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川观新闻3月18日消息,四川省委决定:方存好同志任中共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宜宾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方存好出生于1976年3月,安徽寿县人,工学博士,副教授。1994年9月,方存好进入浙江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学习,后留校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1年7月,他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他在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清华信息国家实验室担任教师、助理研究员。

其间,2006年11月至2008年3月,他挂职任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无锡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挂职期满后, 方存好留任当地,任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无锡市新区(无锡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后兼任无锡永中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3年,方存好通过公选调任四川省,担任省经信委副主任,2015年,任内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2018年调任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党工委书记等职,2019年11月同时担任成都市委常委。2021年8月,方存好调任宜宾市委副书记,9月3日被任命为代市长,后当选为市长。

此番履新后,方存好成为四川省地级市最年轻市委书记。

清华大学新闻网曾刊发方存好的文章《地方工作以来的几点体会》,非常值得年轻干部阅读借鉴。

全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方工作以来的几点体会

方存好(2004博,计算机)

2004 年,我从清华计算机系博士毕业,留校工作两年后,被学校派至江苏无锡挂职担任无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一年后正式留任。2013 年7 月,通过公选来到四川工作,任四川省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清华毕业到地方工作已近七年,从刚出校门时的略带青涩到现在的逐渐成熟,深感地方工作舞台很大,在积极工作的同时自身收获和感触也很多,有几点体会愿与校友们分享。

一、专业与转型:立足转型,但不排斥专业工作,同时注重积累和学习,把握转型的节奏。

从清华学习到地方工作,每个人都面临从专业人员向党政干部转型的内在要求。但是,随着地方人才需求越来越精细化,很多地方要求挂职干部先从专业工作干起,这似乎与设想中的党政综合工作有一定距离。

我刚到无锡挂职时的分工是推进全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正是因为专业对口、工作领域熟悉,我得以借助专业优势和资源,在短时期内招引了一批信息产业重点项目,工作局面迅速得以打开。

留任无锡后,正值国务院16 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核高基”专项启动,基础软件是该专项主要支持产业之一,无锡高新区正好有一家国控软件公司处于该领域,但当时这家企业的经营情况很差,连续多年亏损。区党工委找我谈话,希望我能够发挥专业特长,下去兼任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法人代表,带领企业转型,争取入围国家专项。

说实话,我当时非常犹豫,按照正常发展轨迹,当时我应该更多地接触行政工作,“远离”专业了。但最终考虑到确实是工作需要,我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工作。在我和其他员工的努力下,公司作为江苏省唯一一家软件企业入围国家核高基专项,销售收入近年来增长了近10 倍。

所谓见微知著,相对政府,企业就是微观、就是基层,五年企业一把手的经历,不仅让我把握了企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也为今天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调任四川工作以后,我在省经信委主要负责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管理和推进工作,工作层面由微观转向了中观,还是与我的所学专业紧密相关。去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5700 多亿元,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全省调整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深度调整期,产业呈现升级缓慢、新兴领域增长乏力的局面。

如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从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把四川建设成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西部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考虑和加以推动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没有一定专业积累和知识储备,其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在从事专业工作之外,还必须关注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注重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才能把握节奏,完成向党政干部的成功转型。

二、清名与实绩:不沽名钓誉,敢于担当,事不避难,注重实绩,做事不留身后骂名。

从清华出来后,离开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难免要面对复杂的工作局面。我在企业工作期间,曾经负责推进增资重组工作,因涉及到一些利益格局的调整,曾经招致了外方股东的抵制、非议,甚至是互联网上的舆论攻击。在无锡市、区主要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顶住巨大压力成功引入新的发展资金,顺利完成公司重组,延续了民族软件品牌的发展。

回顾这段经历,我不禁想起了老学长朱镕基总理说过的话:“每个清华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他在任期间推进的国企改革、下岗分流、世贸谈判、加入WTO 等正是真实写照,在当时都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但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决策支撑了中国经济十多年的持续增长。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然难以达到老学长这样的高度,但是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任何一项举措可能都会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我们的日常工作也时常会因为各种利益关系难以协调而陷入复杂的工作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发挥清华人的品质,不沽名钓誉,事不避难,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并努力使之成为一种觉悟、一份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理想与坚守: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从清华出来在地方从事经济工作时间长了,特别是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工作经验和能力之后,时常面临下海经商、创业等方面的诱惑。曾经看过一首诗句:“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带给我许多思考和启迪,至今仍让我感触良多。

我们当初在清华,都曾经意气风发,怀着崇高的理想走上了地方工作岗位。这条道路注定不平坦,有时甚至荆棘密布,令人迷茫彷徨,我们在低头找路的时候一定要时常仰望星空,不要忘记心中曾经的理想,“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相比从事其他工作的清华同学,我们这些通过学校选派挂职走向地方工作岗位的干部,都是在母校的大力推荐下才有了最初的工作机会和后续的发展。母校不仅传授给我们知识技能,赋予我们干粮猎枪,还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帮助,为我们搭建了最初的事业平台。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不辜负母校的期望和重托,用实际行动体现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在国家新一轮发展进程中展现清华人的身影,体现清华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