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少人心里,凡是学生时期写进教科书里的作家,有代表作的作家,

都默认他们已经去世。

因此,当余华新书的消息流出时,众人纷纷震惊脸:

什么?写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余华,

我学生时期就知道的那个余华,居然还活着?

余华本人丝毫不在意这些,甚至他自己也会玩这个梗:

想不到吧,余华不仅还活着,还靠《活着》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中的余华,风趣且幽默,看他的采访总会叫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他写出来的书,却一部比一部苦难,叫人看过后心情压抑,几度痛哭。

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读者的余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又是如何,从一个高考落榜的牙医,走上大作家的道路的呢?

太平间里睡午觉,装病逃课被割阑尾

余华出生于1960年,是浙江嘉兴海盐县人。

因为父母都在医院工作,忙得很,很难有时间照顾到余华的方方面面。

男孩子胆子也大,渐渐地,余华在医院里也算是“来去自如”。

他去过手术室,在病房里闲逛,在昏暗的楼道内路过形形色色的人。

看过惨白灰败的脸,听过病痛带来的哀嚎,也见过死亡离去时的泪水。

小小年纪,便已经闻着消毒水的味道,看遍了人世冷暖。

于那时的余华而言,这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的夏季总是闷热的。

潮湿黏腻的空气逼出一身汗,睡一个午觉起来,席子上的汗,都汪出他的印子。

后来余华找到了个清凉的地方——

太平间

那时的他并非不知道害怕,只是实在是个清凉的适合睡午觉的地方。

对于小孩子来说,夏天能睡一个不出汗的午觉,可比什么都重要得多。

上学的时候,余华成绩不算特别好,他还老爱装病逃课。

如果是一般的父母,可能就这么过去了。

余华的父母可不一般,他父母都在医院工作,父亲是医生。

因此,当他又一次装病不想去上学的时候,父亲很严肃地摸着他的肚子问他,

是不是这里疼,是不是这样疼。

余华哪知道是不是呢,他装肚子疼而已,于是父亲问什么,他就一通乱点头。

结果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架到了手术台上。

原来父亲以为他是阑尾疼,要给他割阑尾。

此时的余华,无论怎么求情怎么解释,都没用了。

他就这样失去了他的阑尾。

不过让他感到安慰的是,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哥哥,都没有阑尾了。

余华还笑着调侃说,

他们家已经没阑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落榜去拔牙,眼气对面文化馆的人整天逛街

在海盐读完了小学和中学,1977年,余华参加了高考。

不过他落榜了。

落榜后,父母给他找了个工作,安排他进了卫生院,去当牙科医生。

余华到现在都还记得,他第一天进卫生院报到的事。

卫生院里的牙科大夫,已经七十多岁。

见到他过来,给他示范了下如何给人拔牙,然后就将工具递给他,让他上手。

第一天报道,只看过一遍拔牙,余华就开始实操给人拔牙。

那个年代,来卫生院看牙的,基本都是拔牙的。

从此,七十多岁的牙科大夫就在一旁喝喝茶看看报开开药方,

十八岁大好年华的余华,整天对着各种各样的口腔,拔下一颗又一颗牙齿。

没人来的时候,余华总是透过窗户看大街上的风景。

卫生院对面是文化馆,他总看到文化馆的人,很晚才去文化馆上班,成天在街上闲逛转悠,不干正事。

余华觉得好奇,便去问他们,你们怎么天天在大街上逛,不用坐办公室准时准点上班。

文化馆的人告诉他,他们的工作就是要在大街上“逛”。

余华觉得很不公平。

凭什么他们在文化馆上班的,就能想几点上班就上班,

而他却要被闹钟吵醒,天天对着别人的嘴巴。

他也想过上可以睡懒觉,不用被闹钟吵醒的日子。

于是余华提起笔,开始写小说。

对他而言,写小说,是最简单直接的能够进去文化馆上班的方式。

他读过书,认识字,以前也爱读书看报。

写了小说,能够发表,就能去文化馆工作。

余华就开始写小说,四处投稿,终于进入文化馆工作后,

第一天上班,他就迟到了两个小时。

让他惊喜的是,他居然是第一个来上班的。

那时余华的第一个想法便是:

我来对地方了

只要小说能发表,怎么改他都行

说起来,余华的作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也不是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

刚开始,余华写好一篇小说,便往最有名气的杂志社投。

被杂志社退回来,他根本也不改,原封不动地再往名气稍微差一点的杂志社投。

就这样一个一个杂志社的投,每被退回来一次,他就投一个名气更低的杂志社。

终于,有一天,余华接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个长途电话。

电话是《北京文学》的责任编辑周雁如老师打来的。

周老师邀请他到北京改稿。

余华的第一反应则是:路费怎么办,还有住宿费谁出?

得到杂志社那边会包揽一切费用的时候,余华第二天就买了票,去了北京。

见到周雁如老师时,周老师告诉他,小说写的很好,但是结尾不够光明,要改的光明一点。

如果是有些文字工作者,面对这个问题,八成嗤之以鼻,觉得自己的作品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他们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表达。

就算这次不被人赏识,总有一天会被人看到欣赏的。

余华可不一样,他可是一直盼着能发表,能去文化馆工作。

他激动地问:是不是只要我改光明了,你们就能给我发表。

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余华十分激动:

只要能给我发表,别说结尾改光明,就是从头到尾都改得光明,我都行!

就这样,余华花了一天的时间改好了小说,又在北京玩了一个月,终于回了海盐。

火车经过山东的时候,余华捏着杂志社给他的补贴,买了四只烧鸡,带给父亲。

作为海盐县第一个去北京改稿的人,余华备受重视,名气立刻就大了起来。

于是他拿着北京的介绍信,成功从卫生院调到了文化馆工作。

后来的余华,提及当年的经过总是用着十分轻松诙谐的语气。

实际上,从他因为想要去文化馆工作开始写小说,

到他正式拿着北京的介绍信进入文化馆,他用了整整五年。

人的一生,又有几个五年呢。

五年的时间,他写了多少文字,接到了多少杂志社的退稿,个中酸甜苦辣,也只有他心里最清楚了。

靠《活着》活着,笔下写出来的是苦难,生活里却像个段子手

一举成名的余华,开始向着大作家的道路迈进。

1987年,余华发表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等短篇小说。

1990年,他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成功出版。

紧接着,便是《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电视剧《活着》剧照

《活着》从一个老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描绘出时代巨变下,那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颠沛流离和苦痛。

主角福贵送走了自己所有亲人后,买了一头即将被宰杀的老黄牛,相依为命的生活着。

福贵的前半生,是个富家少爷,整天浑浑噩噩吃喝玩乐。

把家产全都输了出去,彻底成为了穷人。

福贵的后半生,苦的很。

儿子有庆因为给县长老婆输血,被抽干血死去。

女儿凤霞因高烧变成聋哑人,好不容易嫁个好男人,却难产而亡。

妻子家珍劳累过度,又营养不良,患上了软骨症离世。

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也先后离开人世。

白发苍苍的福贵看透了人生,买了头老牛,继续耕地种地。

时代缩影在福贵身上,又徐徐铺展开给每个读者。

这部《活着》影响深远,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在国外也流行广泛。

所以有人曾说:

余华,是靠《活着》活着。

很多人读过余华的小说后,总会觉得难受悲伤,便想当然的以为,

能描绘苦难描绘得如此真实的人,生活中一定也是一个饱经风霜,苦大仇深的模样。

实际上并非如此。

采访中的余华,说起话来轻松随意,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十分像个段子手。

在接受采访时,被询问中国作家和法国作家的不同,

余华回答说:

中国作家用中文写作,法国作家用法语写作

面对语言简洁的夸赞,余华则是用“我识字少”来回答。

被问到会给自己的作品《活着》打几分。

余华爽快地回答9.4分。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分,因为豆瓣的网友们打的就是这个分。

当好友莫言的小说发表后,余华看完之后感到十分嫉妒,更是直接“素质三连”,实在是让人爆笑。

很多人都说,余华“江郎才尽”,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之后,再无作品能达到如此程度。

但是要承认的是,一部《活着》,就足够证明余华的才华和影响力了。

多少人穷极一生,也写不出一本《活着》。

不过每个人,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且用力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