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概念很广泛,即使是课堂教学,目标也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审美能力,一直是默默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的。

就拿课本里的插图来说吧,既要与教学内容相互匹配,又要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偏好和认知能力。看似简单的插画,却是很有讲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某版教材图画引发热议后,很多家长回想起自己上学时的书本,不禁感叹那些插图真是非常经典。后来才知道,原来不少出自大师之手。

课本插图以“重新绘制”的决定才告一段落,但家长们仍在期待更多的了解。想不到还没等到新的进展,清华美院再次因为作品“独特”受到关注。

清华美院水墨画引发议论,网友:怪我不懂欣赏

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高水平的学府,共有21个学院。这里不仅聚集着我们平时印象里,擅长考试的学霸,同时也招收艺考生。

其中,清华美院在艺术专业方面,属于非常有名气的。能以这样的形式考入清华,也足以称为“艺术生里的学霸”。

不过,相比普通学科类专业,艺考和艺术的评价标准,是我们多数学生和家长比较陌生的。一道题做错了就是扣分,答对了就是得分,但美术不是这么轻易定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越是出自“名师”的东西,我们可能反而越难以理解。清华美院早前就因为毕业作品里,特意将眼睛画成细长状,被网友认为审美“西化”。

想不到水墨画老师的风格,也跟家长们想象的大有不同。有人发现这位老师是清华美院的教授,也是研究生导师。

不过看到作品,还是让人有点意外。虽然夸张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但这样的表情和神态确实好像不太美观。如果说想要表现痛苦,好像还是有些牵强,网友直言“怪我不懂欣赏”。

有家长发现,这样的风格跟之前的课本插画“异曲同工”

看完这些,很多家长不太明白,有很多值得发挥的题材,为何好像现在总能看到美院老师和同学呈现大众眼里“丑”的作品呢。

有人发现,仔细观察这与之前的课本插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小且无神的双眼,僵硬的表情,总之整体看上去感觉很没有精神的样子。

有学生说,看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都觉得他们的眼里好像比这些人更有希望。难道这位老师真的是想表达他们太艰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在专业的圈子里,这样的风格获得高度评价,不过我们普通学生和家长看完,多半感觉比较压抑,确实难以有相同的审美标准。

虽然它们本身不是放在课本里,不过老师的习惯也代表了教学的思维。清华美院每年有很多学生入校,也有很多毕业生。

在这种培养下,他们的审美标准可能也在默默发生着改变。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我们家长眼里难以接受的插图,有些“高材生”确实认为是美的。

在相关的专业方面,可能国外审美标准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为了提升认可度或者拿一些海外奖项,老师和学生也容易在无形中效仿。

而这些离我们普通学生比较遥远的事情,却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一所高校的国际排名和口碑。想要获得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是难以避免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保持固有审美与追求国际化不矛盾

清华美院这位老师的水墨画风格在网上引起热烈的讨论,笔者作为非专业人士,也不是艺考生,所以不再做太多评价。

不过,个人创作虽然有一定自由,但是如果放在课本里当插画,或者拿到课堂给学生做例子,这就需要很谨慎了。

老师的一举一动和思考方式,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们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我们本身有很丰富的传统文化,在绘画方面也不乏值得学习的榜样。

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可以兼顾我们自己的审美方式,这与国际化也并不矛盾。笔者是文科生,记得在哲学课本里提到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我们无论是课本里,还是平时的作品,都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将我们的特点发扬出来。学生们也能因此获得更多的自豪感。

【话题】对此问题,你有哪些思考呢?(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