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27亿!身处困境的华为依然拿出了创纪录的研发费用,也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排名第二的企业。任正非做出这个决定的背后,是知道技术是华为的根基,只有掌握了技术华为才有继续突围的可能。

无论是麒麟芯片还是鸿蒙、欧拉系统或者是高斯数据库、擎天云计算架构等等,这些技术的突破都预示着华为正在多个领域发力,从底层的芯片到上层的系统,华为正在构建起完整的自研生态环境,借助这套环境也能够让“断供”的悲剧不再重演。

在软硬件寻求突破之后,华为也试图向更深处挖掘,让华为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可以扎得更深,而下一个华为寻求突破的方向就是编程语言——仓颉。任何一个软件系统的实现都离不开编程语言的支持,但如今全球流行的编程语言Java、C/C++、Go、Swift、Kotlin、C#、Python、Ruby、Perl等等,其中竟然没有一款是由国内开创的。

目前国内在软件开发领域依然在重复着“造轮子”的工作,对于更深层次的底层原理涉及甚少,只能停留在框架级别,对于基础层面的关注以及投入不足也留下了不小的隐患。为什么包括阿里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没有进行编程语言的研发?因为这其实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优秀的编程语言必须有配套的词法分析器、编译器、调试器,同时还需要对内存使用进行优化,使得编译速度、运行速度相对已有的语言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这也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的庞大任务,而包括阿里在内的互联网企业都习惯了在短期内就要看到效果的模式,因此也没有在编程语言方面进行投入。

其实华为早在2012年就建立起编译器与编程语言实验室,因为发现在核心网等设备上使用优化后的编译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性能,所以华为很早就投入到编译器优化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在进入智能手机等消费领域后,当华为试图优化安卓时发现受限于安卓的虚拟机机制导致想要优化到同iOS一样流畅存在先天不足,这也是华为后来推出方舟编译器的原因。

如今随着华为仓颉的出现,华为也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谷歌有Go语言,苹果有Swift语言,如今华为也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编程语言仓颉(charlang)。依托于仓颉华为不但可以在鸿蒙等手机系统发起更深度的改造,使其在性能上更接近于iOS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另外仓颉编程语言还可以广泛应用在华为自身的通信设备上以加快运行速度;同时在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上华为有望结合仓颉来打造出处理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的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底层有麒麟芯片、鲲鹏服务器芯片;在服务器领域有泰山服务器;在云计算领域有高斯数据库、欧拉服务器系统;如今随着仓颉的出现,华为在科技领域的布局正在变得更加完善,也让华为成为国内唯一掌握全自研软硬件生态环境的企业。

面对封锁的困境,华为并没有退缩,而是一步又一步地走出坚实的脚印。当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被解决之后,华为也将浴火重生变成更强大的存在。大家看好华为仓颉编程语言的发展前景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