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为了一个工作放弃当前优渥的环境?

谁可以为了一个工作前往一个水土不服的地方?

谁可以为了梦想努力十七年?

劳春燕可以。

这样一个表面柔柔弱弱的南方姑娘,身上却有一股子谁也想不到的韧劲,安排好父母和家庭就毅然决然的到了一个她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骨子里的天不怕地不怕,一直支撑着劳春燕在央视一步一个脚印,为自己打下了一片江山。

01、三岁看老,七岁看大

一个良好的性格,在童年时期就形成了。

初为人父的父亲,却没有想将自己的小女儿当做普通的女娇娥培养,反而把她放在了一群男孩子之间,任其肆意生长,练就坚硬的性格。

带着这样的愿望,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直到现在已经49岁了,还是喜欢每天读完书才可以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的劳春燕早就知道自己有一些小志气,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的舅舅参加高考,那个时候舅舅同桌成绩特别好。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舅舅的同桌不仅是市里的第1名,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

劳春燕特别羡慕,甚至还偷偷地写起了日记,势必要向舅舅的同桌学习,将来长大了也一定要当状元郎。

虽然绍兴市名人辈出,但那个时候劳春燕身边的女孩子都是越往上读越差,她也有点担心自己,虽然小学的成绩非常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也应验到这个“诅咒”

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从初中到高中,劳春燕的成绩都是越读越好,打破了女孩子越读越差的这个认知,初中时她就是区里第1名,进了市里最好的中学。

在高中读书的时候,每年基本上都是前三名,她一往无前,不纠结不犹豫,就一门心思好好读书。

直到高三要分班时,劳春燕迷茫了。

必要时心一横,凭借着自己对于文学的渴望,她选择了文科。

在高三的这一年,她并不是死读书的那一种,相反劳逸结合,发挥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

在学校里老师认为劳春燕在绍兴市文科中排名第一,那是没有问题的,悬念是在整个省内排名第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劳春燕在浙江省排名第四,绍兴市排名第一,妥妥的状元。

“高考状元当然很高兴,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能够考到你心仪的大学里。我可以保送上别的大学别的专业但是有点对复旦对新闻系特别的痴情,所以当时其她的想都没想。”

长大后的劳春燕并不像小的时候有一些莽莽撞撞,高考结束后,她对于保送别的大学直接放弃,压根就没有什么犹豫。

但是在对于上复旦她思考了很久,是读复旦的新闻系还是读诗经系,最终还是选择了小时候最喜欢的新闻系。

02、一思尚存,此志不懈

上了大学之后,劳春燕这对播音主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一开始她只是给学校的广播台投稿,后来自己成为学校广播台的一员,从那时起她开始对自己之前的目标产生了动摇。

那可不可以做播音主持的工作呢?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荞麦一样疯狂地生长。

彼时,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包括现在新闻系毕业的大部分人都还是在选择当记者,在劳春燕毕业工作的时候,顺其自然一开始也选择成为一名记者。

虽心怀种子,可条件不允许。

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主播的机会并不是很多的,大部分的主播都是出身于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技能的播音院系,新闻系历史上就没有培养过主播。

直到1993年《东方时空》这一档栏目横空出世,这是央视开始对中国新闻界进行的一次挑战。

它的出世震惊了整个新闻界。

中国早期的新闻是比较温和,仿佛带了一层面纱,戴着面具,它能够正确地报道,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却不够直击人心,也不够振聋发聩。

《东方时空的出现》让其她卫视有了改革的方向,尤其是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人写文章,提出上海应该也要改革向中央电视台看齐,培养多功能型主持人,既有记者的能力,又有主持人的素养。

正在读大学的劳春燕深受震撼,那时,从她心底里就埋起了一个想法:“我也可以做像《东方时空》这样的记者型的主持人,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学霸是一种优秀的精神,而不是特指人。拥有这种精神在哪里都可以称之为学霸,于是优秀的劳春燕选择了提前一年毕业。

当时两个机会摆在了她的眼前,要么去新华社,要么去上海电视台。

为了能够靠近《东方时空》,劳春燕当然首选电视。

于是理所应当地在上海的《新闻透视》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的第1站,这是一个非常老牌的新闻评论的节目。

和《东方时空》一样主打的就是能够抓热点问题,各种各样关乎官僚民生的问题都可以在电视里揭露批评,让上海人民认识到这个漂亮的小姑娘谈起新闻头头是道。

自己慢慢积累的经验和心底的梦想让她确定了人生的方向,一定要在播音主持的这条路上拼搏。

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劳春燕就是秉承这种原则拿到了中国新闻的二等奖。

拿到了一定的成绩,她就可以开始尝试新的东西。她开始接触人物访谈栏目的制片人、主持人 。

她的能力远不止于此,有了主持人经验后,开始主持东方卫视的夜间新闻资讯节目《东方夜新闻》。

随后,她担任起了东方卫视年度人物追访节目《东方封面》的制片人、主持人;

此外,她还主持了东方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今日新观察》。

一直以来她都以央视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为标杆,希望每一期节目都能够向他们看齐。

同年,上海卫视改名为上海东方卫视,那个时候东方卫视的图标还不是现在的番茄的样子,像一个橙子。

这个橙子就像劳春燕一样,刚开始有点酸涩,细品就能够品出其中甘甜的味道。

0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在上海的这12年,她对于播音主持已经小于成就。

2006年,有一个可以进入央视的机会,她抓住了。

此时劳春燕,已经34岁了,在大家看来这个年纪基本上工作都已经定性了,可是她不满足。毅然决然地离开上海去了北京。

这是一个多么大胆的决定!

劳春燕在上海可谓是如日中天,这一下子放弃在上海的工作到北京,面临的将会是居住的环境变差,还有从声名远播的主持人变成在央视打杂的可能。

这样的落差对劳春燕来说确实不算什么,这样反而更能加强自己的信念,她在北京的期间很多亲朋好友都劝她。

包括东方卫视的领导都曾经劝说让她回来,但是她没有动摇,她一直秉承着复旦的校训——笃志。

之所以能够决然当然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下永远是她坚强的后盾的裘正义——她的丈夫。

曾经作为省里的文科状元,人如其名,在新闻中有了非常突出的成绩,曾经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副院长。

劳春燕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啊,目视前方,绝不会回头。在社会与法频道待了三年,她终于可以进入新闻中心。

在央视的事业开始有起色时,突然,她怀孕了…..

她并没有为之放弃事业或者是家庭,儿子出生给这个家庭添了很多喜悦,同时也让劳春燕对于自己的工作信念更加增强,势必要为儿子做一个榜样,就像父亲对她一样。

同时她距离她心中的梦想越来越近,时间终于到了2010年,她站上了东方时空的演播厅。

“大家早上好,欢迎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东方时空。”

“从18年前,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仰慕评论部,今天我终于来了。”

她完成了儿时的梦想,对小劳春燕有了一个很好的交代。

已经来到了新闻部的中心,她意识到在这里,人才济济,自己虽然完成了梦想,但还要继续努力才行。

她继续走,继续向自己心中的方向大步向前,相较于年轻时的坚定,如今她多了一份从容,

2013年《焦点访谈》大幅改版,劳春燕一炮而红。

这算是真正地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让全国人民认识到这位绍兴的小姑娘,不仅人漂亮,学历还高,能力还强。

劳春燕的能力在于她这么多年一直用她自己的真诚告诉观众,她实事求是。

即使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经常没有稿件,也没有串联单,信息多、杂、乱,她也可以灵活地应变掌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