坦丁一世与基督教

伴随罗马行政体系的逐渐完善以及世俗权力的集中,支撑多神教的世俗权力体系逐渐开始瓦解,以君士坦丁一世为代表的罗马皇帝不再满足于权力的分散和传承的不确定性,于是便借助一神教犹太教的外壳,用改良后的基督教取代了罗马古教的多神教信仰。(下图为圣母玛利亚雕像)

所以我们会发现君士坦丁一世在执政初期便开始默许基督教的传播和与罗马古教共存,之后又颁布了著名的米兰赦令,赋予百姓选择信仰的自由,规定基督教主教有权审判宗教案件(为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的教会组织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免除基督教僧侣的国家徭役。

在官方,君士坦丁一世开始大力扶持信仰基督教的官员,公开强调基督教是真理,异教都是错误的(打压多神教),是上帝的力量让他获得胜利。伴随着基督教的迅速壮大,君士坦丁一世自己更是彻底皈依了基督教。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民间信仰的改变,但本质上是君士坦丁一世借助民间信仰的力量,彻底改变罗马帝国的权力体系,将皇权划归罗马皇帝的私人财产,罗马皇帝不再是人民公仆,皇权必须像私人财产一样传给血亲后代。(下图君士坦丁一世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用历史书对君士坦丁一世宗教政策的评价:他始终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去分析和利用宗教,将宗教作为其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工具,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中国古代的一位皇帝,套用上面对君士坦丁一世的评价,中国的这位皇帝始终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去分析和利用诸子百家,将学派之争作为其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工具,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家猜猜他是谁?

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