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多地陆续公布高考成绩。根据此前各地公布的时间表,内蒙古、江西、四川、云南等地成为首批查分的省区。

在电脑前查分的同学们此刻既紧张又期待,不知道分数会不会给自己一个惊喜,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查分的心情。

高考不是终点,除了成败,坚持和奋斗同样有意义。在接下来的几天,其他省份也将“陆续放榜”,当分数和分数线确定后,还有一个困扰考生的问题,那就是志愿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没有经验的同学们,往往只知道学校的名字和宣传,对于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层次、专业排名、学术竞争力等信息都并不清楚,许多同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并不清楚学校的状况,到了学校才发现学校的环境设施、教学水平都和想象中的不同。

填报志愿是高考后的头等大事,每年都有许多同学通过填报志愿弯道超车,实现了超高的性价比,也有同学考得不错但志愿没填好而白白浪费了好成绩。

在哪所大学就读是会影响同学们未来人生很长时间的重要决策,因此一定要注意志愿填报中的雷区。

今天,小希就来告诉大家,怎么避免志愿填报中的几个大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一大坑:无脑跟风“热门专业”

实际上,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每年都有数十个“面向未来”的新兴专业诞生,甚至有些冷门的基础学科类专业在未来被急需。所以,建议考生不要盲目迷信眼前的“热门专业”,更不要为了选择“热门专业”而去选择更低一档的学校。

第二大坑:只顾“冲”,忽略保底

专家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遵循“冲、稳、报”这三个原则。“冲”的意思是,在前两个志愿中可以选择一些好的大学冲一冲,填报那些分数要求稍微高一点的大学,如果运气好的话,就可以被这些学校录取

而“稳”的意思是,在三四志愿中一定要选择较为稳妥的学校;“保”的意思是,填报几个分数比自己成绩更低的学校,即使前面的志愿一个都没有录取,最后的志愿一定会录取自己,保证自己有学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三大坑:把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混为一谈

千万不要把招生简章和招生章程混为一谈。招生简章就是高校的招生宣传资料,存在一定的美化和夸张,不具备招生章程的法律权益和报考准则,和招生章程天差地别,而招生章程才是你能否被这所学校录取的标准,在志愿填报中一定要注意。

第四大坑:不清楚相似专业的区别

园艺、园林;金融学、金融工程;社会学、社会工作;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这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差不多,但学习的内容和就业方向可能天差地别,所以考生们在填志愿前,一定要理解清楚每个专业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五大坑:希望在入学后转专业

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考入更好的院校,比如985或者211院校,但由于成绩没有优势,所以借助于“服从专业调剂”来“帮助”孩子进入这些院校。

但是这种情况牺牲了孩子的优势专业。虽然可以利用大二时“转专业”的机会来扭转 “专业调剂”的局面。

但要注意的是,部分高校确实大幅增加校内二次转专业的机会,以抵消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允许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5%的优秀学生,根据学习成绩重新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

实际上,真正能够利用这类政策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各高校转、换专业管理办法都有条条框框加以限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家长和考生们一定慎重自己的专业选择,在志愿填报上多下功夫,仔细研究,也希望各位考生都能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录取,在大学继续努力拼搏、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