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的通告》:自25日零时起,常态化检测频次从72小时延长至7天。
同时,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频次按相关规定执行,持续加强“场所码”扫码核验,严格执行扫码必验,验码必严,规定时间内未取得核酸采样或检测证明的人员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杭州是全国最先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城市之一,4月28日启动48小时常态化检测,5月27日起,当地的检测频次已延长至72小时一次。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5月9日以来,杭州已连续一个半月未在社会面检出感染者,零星的新增感染者为外省疫情重点地区来杭人员,抵达火车站、高速收费站即被纳入管控。
在5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谈到杭州等地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探索。她表示,在疫情输入风险比较高的地区开展常态化检测,有利于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更早发现潜在风险。同时,常态化检测要根据各地防控需求决定,绝不能一刀切,“并不是要求所有城市都建立15分钟的采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人口千万级的城市,频次上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都48小时检测一次,要根据各地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期已有设区市取消、暂停常态化核酸检测。安徽合肥22日起暂停常态化区域免费核酸检测,另行研究安排更加科学精准地开展核酸筛查;淮南市暂停每5天1轮的常态化检测,36类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继续按有关频次要求落实;六安市取消五天一轮的日常核酸检测,适当保留人员聚集场所核酸采样点,满足“愿检尽检”需求,引导有省外行程史、省外人员接触史的人群主动参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