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两年前的疫情让我们明白祖国母亲的包容和伟大,大众也深刻地意识到:只有依靠这个国家,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关心国家大事,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政策、法规保持高度一致,成为很多穷人尽心尽力在做的事。

那么越穷的人,越喜欢谈论国家大事?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我国“穷人”的概念其实有被泛化,按照马太效应的说法,我国百分之八十多的财富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少部分人手里,所以除了那百分之二十的少部分人,其余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穷人”这个概念不仅仅指生活物质各方面有点匮乏的人,它泛化到了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民众,普通的民众占绝大多数,当中有“优秀的人”,“混得不错”的人等。

这些混合的基数造就了一个“错觉”,好像喜欢谈论“国家大事”的都是“穷人”,所以,喜欢谈论国家大事的人鱼龙混珠,实则并不存在“穷人”更爱谈论国家大事这种说法。

我国群众在疫情之下的爆发式凝聚,充分反映了13亿人口不可忽视的能量,同样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形成群体时,群成员往往”选择性”放弃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拒绝进行独立理性思考。

也就是说群体凝聚在一起时,群体成员易出现自信心爆棚的表现,觉得群体力量强大,无所不能,这是件好事,也是件坏事——当我们国家强大到能在我们背后撑腰时,我们就能享受言论的自由。

也能肆无忌惮地探讨国家大事,怀着法不责众的理念,坚信自己能逃得过刑法的惩罚。这也是为什么面对一些时事新闻,许多键盘侠口无遮拦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始终有盲目从众的“锅”在,但我国的基础政治教育确实做得很好,如教科书里写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道德观念已经深深刻在了国人的心里。

国人国家民族的同一性的完整,决定了穷人们能够有底气谈论国家大事,内地人无法理解香港街头运动中出现港英旗帜的行为, 是因为港人国家民族的同一性不够完整。

而内地人无法感同身受,就像有妈的孩子无法理解没妈的孩子一样,众所周知,过去香港很大一部分时间受英国殖民统治,港人为了适应殖民统治的现实,被迫将自我族群概念定义为大英帝国的子民,与属于中国的血缘与文化的同一性混淆。

费尽心思适应了英国子民这一同一性自我概念。97香港回归之后,港人的自我同一性又一次陷入混淆,不可避免会出现究竟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的同一性困扰 。

所以原本属于中国国籍的香港人,很少关心内地的国家大事,他们的同一性混淆,更偏向自己是香港人,和中国人有区别的,就像台湾人一样,再加上港人主观多认为内地更“穷”就更不愿意关注和解了。

所以国家民族的统一性的完整,是人们关注国家大事的必备前提。

还有就是在一些战乱国家,穷人也会很关注国家大事,这种国家别说国家统一性完整与否,就连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比如叙利亚、伊拉克和前段时间的乌克兰等,这些战乱国家永远都是穷人守到最后,穷人去承担最差的恶果。

为什么,因为有钱人早在第一时间就跑路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他们觉得哪个国家好就往哪跑,而剩下的穷人无可奈何,无处可去,只有殷切地关注国家大事,把希望寄托在国家上。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冲锋在前浴血奋战的绝大多数都是穷人,因为他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是紧紧绑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好起来,并且没有退路,退一步就是家破人亡,爱国!是穷人最后的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主观关注还是被动关注,爱国主义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它代表着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可贵品质,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一个人由关注自我到关注国家,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人生历程,而这个历程也伴随着个人人格的升华,精神境界的提升 ,直到最后奔赴于伟大的人生目标,与对祖国深厚的热爱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 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也会越紧密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

爱国是人生价值目标实现后的终极体现,它能让你拥有集体感,对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不能单独存在。

而国家,就是有着相同祖先,相同基因特征的人的集体。身在其中,有一种集体感,这种感觉使我们不会孤独,反而充满信心;它更是一种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生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所以爱国帮助碌碌无为的人们抵御无意义感。

总而言之,我国大部分”穷人“爱国实际上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它既包含了自我同一性的完成,也包含了文化认同。

好比一个人自身利益都照顾不好,怎会舍得照顾群体的利益呢,“穷人”的爱国主义,可歌可泣。

- The End -作者 | 汤米达编辑| 万安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