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出版社数学教材的话题,最近在网络上沸沸扬扬,已进入深扒幕后的层级,这是很好的,这次的数学教材的插画问题,只要智商和三观在线的人都会认为的确在夹带私货、三观不正。不过,我并不想做搬运工,去剪辑各种信息和重复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愤懑情绪。然,作为一个经历过早期教材训导的80后,对于近些年教材的问题,我确是不满已久,集中体现于教材编纂者们对三个历史人物的态度上,岳飞、霍去病和鲁迅先生。

2016年,人教版的历史课本教材中,删减了岳飞事迹,2017年又删除了卫青、霍去病的历史事迹,相当于就是将岳飞、霍去病正式从历史课本中请出去了,也就是采用这些历史课本学习的中学生们如果没有其他渠道或者刻意研究,将不再有从官方课本里去了解这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事迹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精神。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懵的,在我们的那个中学时代的男生们,正是中二值拉满,英雄情结迸发之时,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些模糊的概念,但远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这时候这两个被人们代代传诵,在课本里屡屡提及的历史英雄的出现,立时完美契合了那时几乎所有男生们的英雄梦想和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志向,一个是在国家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之时差点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却因国主猜忌,奸臣构陷而含冤风波亭,留下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直捣黄龙等典故,终得青山有幸埋忠骨的悲情中兴帅才;一个是千里奔袭,封狼居胥,以弱冠之年得封冠军侯,陪葬帝陵的千古少年将星,他们都已成为千百年来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精神象征。然而,仅仅只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些人打着不利民族团结的旗号,以“政治正确”的名义就将他们的历史功绩、精神传承就这么一笔勾销掉了。

仔细查了下此事的具体主持者余老师的论点:1、“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和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双方之间发生的许多事件,其实大都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发生的碰撞,是难以避免的。” 2、“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总结起来,历史教材中出现岳飞、霍去病就是有碍“民族团结”,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果然是言之凿凿,立论煌煌,既然余老师打的旗号如此的冠冕堂皇,那我们就研究下这个旗子的旗杆究竟牢不牢固,根基经不经得住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看霍去病时期的历史背景,西汉初年,趁着国家初建,贫弱不堪,匈奴屡犯边境,劫掠财货,屠杀无辜边民,甚至向当朝太后无耻的提出下嫁要求,妄图入主中原。虽历经四代君主屈辱的和亲纳贡政策,仍被每年被侵扰不止。为国家尊严和边疆安定,汉武帝时期毅然开始对匈奴的反击。在历时四十四年反击匈奴的战争中,继卫青之后,霍去病异军突起,千里突击击溃匈奴左贤王部,俘匈奴三王,狼居胥封禅,兵锋直指瀚海,至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此后,匈奴分裂,又经中原王朝的持续围剿,一部南向臣服并逐渐与中原王朝实现民族融合,一部被追击西迁至欧洲短暂地建立了辉煌的匈奴帝国,最终快速崩溃,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在此历史背景下可见:1、汉朝自建立起四代之内一直是被匈奴欺压侵略,至汉武帝时期发起的,是一场反抗侵略,旨在稳定边疆的战争。2、至公元5世纪,在东,南北朝时期北魏破赫连氏夏朝至隋立,匈奴已彻底被打散,融入了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中,在西,阿提拉死,匈奴帝国崩溃,匈奴也丧失了最后的立足之地,融入欧洲各族中,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已彻底消亡于历史长河中,既然现今都已经没有匈奴这一民族的存在,何谈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何谈有碍“民族团结”这个政治正确的旗号?

同理,岳飞所抗击的女真族随着1234年金朝的灭亡,大部女真族人与王朝同殉,小部分也都融入了所在地的民族之中,其独立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也均成绝响,至于后金所号称的女真族,排除努尔哈赤扯虎皮当大旗的想法,其语言、文字、文化和金朝无半点相通,与蒙古族的文化更像,无论是遗传学还是生物学的角度,两者之间是否有真正的传承关系尚未有定论,不料该谜题确被历史教材编纂者轻易破解,这就打上了同出一源的烙印,岳元帅何辜,千年之前蒙冤受屈,一腔热血尽洒,千年之后还要继续承担莫须有的“破坏民族团结”的罪名。感觉西湖岳王庙里的铁像还是铸少了。

综上所述,岳飞和霍去病的作战对象是均已消失千年之久,现今均已不独立存在的民族,且战争的性质均为反侵略,反压迫的护国保民战争。按照余某人的观点:因为两个文明之间的碰撞不可避免,我们就不需要分辨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性质,就不再宣扬反侵略的战争英雄,就抹除精忠报国,保家卫民的不屈抗争精神。照此逻辑,虽我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英雄辈出,将星如云,然苏武、张骞、班超、李靖、狄青、辛弃疾、徐达、于谦、李定国、史可法等皆可删,今后我们不知如何和后辈讲述这千年以降的风霜雨雪,刀光剑影,后辈们的国家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从何而来?照此逻辑,不知余老师如何看待中华文明与岛国文明之间的“碰撞”,要知道由汉至魏晋,岛国王朝一直有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的传统,以此为正统的象征,故亦可算为中原王朝的属国。

后辈学习历史的意义在于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因此我们有必要让他们全面的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在这其中适当的给予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没有权力因为某些莫名其妙的“政治正确”而刻意让后辈去遗忘或忽视历史的真实存在。我强烈地不认同余老师所声称的他的那一套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方法”,岳飞和霍去病无论是正史还是民间,一直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正向传承和精神支柱之一,以一些荒谬且根本站不住脚的理由将他们从后辈的记忆中抹去,中断他们的精神传承,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彻头彻尾的历史虚无主义,忘记历史就如同背叛,千秋功罪,竟操弄于一人之手。恕我孤陋寡闻,即使在其他国家的历史课本中,我也未查到美国有删除格兰特将军,英国有删除威廉·华莱士,意大利删除加里波第等类似的报道和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的中学时代,对鲁迅先生的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有小说节选《少年闰土》、《祝福》,《一件小事》,杂文《“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实事求是的说,中学生对于文章的时代背景、深刻的内涵和先生的思想确有难以理解之处,我也不例外,对于先生的杂文是尤其头痛,若不是各类考试还特别爱出关于先生文章的题目,这些文章真的是不想多看一眼。

然而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丰,对于先生所表达思想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先生的佩服就越来越深,在那个民智未开、兵荒马乱而又纸醉金迷的年代里,已家道中落的鲁迅先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文章攀附权贵,迎合当权者而轻易获取名声地位,又或是可以写当时流行的鸳鸯蝴蝶派文章以换得生活的优渥,但先生偏要将用以生活的纸笔化为刀剑,用以揭露社会的黑暗,权贵们的荒唐和底层民众的麻木,试图以个人当车之力推动民众的觉醒和国家民族的复兴,虽然中学时代的我尚不能理解他文章的用意,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朦胧的感悟,已对那个充满着不屈的战斗精神,须发皆张的小个人男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阅历的增长,对先生敏锐的洞察力,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精神愈加感佩。

我一直认为,语文的学习不应当只为提升写作和表达水平,将其仅作为一门工具而用,更应当通过教授诸位大家的著作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以助学生去主动思考以塑造正确的三观,所以教材的选用也当遵循此准则:不仅应有文学性,更应有思想性,故,当闻知鲁迅先生的文章尽数从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除的消息实在是“惊诧莫名”。如果说删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尚可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解释(个人认为《荷塘月色》有过分抒情和修辞手法略显浮夸之嫌,就引导中学生的写作方向来说并不合适),删除了鲁迅先生的文章则意味着除了个人爱好或日后大学进修,中学生不会再接触到那个被誉为“民族脊梁”那个人的思想和精神,学生们也少了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的社会是如何从混乱不堪走向稳定发展;是什么样的力量,什么样的人在推动民众从麻木不仁到初开民智再至全民觉醒。

看到过不少为删除鲁迅先生文章而辩解甚至叫好的,有说鲁迅的文字太硬,太深奥,不利于中学生理解,难道只有情意绵长的抒情文学才能作为代表指导学生们日后的写作方向?只有那种看一遍就明白中心思想的文章才能帮助学生们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我想,至少高考的命题是不答应的。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有时代局限性,已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学习了。荒唐,谁可保证现在的安定生活可以一直持续?所以就不用带学生们回顾曾经的苦难和黑暗?那国歌中为何要保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句话?为什么要组织香港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纪录片?为何每年的9.18要全国鸣响防空警报?若学生们接触到的永远只是歌舞升平,如何保证他们日后随时都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应对可能的危机,消灭批判,则只余赞美有何意义?不接触黑暗,如何体会光明的温暖?

有人说,鲁迅的思想已经过时了,所以不应该再让学生学习。荒谬,放眼四望,现在还有多少阿Q的子孙在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自己,还有多少祥林嫂麻木到只剩碎碎念而放弃争取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有多少人还留着心中的辫子,执着于各类“友邦惊诧”而对同胞横加指责,身边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的真猛士尚多否?

还有人说,鲁迅只会挑刺批判,内心阴暗,所以不该让学生去接触他的文章。敢问该高士看过《故乡》《一件小事》否?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笔为刀,火力全开地批判社会黑暗,讽刺权贵们,试图唤醒广大民众奋起而抗争,他对麻木的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又时刻自我批判,对底层劳动者的淳朴和善良大加赞扬,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内心中对这片土地,底层民众们最深沉的热爱。他是真正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时至今日,虽承平未久,便有衮衮诸公欲将先生的印记从下一代记忆中抹去之举,是否意在断了其精神传承?恕我直言,此等人若不是搞不清语文教学的实质意义,不了解先生思想的实质内容,那就是一直存在于先生文字中,被自我影射到需要将先生的印记抹去才能求得心里一丝安慰的卑劣小人,即是所谓的非蠢即坏者。当年,先生一生之战斗终结,病逝于上海,出殡当日16位文化名人联合抬棺,万人送葬,队伍延绵十余里,他的文坛地位和在普通民众中的形象已毋须任何其他证明,他当得起,也无愧于“民族脊梁”这一称呼。

所以,鲁迅先生不应该,也不能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消失,就如我前篇所述之岳飞、霍去病不能从中学历史教材中消失一样,教材的意义绝不仅是一本上课用的课本,更是关系思想和精神的传承,今日我们不为岳飞、霍去病的消失而发声,明日就会看到秦桧、伊稚斜单于作为英雄进入教材,今日我们不为鲁迅先生文章被删除而呐喊,明日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只会效仿写胡兰成、张爱玲的文章了。所幸,亡羊补牢犹时未晚,在巨大的争议声下,岳飞和霍去病最终还是又回到了历史课本里,也算是我辈对后辈尽到了应尽的责任。然我所忧者,无论过去及将来,打着各种似是而非的旗号对教材动手的事想来仍不会少,如何鉴别究竟是与时俱进还是别有用心,我辈之责任仍任重而道远。

善良的人们呐,请擦亮眼睛,随时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