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栏:厚仪老师谈教育

李厚仪,原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龙之门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考生栏目主讲作文。李厚仪老师与成长的可能联合推出“厚仪老师谈教育”专栏,持续解答家庭教育问题。

更多家庭教育内容,可以关注李厚仪老师抖音账号:厚仪老师。

专家|李厚仪

撰文|张蔚斐

来源|成长的可能

“我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我没有带你去看过沉甸甸地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去品尝这样的大米。”

这是最近在东方甄选直播间里卖大米的董宇辉所说的一段话。

有别于大多数网红主播的带货风格,“出口成章”的董宇辉迅速蹿红,从新东方的老师到网红主播,他的良好口才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引发了热议,只是一袋大米,都能让他卖出情怀和诗意。还有人说:“退出董老师的直播间像逃课”,观众的喜爱溢于言表。

董宇辉走红的背后,也不禁让人开始思考“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成长的可能对话了李厚仪,一起探讨读书的本质。

原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

龙之门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 李厚仪

#1

真诚比才华走得更远

对于董宇辉的走红,李厚仪认为,直播间的“出口成章”或许并不是董宇辉的最吸引人的地方,他在直播间分享自己的生活、工作、感慨,他把他的经历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成故事,分享出来,口才虽是重要的“工具”,但真正能让人产生共鸣和喜爱的其实是董宇辉故事里的“真诚”。如果一个人要是缺乏真诚的话,注定不会走得长远。

有一句话叫做‘小财靠智,大财靠德’。一个人想走得更远,最终需要的是真诚。读书的重要性不在于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出口成章’的人,而是在于通过读书修炼自己的德行。”李厚仪说。

为什么很多人读书后,知识看似没有内化,而董宇辉却能在直播间里侃侃而谈?李厚仪分析,董宇辉不只是读了很多书,和他的学识储备、生活的经历都是有关系的。如果他只是靠一些华丽的词藻堆砌,背一些天花乱坠的语录,大家听着也没劲。所以真正能打动人的是他个人的经历,锦上添花的是,他在讲故事的同时偶尔能点睛几句金句。

就像孩子们写作文一样,如果只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具体的案例故事,这篇文章也是不得要领的,和古时候所说的“掉书袋”一样。

读书的“内化”是什么呢?是你要对生活有经历、有思考,然后再把自己读过的书里的道理融入进去。“口才好”不难,你刻意地去背记一些内容,或者编造一些故事,反复练习,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演说家”。

“所以,如果董宇辉仅仅是因为口才好,他未必会出圈、会长久,真正能够让人产生持久的信任感的是他长期沉淀的生活经历和有自己的思考运用的表达。”李厚仪说。

与直播词汇统一、匮乏的其他网红主播不同,董宇辉的直播间里总是引经据典。这样的表达能力是不是也和阅读有关?也有不少家长曾提出担忧,自家孩子看直播、打游戏,张嘴就是“网络用语”,董宇辉的出现,让更多人开始思考这背后的影响,满嘴网络流行词汇的孩子和出口成章的文化人相比,差距更明显了。

“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孩子爱说网络流行词汇的问题。人类是不断往前进步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节点,此刻看来可能会觉得有危害,但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碎片化阅读反而促使更多人思考和重视语言的规范问题。网络用语也并不都是不好的,也有很多很形象的流行词汇,只要不是过度娱乐化、搞笑化甚至是恶作剧的词汇,问题都不大,语言的本质是交流工具,只要交流顺畅,彼此能听懂对方的意思,家长不必过度担忧。家长要相信一点,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会走偏。父母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李厚仪看来,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就像过去的人类虽然对大自然缺乏抵御能力,家长也不会把孩子关在家里,还是会让他多去大自然里接触,或许孩子能成长地更有抵抗力。其实网络就像社会一样,环境很复杂,正确引导比严防死守更重要,不用惧怕和阻挡孩子去网络里接受知识,而且现在很多大学已经在搭建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未来,网络会成为孩子学习的重要渠道。

#2

读书是为了服务于生活

李厚仪一直坚信一个观点:读书最后是为了服务于生活。

这个观点在董宇辉的故事里也有所体现。

“从浅层次来说,读书能服务于你,让你眼前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和幸福,依靠读书赚更多钱也是一部分。那么更深层次的、读书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你的个人德行。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幸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顺畅。比如在家中,你能因为你的学识,使你的亲子关系、亲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生活幸福;在工作单位,和你的同事相处得很好,工作能力得到他人认可。这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能力,都可以从读书中得到。”

李厚仪提到,读书最终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人常说修行,读书也是为了修行。修行不是一个贬义词,不是为了让人觉得痛苦难受,而是要让生活变得更幸福和快乐,减少一些困惑和挫折。

基于这个道理,李厚仪建议读书的时候不要专门为了某一个目的去读。如果你的功利性太强,比如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为了提升孩子的道德品质,就专门给他看一些品德方面的书反而会让孩子反感。

“让孩子读他感兴趣的经典书籍,其中有什么道理,都可以通过家长和老师来引导。最重要的是要读喜欢的名著,既能保护孩子的读书兴趣,又能使他心情愉悦。

读书有出于“功利”和“非功利”的区别,当我们成年、工作之后,有时候希望能通过读书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应用在工作场合,利于工作开展,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功利心。这样也没什么问题,读书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吗?

从“非功利”的角度来说,读书的本质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加自己的涵养,获得生活的幸福感。

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浸润的过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想通过读书一步到位提升自己,是一件危险的事。”

李厚仪建议,看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闲书”,这是用来娱乐和打发时间的,没有什么“有效看书”、“无效看书”的区别,相当于没事情做的时候刷抖音是一样的。有的人从小就养成了读书习惯,娱乐消遣的方式就是读书,包括现在很多人看网络小说,就是在消遣时间而已。

另一类是“经典”,是为了提升自己而读书,很多经典书籍就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反复阅读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网传某某成功人士枕边放着《道德经》、《论语》。这类书籍有用吗?这要看怎么理解,比如今天工作上遇到难题,有一个工作不会做,我们不能靠读《论语》找答案吧?这时候还是要阅读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更快。

但每个人都可以有这样一本经典的书籍,多看多思考,慢慢从中汲取营养,读书修行是一个不断顿悟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思想水平。

点击以下公众号卡片

立即关注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